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1-11-15 00:17
市场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贵港市贵港第二产业

梁 伟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430074)

一、引言

贵港市地处广西东南部,是珠江—西江经济带战略重要节点城市,是广州—南宁“两核”连接点,与周边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3小时高铁圈。但近年来,贵港市的产业发展仍然滞后于周边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有必要对贵港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建议。

二、贵港市产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经济情况

1.经济规模较小,但发展速度较快

根据统计局数据,2019年贵港市生产总值为1227.53亿元,规模较小,在广西14个地市中排名第8。由于贵港市人口较多,而经济体量较小,所以贵港市人均生产总值较低,2019年为28451元,位列广西倒数第二,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70892元)的一半,同时也远低于广西平均水平(42964元)。

近十年来贵港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平均增长速度为11.1%。2014年之前呈波动型增长,2014年以后增速稳定上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1%)和广西平均水平(6.0%)。

2.逐步形成由产业园带动的经济格局

贵港市辖三区一市一县,各区市县形成了不同的产业集群。港南区以皮革、羽绒、轻纺制品为主,形成了贵港江南工业园区。港北以糖、纸、电子信息为主,形成了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覃塘区以电子信息产业、船舶修造业和现代制造业、水泥、制糖、林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形成了贵港(台湾)产业园。桂平市以生物化工、新型机械装备制(铸)造、陶瓷、修造船、服装等产业为主,形成了桂平市长安工业集中区。平南县以生物科技、电子产品和水泥等产业为主,形成了平南县工业园区。

(二)三次产业整体发展情况

1.第二、三产业占主导,第一产业比重仍较高

近十年来,贵港市的产业规模和就业规模由第一产业占优势,逐级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演化,这符合产业演变的配第-克拉克定理。2019年,贵港市第二、三产业占主导,共占比约83%,但第一产业占比仍然较高,占比17.12%,超过广西平均水平(16%)和全国平均水平(7.1%)。由此可见,贵港市的三次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调整。

2.第一产业平稳增长,第二、三产业增长较快

近十年来,第一产业平稳发展,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第二、三产业以较快的平均速度增长,尤其是2014年以后,增长速度呈现上升趋势。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走向的波动主要受工业(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变化影响。

(三)第一产业发展情况

从农业发展的区位来看,由于贵港市中心城市区的要素集聚能力较弱,人口不集中,因而贵港市并非遵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业“杜能圈”分布,未呈现分层次分布。贵港市的第一产业发展,一方面依赖于其有利的气候条件和平原沃土等自然因素,另一方面以南宁和珠三角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加工。

1.种植业以水稻和蔬菜为主,养殖业以猪、禽为主

从第一产业增加值构成看,以种植业为主。其中,种植业以水稻和蔬菜为主,2019年水稻种植面积为203630公顷,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51.85%;蔬菜种植面积为76390公顷,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19.45%;两者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超过70%。养殖业主要产品是猪肉和禽肉,2019年猪肉产量20.25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62.97%;禽肉产量9.64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29.98%。

2.特色优势农业稳步发展

目前,贵港市拥有荷美覃塘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港南区亚计山生态养殖(核心)示范区等9个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现有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88个、总面积3876.9公顷,获认定富硒农产品47个,中国特色硒产品15个,广西名优硒产品3个。同时,贵港市特色养殖业有广西最大的肉鸽养殖基地、最大的黄沙鳖养殖基地。特色农产品比较丰富,包括西山茶、麻垌荔枝、木格白玉蔗等。

(四)第二产业发展情况

根据工业区位论,贵港市的第二产业一方面是原料地导向的,同时又依托便利的内河交通和陆上交通实现了运费最小化和珠三角市场的开拓。但总体上,更偏于原料地导向。

1.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以五大类行业为主

从行业看,贵港市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2018年的第二产业营业收入为1044.35亿元,其中制造业营业收入为890.4亿元,占第二产业总收入的比重为85.26%。其次是建筑业和电力,占比分别为7.75%和5.82%,采矿业仅占1.17%。

从贵港市的制造业结构看,2018年,制造业中营业收入最高的五大行业是木材加工业、建材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冶金业和羽绒皮革产业,占制造业总营收的77%。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木材加工业,营业收入占制造业的三分之一左右。

2.贵港市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

从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状态看,当前贵港市第二产业对自然条件依赖仍比较明显,产业相对低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部分行业(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环境污染较严重。根据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贵港市的原料指数大于1,说明贵港市的工业区位有着较强的原料地指向,具有工业化初期的典型特征。同时,贵港市新兴产业正在兴起,正在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

3.积极探索绿色工业发展道路

近年来,贵港市对绿色工业发展进行积极探索,一是发展循环经济,二是逐步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产业进行淘汰或环保化技术改造,三是发展风能等新能源产业。以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为例,该示范园区以制糖业为核心,囊括甘蔗种植、制糖、造纸、酿酒、发电、水泥、化肥等多产业的内循环,把原本关联度不高的行业进行了整合,纳入产业生态,形成循环经济体系统。

(五)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1.前四大行业占第三产业主导

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贵港市营业收入排名前四的分别是批发业、房地产业、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占第三产业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八成(85%)。其中,批发业营收占37.24%,房地产业占22.14%,零售业占15.7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10.30%。

2.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存在较大依赖

贵港市的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高度相关。从批发业的构成看,主要是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58.19%)和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14.82%)。从零售业的构成看,最多的是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的销售(36.76%)以及综合零售(11.78%)。

(六)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1.由“老五样”传统产业向“新三篇”新兴产业转变

近年来,贵港市引入了一批战略型新兴产业,如华奥新能源汽车、腾骏汽车、赛尔康电子、安铂瑞医疗等,正从“老五样”传统产业(制糖、造纸、钢材、水泥、电力)逐渐向“新三篇”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及电动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转变。

2.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贵港市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正在不断发展,但规模不大,在贵港市经济中的贡献仍然较小。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2018年,电动车等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为31.29亿元,仅占工业营业收入的3.51%;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为18.6亿元,仅占工业营业收入的2.09%;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为1.46亿元,仅占工业营业收入的1.29%;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5.68亿元,仅占工业营业收入的0.64%。

三、贵港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近年来,贵港市的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但经济规模仍然较小,在广西的排名靠后。从生产总值看,广西在全国排名第19位,而贵港处于广西14个地市中的第8位。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广西在全国排名第29位,而贵港市在广西排名第13位。可见,贵港市经济基础仍然薄弱。

贵港市工业不大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尽管贵港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83%,但工业与广西区内其他地市相比,大企业较少,综合实力仍然较弱,服务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依赖于第二产业,现代服务业仍需进一步发展。

(二)产业生态相对脆弱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相对单一,农业主要是水稻种植,养殖业主要是养猪。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疫情和市场价格波动,农民容易蒙受较大损失。比如2019年非洲猪瘟,使得肉猪大量死亡,严重影响农民收入。

第二产业过度倚重某些产业与大企业,导致产业生态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以非属金属矿业的批发业为例,新辉贸易有限公司与永和贸易有限公司的批发额占贵港市限额以上批发业的14%,但2019年在贵钢集团的招标中落选,直接下拉贵港市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1个百分点。而汽车行业因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全面削减,特别是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策,不仅国家补贴减少了一半,地方补贴更是全部取消,导致汽车消费市场进一步萎缩。2019年前三季度汽车销售额同比仅增长1.2%,对限额以上零售业的贡献率仅为0.14%,市场陷入低迷。

(三)二、三产业可容纳就业人数有限

2018年,贵港市城镇化率为50.95%,常住人口与城镇常住人口的差距说明大量的人口(216.27万)滞留在生产总值占比不高的第一产业。2018年城镇常住人口为224.64万人,而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43.89万)中尽管有11.26万家个体户,仍存在较大就业需求需缺口。

(四)特色产业经济品牌效应势弱

第一产业的水稻、甘蔗、柑橘等产品与广西其他地市相比,存在同质化的问题。近年来贵港市大量种植砂糖橘,但柑橘丰收期短,短期供给量较大,原本每千克8~10元的价格降至2~4元,仍然存在滞销现象。水稻等富硒农产品较多,但市场竞争力不强。第二产业的水泥、制糖业等产业,也存在同质化的问题,没有品牌优势。

(五)人才大量外流,创新能力较弱

贵港市没有一所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能力相对较弱。同时,“打工经济”使大量年轻劳动力东流广东,西流南宁。另外,现有人才政策覆盖面窄,而经济发展需要大量普通型人才作为创新的主力。这些因素使得贵港市R&D的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都较少,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六)产业引入政策比较被动

贵港市产业引入过程总是被动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而没有根据自己的优势主动引入产业。从当前的发展成果看,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和广西首府南宁的经济辐射并没有给贵港带来多大好处。

四、贵港市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第一产业:实施产品多元化战略,同时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对于种植业,要坚持种植优质品种,水稻种植打造“富硒米”市场品牌,加强市场品牌价值宣传,积极向外开拓销售市场,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此外,要规模种植其他亚热带经济作物,如优质蔬菜、特色水果、优质木薯、名贵中药材等,以分散风险。

对于养殖业,除了养猪,应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林下养殖业,并引导农户养牛羊。牛羊的价格比猪的价格高,发展牛羊养殖业有利于贵港市农民增加收入。贵港市发展牛羊养殖基于三个优势。一是政策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大力发展优质饲料牧草,合理利用退耕地、南方草山草坡和冬闲田拓展饲草发展空间”。二是牧草资源丰富。贵港市外出务工人数较多,存在荒芜的耕地,有着大量牧草资源。三是秸秆可利用。贵港市大量种植水稻,其秸秆可以用于喂养牛羊,免于焚烧,利于保护环境。

(二)第二产业

1.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扩大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相结合

贵港市应吸收柳州市的发展经验,把工业做大做强,无污染的行业皆可引入。一是继续引入和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养和引入新一代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相关服务业等战略新兴产业,把规模做大,培养强势产业,以实现长期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二是扩大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新兴产业主要是技术和信息密集型,需要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短期内对贵港就业吸纳毕竟有限。贵港大量滞留农业农村的人口属于低素质劳动力,所要求的工资水平不高,仍需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子、服装、家具和灯饰等)来促进贵港市就业。

2.培养自身优势产业和主动承接东部产业相结合

贵港市位于桂东,应发挥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增强配套能力。一方面,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对接,把握市场需求,培养自身优势产业。

(三)第三产业

1.以广东和南宁等周边为客源地,发展旅游业,主攻近程周末游

贵港市有40个3A和4A级景区,数量较多,但没有5A级景区,品牌效应不突出,知名度较低,目前旅游市场以本地游客为主,不适合发展大旅游,应主攻近程周末游。2014年,南广高铁开通运营,途经贵港市的贵港站、桂平站和平南南站,使得贵港市的交通通达性得到了极大改善,旅游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9年接待游客3602.61万,同比增长31.31%;旅游收入437.30亿元,同比增长35.52%。

未来应大力吸引周边地区的游客,包括南宁、广东的游客。依托高铁的便利,主攻近程周末游,促进住宿、餐饮业等行业发展,扩大就业规模,缓解贵港市就业困境。

2.大力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

一是大力鼓励和支持现代物流业。面向珠江流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区位和水陆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现代交通型物流运输业,建设沿江各县的物流园,建设综合贸易市场,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推广应用物流新技术。二是鼓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巩固现在的批发和零售业的基础上,鼓励发展科技服务、文化创意、节能和环保服务、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工业化提速增效。三是新兴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对提高人民的社会福利有重要作用。应培育发展健康养老、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四)大力培养和吸引人才

一是筹备贵港大学。广西各地市几乎都有本科高校,而贵港市层次最高的学校仍是专科学校。故贵港市应积极筹备建立本科高校贵港大学,为本地培养人才,增强市域科研创新能力。二是出台吸引普通型人才政策。出台积极的人才吸引回流政策,吸引普通型人才,鼓励自主创业。三是与其他相对发达的地区进行“政产学研用”合作,进行“引智”和“借智”。

猜你喜欢
贵港市贵港第二产业
广西贵港
平陆·行摄
墨韵书香
贵港市在全区率先成立民办学校党委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人社局荣获全市2016年招商引资工作优秀奖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交换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