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是一个战略选择

2021-11-13 19:19维舟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海权海洋出版社

维舟

《海洋与权力:一部新文明史》

作者:[英]安德鲁·兰伯特

译者:龚昊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4月

定价:88元

并不是所有靠海的国家都是“海洋国家”——这个道理说来简单,却往往并没有真正被意识到。中国历史已向我们证实:尽管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海洋”一直处于这个庞大农业文明的边缘,是荒凉的“天涯海角”,是陆地的尽头,而非向外探索的起点。尽管沿海居民曾卷入海洋活动,但在中国文化中这最多只是“小传统”,在整体认同中并不处于核心地位——在“我的中国心”中重千斤的,有“黄山、黄河”,可没有“黄海”。

翻开《海洋与权力》前,首先要明确一点:海权身份不是伴随着地理特征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个国家主动作出的战略选择。不是有一点兴盛的海外贸易、有一些人靠海吃海形成了海洋产业、甚至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就能称为“海权”,一个大陆帝国同样能做到这些。真正的海洋国家,其海洋文化必定已渗透到当地文化认同的核心,进而使全社会围绕着海外开拓进行了彻底重组。

正因此,安德鲁·兰伯特开篇就区分了“海权”(seapower)和“制海权”(sea power):前者形容海洋在一个国家的经济、战略、文化和政治生活中所处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后者则是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提出的著名概念,用以指出于战略目的对海洋的控制。其区别在于:“制海权”并不需要使一个社会围绕着海洋彻底重组,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完全转向海洋,但它完全有能力创建一支强大的海军来实现制海权。

海权国家都是一些依赖海洋的弱国,它们的陆地通常都狭小、贫瘠,难以自给自足,别无他法,只能出海去讨生活。不过,不是所有具备这些条件的国家都能成为海权国家——比如日本,直到近代之前,它从未主动选择海权身份并举国上下参与海洋事务,倒是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闭关锁国。

某种意义上,“海权”是被逼出来的。兰伯特剖析了历史上五个最典型的海权——雅典、迦太基、威尼斯、荷兰,以及最重要的英国,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中,通过公开讨论和利益博弈,最终明确了这一身份才是自己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在。没有这种全社会的共识,即便掌握了制海权,也难以清楚地意识到那意味着什么——只有控制海洋交通线对一个社会而言攸关生死,才会充分调动起所有资源,全力以赴地去实现它。这一意义上看,“海权身份完全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对处于边缘地带的海洋国家来说,力量均势下的包容性政治才最有利。只有这样,作为一个弱小的贸易政体,它才能和不同的生意伙伴往来,也不至于被大陆帝国吸收。历史上,像波斯这样的大帝国一旦统一了陆地,下一步就会对大陆边缘的海洋国家产生压力——后来,罗马对迦太基、法国对荷兰和威尼斯都是如此,而英国之所以要在大陆寻找同盟对抗拿破仑法国和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也都是为此。

海权国家覆灭的经典模式是罗马对迦太基的毁灭:大陆帝国,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最终彻底压制了海权认同。不过,兰伯特也再三强调,海权国家的失败,常常是因忘了不断去更新自己的海洋认同,这种原本被构建出来的身份一旦忘记去维护,人們就可能在一两代人的时间里缓慢而确定地失去其海洋认同。前车之鉴不断出现:在威尼斯和荷兰,当贵族们的利益重心从海外贸易转向土地资本,逐渐就以一种不同的价值观终结了本国的繁荣时代。

这不只是历史。作为一个英国人,兰伯特恐怕也是在委婉地警告英国:“现代英国正处于这样一个失败的边缘:对大多数英国人来说,大海只不过是一个休闲的去处。”早在1851年,另一位英国人约翰·罗斯金就出于对英国未来的担忧,在回望威尼斯历史时说,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忠实研究”,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走向不怎么令人同情的毁灭”。

从这个视角看,英国的确“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作为“最后一个海权”,它早已失去了制海权和海外帝国,在战后只能学着管理衰落。更糟糕的是,自罗马帝国覆灭后的一千多年来,它首次面临着一个统一的欧洲大陆。回归传统去选择海权身份是否才是英国的出路?无人知晓,毕竟从雅典到荷兰,没有一个海权国家曾由此复兴。真正的困难并不是总结历史,而是如何开创未来。

新书推荐

《耻》

作者:[南非]J.M.库切

译者:冯涛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定价:58元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 库切的代表作,曾获得布克奖,是近期出版的新译本。五十二岁的戴维·卢里教授,因一段和学生之间的情事失业后,遭到朋友的回避,前妻的嘲笑,只好退居于女儿露西的小庄园。然而,一场难以想象的暴力事件迫使父女俩不得不面对他们之间的矛盾……

《多重约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作者:张晓慧 等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定价:78元

2018年以来,为对冲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人民银行多次降准、降息,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但实体经济仍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结构性信用收缩的压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未得到根本缓解。本书立足金融从业者和货币理论研究者的视角,尝试思考个中原因并寻求解决之策。

《伏特加政治:酒精、专制和俄罗斯国家秘史》

作者:[美]马克·劳伦斯·希拉德

译者:王进 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定价:158元

俄罗斯的伏特加酒与惊人的酗酒文化举世闻名。作者认为,俄罗斯人酗酒的习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他们的政治体系带来的,这个政治体系长期以来一直将伏特加酒作为一种国策。通过回顾自伊凡雷帝到普京之间的俄罗斯历史,本书展示了俄罗斯这个国家的一段秘密史,一段泡在酒里的历史。

《双循环论纲》

作者:蔡昉 等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定价:78元

双循环长期战略下,未来十年中国将形成全新的发展格局,其中既有高水平对外开放、产业链重塑、金融改革、区域均衡、老龄化挑战等宏观命题,也涉及养老、共同富裕、收入分配、消费等关系你我日常生活的关键领域。本书深入人口、农业、投资、金融等领域,为中国经济面临的十个关键性问题提供了答案。

猜你喜欢
海权海洋出版社
我等待……
马汉海权论在我国百年翻译史初探
中国需要确立自己的海权意识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新海权时代
浅析国际法视角下“一带一路”中的法律问题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