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泉胶囊治疗儿童遗尿症的系统评价

2021-11-14 09:24程莉华吴文文倪明明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遗尿胶囊患儿

程莉华,吴文文,李 曼,倪明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药学部,南京210008

1 资料与方法

原发性小儿遗尿症是指5 岁以上儿童睡眠过程中发生的非器质性因素尿失禁,每周超过2 次且时间持续至少3 个月,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常见泌尿系统疾病之一[1]。2012 年遗尿症管理实用共识指南指出,国外5 岁儿童中约有16%的患病率,11~12 岁儿童中约有5%患病率[2]。而据我国《2017 中国儿童和青少年遗尿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国内约有15.2%的5岁儿童患有遗尿症,男性多于女性[3]。遗尿症不会对患儿造成器质性损伤;但由于其病程长且患儿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和心理完善的关键时期,长期遗尿会造成患儿孤僻自卑等负性心理情绪,甚至出现注意缺陷、多动等行为障碍,不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4]。传统中医认为,儿童属稚阴稚阳之体,下元虚寒、脾肾两虚、心肾不交等阴阳失调,与小儿遗尿症关系密切。

缩泉胶囊源于《校注妇人良方》中的缩泉丸,方剂组成为乌药、益智仁、山药,其中益智仁固涩缩尿、温肾纳气;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山药甘平入脾而益肾;三药皆可入脾、肾经,共奏温肾祛寒、缩尿止遗、助膀胱气化的功效,临床常用于小儿遗尿症的治疗[5]。目前,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缩泉胶囊可明显改善小儿遗尿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但缺乏全面的系统评价。本研究采用Meta 分析方法,客观评价缩泉胶囊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国内外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不论是否设盲均纳入研究。

1.1.2 研究对象诊断为原发性遗尿症患儿,年龄大于3 周岁,且每周遗尿2 次或以上,至少持续3 个月。

1.1.3 干预措施试验组为缩泉胶囊,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剂量和疗程不限;对照组为安慰剂或其他中医治疗手段,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剂量和疗程不限。

1.1.4 结局指标临床总有效率、膀胱容量、复发情况、OABSS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1.5 排除标准干预措施不符的文献;研究对象不符的文献;结局指标不符、无法提取完整数据的文献;综述类文献;回顾性分析;会议论文等。

1.2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 年4 月1 日。为全面获取有关研究,只用“缩泉胶囊”和“Suoquan capsule”作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或主题检索。

1.3 文献筛选裁定

两位研究者根据先前制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开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后进行交叉核对,意见不同时通过讨论或咨询专家裁定。

1.4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

用Excel 办公软件提取和归纳研究资料,提取资料包括文献题目、作者、发表时间、病例数(试验组和对照组)、方法学评价、干预措施、试验周期和结局指标等。同时将纳入的研究按照Cochrane 系统评价员手册5.1.0 偏倚风险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隐藏、实施者和参与者双盲、结局评估中的盲法、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道结果、其他偏倚来源等。针对每篇纳入文献,对上述7 项做出“高风险”“低风险”“不清楚”的判断。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 Man 5.3 统计软件进行Meta 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分析统计量;连续性变量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为效应分析统计量,设置95%置信区间(CI)。用I2评估异质性大小,若研究间I2≤50%,则认为研究间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采用“倒漏斗”图评价分析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检出相关文献202 篇,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排除综述、临床前研究和不相关文献,剩余20 篇进一步排除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对象不符等情况,最终纳入11 篇RCT(见图1),共纳入英文文献1 篇,中文文献10 篇(见表1)。患者合计1163 例,其中试验组637 例,对照组526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文献检索与筛选流程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 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在纳入的11 篇文献研究中,有3 项描述了具体的随机方法[8,14,15];有10 篇研究未使用分配隐藏[6-13,15,16];有9 篇研究未对实施者和参与者使用双盲[6-13,16],有1 篇研究数据不完整[15],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见表2。根据基本对称的漏斗图,发现纳入的研究基本不存在发表偏倚,漏斗图结果见图2。

表2 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篇)

图2 纳入研究文献的偏倚漏斗图

2.3 Meta 分析结果

2.3.1 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情况11 篇研究文献都报道了临床总有效率[6-16],共纳入了1163 例遗尿患儿,其中采用缩泉胶囊治疗的试验组637 例,未采用缩泉胶囊治疗的对照组526例,各研究文献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04,I2=47),因此采用固定模型合并效应量分析,见图3。

图3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的Meta 分析森林图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缩泉胶囊治疗后的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R=1.16,95%CI(1.09,1.23),P<0.001]。

2.3.2 膀胱容量有3 篇研究文献报道了遗尿患儿治疗后的膀胱容量[8,9,16],共纳入了314 例遗尿患儿,其中采用缩泉胶囊治疗的试验组和未采用缩泉胶囊的对照组均为157 例,各研究文献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01,I2=95%),故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见图4。

图4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的Meta 分析森林图

Meta 分析结果显示,遗尿患儿在使用缩泉胶囊和不使用的对照治疗后,两组的膀胱容量无显著差异 [SMD=0.80,95%CI(-0.39,1.98),P=0.19]。

2.3.3 复发情况5 篇研究文献报道了患儿的复发情况[8,9,11,15,16],共纳入了502 例遗尿患儿,其中采用缩泉胶囊治疗的试验组266 例,未采用缩泉胶囊治疗的对照组236 例,各研究文献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39,I2=3),因此采用固定模型合并效应量分析,见图5。

图5 两组患儿治疗后复发情况的Meta 分析森林图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缩泉胶囊治疗后的试验组的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1,95%CI(0.26,0.66),P=0.000 2]。

2.3.4 OABSS 评分有2 篇研究文献报道了遗尿患儿治疗后的OABSS 评分[10,12],共纳入了225 例遗尿患儿,其中采用缩泉胶囊治疗的试验组112 例,未使用缩泉胶囊治疗的对照组113 例,各研究文献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01,I2=99%),故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见图6。

图6 两组患儿治疗后OABSS 评分的Meta 分析森林图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在使用缩泉胶囊的试验组和不使用缩泉胶囊的对照组,两组的OABSS 评分无显著差异[SMD=-7.86,95%CI(-20.33,4.61),P=0.22]。

2.3.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 篇研究文献报道了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3,14,17],共纳入了281 例遗尿患儿,其中采用缩泉胶囊治疗的试验组140 例,未使用缩泉胶囊治疗的对照组141例,各研究文献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64,I2=0),因此采用固定模型合并效应量分析,见图7。

图7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Meta 分析森林图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缩泉胶囊治疗后的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8,95%CI(0.18,0.80),P=0.01]。

3 讨论

小儿遗尿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递减,但仍有部分患儿可持续至成年;而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是患儿健康人格形成的必要保证。国际小儿尿控协会推荐应用抗利尿激素的去氨加压素,其可作用于肾脏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浓缩尿液,减少尿液生成量和下调血管压力,提高唤醒泌尿系统的敏感性,并使之对来自膀胱的信号更为敏感,是目前西医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一线用药[17];但去氨加压素存在停药复发率高,部分患儿对其不敏感、同时伴有副作用多等缺点。2014 年《单症状性夜遗尿症管理的专家共识》认为,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已逐渐成为新的临床治疗方案[18]。

缩泉胶囊的“缩尿止遗”功效已被多项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缩泉胶囊可通过调节肾脏组织水通道蛋白2 的表达,上调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增加肾小管水的重吸收而减少尿量。此外,缩泉胶囊可通过调节水盐代谢改善膀胱逼尿肌的功能,能显著降低盘神经的放电冲动,减少膀胱容量和排尿压力,有助于尿液及时排出[5]。

本研究结果显示,缩泉胶囊单用或联合用药的试验组,相比对照组能显著改善患儿的遗尿症状,包括临床有效率的提高和复发率的降低。但是Meta 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膀胱容量在使用缩泉胶囊的试验组中没有显著大于对照组,同样对照组OABSS 评分也没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分析原因可能是纳入的研究文献数量过少(仅2~3 项),且各研究文献间异质性较大,所以Meta 分析的结果可能会有一定偏倚,后期应继续追踪相关研究,进一步完善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11篇RCTs 中有3 篇提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说明缩泉胶囊的安全性也较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临床报道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有效率差异悬殊,达25%~93%,可能与首诊西医师缺乏中医理论,未正确辨证论治,随意开具中成药,从而疗效难以得到保证。

本研究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电子数据库收录文献和检索策略可能存在不足而导致纳入偏倚。其次,纳入的研究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未说明估算样本量的依据,使得校验效能下降;最后国内多数文献在方法学上有欠缺,基于RCT 设计却未阐明随机分组方法,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试验设计的规范性有待提高。

猜你喜欢
遗尿胶囊患儿
国家药监局批准七蕊胃舒胶囊上市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穴位贴敷配合食疗治疗对小儿遗尿症的影响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不同剂量索利那新分别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时光胶囊
252例儿童夜遗尿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时光胶囊
我有一颗神奇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