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研究探讨

2021-11-13 04:35李明媛顾珊珊滕玉鸥
安徽化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模式课堂

李明媛,顾珊珊,滕玉鸥

(1.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市透明质酸应用研究企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2.甘肃政法大学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甘肃 兰州730030)

应试教育体制下,我国很多学生在中小学期间长期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学习,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不强,目的不够明确,有些只是为考试而学习,更有甚者是为学习而学习。这些学生步入大学后,面对自由宽松的生活氛围和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很容易在学习方面产生迷茫情绪,甚至失去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能够迅速调整心态,明确方向,找到方法,很好地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面对这一情况,作为教师除了讲授知识,更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入手,将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像盐溶于水一般,在课堂上引导、帮助学生尽快调整心态、明确方向、培养习惯、融入环境,为今后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爱尔兰诗人叶芝有一句名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从“教育”一词的西方词源来看,“education”一词来自拉丁文“educare”,由前缀“e”和词根“educare”组成,前者意为“出”,后者意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从教育的现实来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引导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激发其自身潜力,让他们自内而外的燃起来,改变传统被动学习的习惯,对其学习效果和职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生物化学”是生物医药类专业本科教学中的重要必修课,其学时较多,学生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笔者从自己对中国学生和斯里兰卡留学生“生物化学”课程的授课经验出发,以“以学为主”提高学生主动性为核心,对激发学生主动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1 中国学生“生物化学”课程中的主动性激发

1.1 高等教育本科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主宰课堂讲授,学生被动听讲为主,是一种一对多教学模式,我们称为“篝火”,学生围绕教师接收知识,就像围绕篝火的人群接收其带来的光和热一样。“篝火”模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多数的线下授课、公开演讲、讲座等,都是采用这种模式。在“生物化学”中基础知识的讲授,如单糖的结构和性质、蛋白质的概念及氨基酸的结构种类、核酸的结构和组成等内容,一般使用这种“篝火”模式,使学生对于知识有基本认知。在这一模式下,教师作为主导人,拥有教授学生知识的权威,他们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和上限。但如果只用此单一模式进行教学,很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惰性,从而放弃通过主动分析和主动思考来解决问题。

第二种教学模式称之为“山洞”,指让学生在“篝火”模式之后,就单个问题和知识点进行独立思考,捋清脉络,如同在山洞中修行,不受外界干扰,专心思考问题,比如双糖、多糖的性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核酸及核苷酸的性质,DNA 和RNA 的三级结构等内容的教学中,常应用“山洞”模式,教师引导,由学生自主思考延伸,达到对于知识触类旁通的效果。这种模式对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要求较高,为典型的一对一教学模式。教师在这种模式中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抛出问题,更是引导“山洞之行”的领路人,而学生需要把新获取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整合,最终总结归纳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第三种教学模式称之为“水源”,就像非洲大草原旱季时水源有限,各种动物都来到同一水源饮水,鳄鱼来了,角马来了,老鹰来了,猴子也来了,各种各样的动物都来了,各种动物都需要“水源”的给养才能焕发新生,如同每个人的思想都需要交流才能博采众长而臻于完善。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对问题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这种模式就是将课堂塑造为一个“水源”,创造自由“饮水”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思想碰撞中破除思维定势,拓展思路,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在“水源”模式下,教师更多地让学生来讲,彼此交流。“生物化学”中的糖类、核酸、多肽、酶、维生素等等,都有其在身体内的作用和工业生产应用。让学生去挖掘生化材料的用处,作为课堂交流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课堂内容,同时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生化知识”。众所周知,能够写进教科书里的知识大多是正确的,共识性的,这也就意味着这些知识和技术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当代新技术、新知识暂时还写不进书里,但是通过学生们看文献,查新闻,他们展示和交流的往往是当下最新的进展。在讲授代谢部分内容时,我也曾让学生来讲生化代谢的应用,其中有一个孩子按照书中生物界“碳循环”“水循环”和“氮循环”的思路,自己挖掘素材,讲了完整的一套“硫循环”,我也未曾关注过这一元素的循环过程,所以从学生的报告中学习到不少。“你把你的诗读给我听,我把我的诗读给你听,这样我们每人都有了两首诗”,这就是“水源”模式的魅力所在。

第四种教学模式称之为“山顶”,指给予学生一个目标,让其自己想办法到达“山顶”。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更多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到达“山顶”。通向“山顶”的路径很多,学生应该独立思考,以自己的方法来完成目标,达到提高和锻炼的目的。在这一模式下,教师给予学生的目标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来设立,即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到可能的发展水平,给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要求,调动他们自主发展的积极性,挖掘其最大潜能。“生物化学”之所以难学,在于其网络性太强,包括各种各样的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途径,不是仅靠记忆就行,更多的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才能一通百通。如何让学生把知识点串起来,把各章节的内容融会贯通,我们需要给学生提问题,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体系,以完成作业的形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呼吸链中电子的传递和能量发生内容中,电子哪里来?怎么传递?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以前面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为铺垫,成体系才行。

1.2 智能化时代,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

随着科技发展、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学课堂的呈现模式也越来越丰富,特别是近两年疫情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也加速推进了线上教学的发展。借助网络资源,从单纯黑板讲授,到图片、ppt、Prezi、视频材料、动画材料等,这些科技手段将知识点以更加容易理解和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同时,对于问卷星、智慧树、雨课堂、课堂派、慕课等的应用,不仅提高教师授课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课堂在线答题,立即统计结果,进而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主动性,使其更有参与感。

1.3 全程导师制度管理模式

全程导师制度指学生步入校园就确定一个导师,对学生的生活和科研不断地给予帮助。在我们学校,全程导师制度已经实行三年,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位导师,而每一位导师则有多个学生,导师的学生涵盖大学一至四年级,可以由学长帮带学弟学妹,像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同时,学生越早接触导师,科研起步越早,为其今后参加各类专业能力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从老师和学长那里得到适时的鼓励和指导,有助于学生更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2 斯里兰卡留学生“生物化学”课程的主动性激发

2.1 翻转课堂的精彩呈现

斯里兰卡曾经是英属殖民地,留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表达能力较好,自学能力很强,非常自信。在教授留学生“生物化学”课程时,我专门留出课时,让学生结合生产生活举例讲述学到的知识,比如讲完“糖酵解”这一章,我要求学生对糖酵解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举例,课堂翻转,这不是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而是每人以一个不同的切入点,都要汇报,结果非常令人惊喜。学生们因为要上讲台向大家讲述,所以精心准备,运用黑板、ppt、视频和动画等多种方式来表达、分析自己发现的实例,这是学生主动消化知识点来展示自己的过程,而学生自己用心准备、分析过的内容,也是他们学得最为透彻的内容。

2.2“学习金字塔”的验证

“学习金字塔”是坐落于美国缅因州的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由美国学者、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它用数字形式形象地揭示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即在学习者在两周后所记住的当初学习内容的多寡(平均学习保持率)。在这一理论中,“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是位于“学习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研究表明,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两周后仍能记住其中90%的内容。通过留学生的翻转课堂表现,可以看出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参与式、主动式、浸润式的教学方式。

3 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

3.1“读心”“攻心”的重要性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能用简单而粗暴的语言和方式对待学生,使自己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而要善于“读心”“攻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着想,重视学生“发自内心的意愿”,并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在他们迷茫的青年时期引导其确立奋斗目标。比如“药剂学”的课程设置是24个学时,我只上了12次课,和学生见面的时间也不多,但如果我在课堂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己“想学”,这些学生也许会在课后不断查找书本以外的知识,用240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药物制剂。为达到这一效果,我应在第一节课就让学生了解学习药剂学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药剂学的有趣之处。

3.2 做有温度的教师

任何线上课程都无法取代线下授课,因为线上授课时师生隔着屏幕,这样的教育缺少温度和互动。授课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的活动,有互动、有情感、有参与、有鼓励,当教师记住一个学生的名字,并在课堂上准确叫出来的时候,学生会深刻的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和尊重,对教师和这门课的态度会有所改变。同样,当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教师可以信任地拍拍学生的肩膀,“你再好好想一想”就是对学生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教师作为学生的精神引导者,其任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语言、做事方式、思维方式,都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一个撼动的过程,只有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这个撼动过程才能有效进行。

4 结束语

步入大学的青年不仅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高等教育除了教授给青年更加丰富而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明确人生目标,学会谋生技能,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不应再以教师的强制灌输为主,而应该多采用课堂互动、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积极探究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诚惶诚恐,亦需不断学习提高才能胜任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重任。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教学模式课堂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