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大步迈
——安泽县府城镇飞岭村脱贫奔小康纪实

2021-11-15 13:45赵晓翠
支部建设 2021年13期
关键词:小康温室小康社会

○ 赵晓翠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这一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注定有着非凡的意义。

小康一词,最先出现在《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一句,意思是人民很劳苦,希望可以稍得安乐。中国经济社会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多年的积累,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整体迈入了全面小康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面向全世界庄严承诺:202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一再强调: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在创建全面小康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更有很多地方走在了前列。我们此次调研的安泽县府城镇飞岭村,就是这样一个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下,在自身不懈的努力下,提前迈入了小康行列的村庄。

飞岭村位于安泽县北7.5公里处,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马唐公路穿村而过,紧邻中南铁路、长临高速,交通便利;村庄有沁河环绕,沿河河道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宜耕作,可充分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条件。飞岭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辖区内共有4个自然村:西坡、河家沟、飞岭、湾里,分为4个村民小组,293户859人,常住人口560余人,其中60岁及以上123人,占17%;青壮年劳动力320人,占44%;16岁及以下231人,占32%。外出流动人口42人,占全村人口5.7%,主要流向太原,从事行业主要为打零工。飞岭村土地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141.7亩,人均耕地5.7亩,实际耕种3050.7亩,已流转耕地91亩。

从2016年开始,依托县委、县政府的小飞田园综合体建设,飞岭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多方探索后终于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户户小康、人人安乐的社会框架也逐步形成。在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飞岭村具体采取了以下做法:

1.以田园综合生血,撑起“党建+产业”多元产业架构

发展以桃、苹果、梨、葡萄等为主的优质水果,村集体获取土地租赁收益1.3万元;客商委托村委流转农户土地修建番茄、草莓、西瓜等日光温室大棚,供游客采摘、市场销售盈利;生猪养殖达到3000余头,毛驴存栏百余头,保证绿色生态,实现自产自销;积极引入高端品种“玖红”苹果,推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安装光伏发电50KW,年总收入2.5万余元。

2.以文旅融合造血,探索“党建+旅游”高速发展路径

坚持支部牵头、村委主体,成立飞龙老庄乡村旅游有限公司,建设河畔人家景区,建设木屋小院、瀑布、水上乐园、亲水渡船、浑水摸鱼、农耕文化等乡村旅游项目;创新打造乡村梦幻光影秀,配套高端精品民宿、观景平台和景观桥,形成了涵盖休闲采摘、梦幻光影、荀子游学、实训拓展、民俗文化、彩虹雪村等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旅游服务链,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性收入3000余万元,村集体门票收入30余万元,各种资源有效盘活,叠加效应突出显现。

3.以利益联结活血,开启“党建+脱贫”全面振兴局面

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出篱笆墙农院民宿,一院一特色、一院一景观,收益方式采用村集体和贫困户五五分成,实现老百姓和村集体收益的共建共赢。随着各项产业的迅猛发力,绿水变金山、青山变银山,村集体经济这块“蛋糕”不断做大做强,在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紧紧依托当地的“山水田园”资源,飞岭村大胆创新、勇蹚新路的做法,得到了国家、省市的充分肯定,近些年荣誉纷至沓来:2018年荣膺中国百强特色村庄;2019年荣获中国慢生活、山西省三A级景区、乡村治理示范村、临汾市人才工作基地;2019年全市综合考评第一名。

飞岭村的成功绝非偶然,通过我们的实地调研,梳理出飞岭村在建设小康社会方面的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

1.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更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飞岭村充分发挥自身山水田园的优势,有效与消费市场对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品牌意识,很好地融合一、二、三产,构建新时代农村发展新格局。目前,飞岭村发展势头迅猛的产业有:以特色网红民宿为龙头的旅游业;以大棚种植为龙头的特色水果产业;以连翘茶为龙头的药茶产业也蓄势待发,这几个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飞岭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鲜活血液。可以说新产业、新载体、新模式,已经带动起了乡村发展的新动能。

温室西瓜是飞岭村种植业的龙头产业,飞岭村种植的“甜蜜蜜”西瓜因口感爽脆、清甜,成为水果营销商的抢手货,更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金蛋蛋”。目前的飞岭村有温室棚63个,以温室西瓜为例,每个棚占地0.5亩,每个棚能为承包户创造6000—7000元的经济收入,消化劳动力3—5人,在保证承包户致富的前提下,也为务工村民增加了收入。除温室西瓜之外,飞岭村持续在特色农产品种植上做文章,陆续发展了温室草莓、温室樱桃、温室西红柿,露天佛手瓜、露天葡萄等产业,从业人口达30余人,吸纳劳动力200余人,这其中优先雇用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达40余人。

养殖业也是飞岭村的一大经济增长点,位于飞岭村湾里村民小组的盛源生态养殖场,目前有存栏生猪3000余头,吸纳劳动人口10余人。养猪场与温室大棚毗邻而建,生猪养殖产生的排泄物,是温室种植必需的有机肥,种植业、养殖业,在飞岭村形成了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除蓬勃发展的种植业、养殖业之外,飞岭村还在扩展新产业发展模式上做文章。依托省委倡导的“药茶文化”,安泽县举办了三届“斗茶比赛”,飞岭村在这三届比赛中均成绩骄人,产生金牌茶王一名,并准备依托金牌茶王的口碑效应,发展飞岭村药茶产业。目前,飞岭村委为村民争取到9口炒茶用的电热锅,供有意向的村民练习炒茶技术使用,为下一步的药茶事业奠定技术基础。

飞岭村最具社会效应的名片当数“蒹葭乡居”。蒹葭乡居是安泽县自2016年发展乡村旅游以来重点扶持的旅游项目,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良性运作阶段。调研途中,几拨游人与我们擦肩而过,自临汾来安泽游学的小朋友正在院子里愉快地戏水。据蒹葭乡居管家介绍,自去年5月份疫情解禁以来,蒹葭乡居8个院子,37间房80余床位每天爆满,现在的预订已排至一周之后,入住率高达70%以上。蒹葭乡居因其优越的生态环境、质朴的设计理念、优质的管家服务,成为太原、长治、临汾等地群众出行的首选之地,更成为许多大型企业、公司团建的优选之地。蒹葭乡居消化本村劳动力1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4人,村民除了房屋租赁给旅游公司的收入,还可以在家门口赚到每月2500元的务工收入。村子里的人居环境、卫生环境,村民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都在蒹葭乡居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蒹葭乡居民宿群的带动下,群众自发经营的农家乐、农副产品销售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在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许多原先外出务工的群众,敏锐嗅到了商机,果断放弃外出务工的机会,留在家乡创业,发展农家乐、经营农产品销售,忙得不亦乐乎,也顺带解决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社会问题。

产业兴旺、遍地开花,村民受益、前途远大,是我们调研过程中对飞岭村产业发展的最深刻印象。产业,已经成为飞岭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

2.人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

人才引领是发展乡村产业的关键路径,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在飞岭村,随处可见的是从事温室大棚种植业的“能人”,是雄心壮志发展药茶产业的“有心人”,是在产业带动下率先步入小康生活的“幸福人”。

今年47岁的刘建芳,是飞岭村特色农产品种植业的领军人物。目前,他承包温室大棚18个,种植“甜蜜蜜”西瓜4棚,种植温室西红柿14棚,仅温室西红柿一项,就能为刘建芳带来将近30万元的年收入。刘建芳说:“种植温室西红柿这个事情太有意思了,只要付出辛勤劳动,就能赚到大把钞票,累也值得。”每到旺季,刘建芳的妻子带领雇用的几十名劳动力在温室大棚里栽种、管理、采摘,刘建芳负责接待各地的商人,商谈价格等事宜。这个曾经穷苦的上礼都需要向邻居借钱的农民家庭,真真正正迈上了“有奔头”的小康路。雄心壮志的刘建芳绝不止步于此,他再三提到自己从事温室种植业的三个愿望:第一,要保证自己能赚到钱,只有这样,才有说服力,才有示范效应;第二,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温室种植产业中来,大家一起勤劳致富;第三,希望乡亲们和他一样,都能通过忘我奋斗、辛勤劳动迈上小康路。刘建芳目前每年花2万元聘用一名襄汾县的温室种植专家做技术员,每当技术员来安泽县为刘建芳现场指导时,他都会把技术员领到其他从事温室种植的乡亲们家里,为大家一一答疑解惑,他说:我相当于是给全村种大棚的人雇了技术员,但是我不在乎,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人人富我才高兴。

为了实现让乡亲们家家富裕、人人幸福的目标,刘建芳准备在自己的技术进一步成熟后,无偿指导全村乡亲种植露天西红柿。刘建芳为我们算了一笔账,露天西红柿亩产可达15000斤,按照每斤0.5元计算,一亩地收入可达7500元,相对于传统玉米种植,收入更为可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刘建芳的示范作用下,距离飞岭村几里地的石渠村村民也跑到飞岭村从事起了温室西红柿的种植。山东老板也慕名而来,挨着刘建芳的西瓜大棚种起了佛手瓜。各种特色农产品种植业如雨后春笋,更如百舸争流,成了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依托。

去年6月份以来,飞岭村的另一个“能人”魏红琴的脑子一刻也没闲下来,就连做梦,都在琢磨连翘茶的炒制。自从省委发出发展山西“药茶文化”的号召之后,安泽县先是举办了连翘茶炒茶培训班,后又组织了三次斗茶比赛,已经经营了三年葡萄种植业的魏红琴在大脑中勾画出了一条转型发展新路。她意识到,现在的葡萄种植已经理顺,产能稳定释放,要想过上更好的日子,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就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连翘药茶”就是转型发展的不二之选。

安泽县是中国最大的连翘产地,漫山遍野的连翘保证了连翘茶的原材料供应,县委、县政府举办的炒茶培训班为大家解决了技术难题,三届斗茶比赛营造了药茶产业良好的发展氛围,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条件齐备。在认真学习了茶叶炒制技术后,又通过自己不断的练习,魏红琴一举夺得安泽县首届斗茶文化主题活动金冠茶王,领到了3000元奖金。这极大鼓舞了魏红琴的信心和决心,她已经在谋划注册商标,成立自己的炒茶公司,带领乡亲们致富了。这个个子不高的农村女性,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拼搏奋斗的干练,她说:“我早就脱贫致富奔小康了,但是我不满足,我还要通过奋斗向更高层次的小康生活迈进,带动更多乡亲走上小康路。”

农村的兴旺发达,群众的小康生活,都需要这些先行一步的“能人”带领,俗话说行行出状元,依托飞岭村的山水田园,将会有更多小康路上的带头人、产业发展的行业状元不断涌现,从而引领更多群众成为小康路上“同路人”。

3.政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助推

在调研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政策支撑是乡村建成全面小康的强大助推。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都是在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基础、壮筋骨。而脱贫攻坚战略更是直击乡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最薄弱环节,补上了社会发展的短板,从根本上保证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58岁的飞岭村村民尚春喜,是此次调研活动中让我们感受最深的一位。尚春喜是2015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8年脱贫。疾病,是尚春喜一家致贫的原因。尚春喜的爱人乔小改在2015年查出身患卵巢癌,让当时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绝境。面对疾病,乔小改数次表达了放弃治疗的意愿,但尚春喜不同意,他说:“借遍千家万户,也要把你的病看好,你的命最重要,钱咱慢慢赚。”一家人咬着牙先后辗转太原、长治等地多个医院,将乔小改的生命从病魔手中夺了回来,但同时也欠下了8万多元外债。人是救回来了,外债又成了压在一家人心头沉甸甸的石头。这个时候,飞岭村村委会向尚春喜一家伸出了援手,村委会先是为尚春喜办理了贫困户认定手续,又将村里的2亩土地改造成温室大棚,让尚春喜免费耕种、经营。尚春喜也没有辜负村委的扶持,他自己学习钻研温室西瓜种植技术,将4个大棚全部种上了“甜蜜蜜”,第一批西瓜收获后,村委会又担心尚春喜自己打不开销路,积极帮助他联系水果经销商,保证他种的西瓜优先销售。当年仅温室西瓜种植一项,尚春喜就收入了3万元左右,仅用了两年多,就将外债全部还清。

2018年,尚春喜的爱人乔小改癌症转移到肠道,按照山西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136”政策,尚春喜仅支付医药费6000元就再次将爱人从死神手里夺回来。2018年到2019年,尚春喜依托种植温室西瓜,又发展了线椒种植,再次将给爱人看病时除医疗费用之外开支的几万元外债还清,现在已小有积蓄。当被问及什么样的生活是他心目中的小康生活时,尚春喜说:小康生活,就是生活有保障、有奔头,只要劳动就有收获,奋斗就会有好生活。当被问及是否认为自己达到小康生活时,尚春喜掩不住内心的自豪:那我必须是已经达到了。先拿吃的说,以前一年我家只吃一壶油,现在一个月一壶油都不一定够;以前我家逢年过节才舍得吃肉,现在不管肉20元一斤还是30元一斤,想吃我们就去买。再说穿的,以前只有过年才添件衣服,现在一年到头穿新衣,上地劳动还得好好挑选一番才能找出几件不太好的穿着去。

这不是小康生活是什么?尚春喜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实现了由“贫困户”到“小康户”的跨越。调研结束时,尚春喜说了这么一段话:“我的生活能一天天好起来,全靠党的好政策、全靠村委会的帮助,这就好比我走不动了,村委会为我牵来一匹马,把我扶上马,一直等我走稳当了才撒开手,我得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村委会,把我从困难中拉出来,让我相信只要辛勤劳动就能过上好日子。我也想对其他贫困户说,不能躺在国家怀里等靠要,要在政府扶持下,自己好好劳动。”尚春喜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贫困户走上小康路的要点:国家的政策扶持,村委会的大力帮助,个人的不懈努力,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就是通往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

飞岭村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村容村貌的转变也带动了村民发展思维、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安泽县马必乡郎寨村嫁到飞岭村的郭洋洋,自从结婚后就一直在外打工,孩子生下来扔给婆婆。去年以来,村委会为了解决外来游客逐日增多,民宿餐厅无法全部满足客人就餐需求的现状,鼓励在娘家就小有厨艺的郭洋洋回家创业。经过一番考察,郭洋洋和婆婆亓俊红合伙经营的“家的味道”农家乐小餐厅开始营业了。自去年5月份到现在,婆媳俩经营的“家的味道”农家乐凭合理的价格、美味的菜品受到了游客们的一致认可。除农家乐之外,他们还兼营农副产品销售,仅农家乐一项,去年就接待游客500余人,收入2万余元。郭洋洋的婆婆亓俊红知足地说:“以前儿媳出去打工,孩子见不上妈,打工赚的钱也少。现在每天守着家,孩子每天能见到妈,收入还比以前多,我真是高兴。”郭洋洋也说,“我和婆婆经营农家乐赚的钱就够日常开支,老公赚的钱就能存下来,真是个好事”。为了解除他们一家在经营方面的后顾之忧,村委主动联系工商、卫生防疫等部门,为他们一家办理了营业手续,一家人经营起农家乐来更有心劲了。

调研结束时,已是华灯初上,飞岭村的灯光秀瞬间亮了起来,村子正中央,硕大的人造月亮发射出迷人的光芒,我们一行人望着眼前的景象深深陶醉。产业兴旺、人才济济、村容整洁、经济蓬勃,飞岭村的293户人家,859名乡亲,或种植、或养殖、或务工、或创业,人均收入达到了15000元,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民洋溢的笑脸、富足的生活,这正是乡村振兴的典范、美丽乡村的缩影,这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口中的小康社会!产业带动、人才引领、政策扶持,飞岭村正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进!

猜你喜欢
小康温室小康社会
县城建设蕴藏巨大潜力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NOAA联合航司推出温室气体追踪新技术 可测量飞机飞行途中温室气体
小康微博互动
贵州28个县(市、区)同步小康创建达标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谁困住了热先生?(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