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会好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纪实与反思

2021-11-15 08:43哈尔滨第三中学房宝强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年表新民主主义革命民国

哈尔滨第三中学 房宝强

课程标准: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通过大事年表,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进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背景、表现和影响有更准确的理解。

家国情怀:通过国人救亡图存的追求,体会那个时代的国人以民族自强和国家强盛为使命的艰难跋涉。通过大事年表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影响,进而体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涵义,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唯物史观:通过与近代国人救国探索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等对比,从而全面客观地理解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表现。

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

梁济(1858-1918)

师:有人认识这位老先生吗?他是著名学者梁济,也是北大哲学教授梁漱溟的父亲。当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建立,老先生对民国寄予厚望,他观察了民国整整七年,可是他失望了。1918年11月,梁济突然问儿子梁漱溟:“孩子,这个世界会好吗?”三天后,对民国失望的老先生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这个世界会好吗?

大事年表看背景:

师:让我们回到历史现场,请大家结合1912-1919年大事年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先生会发出“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样的疑问。

生:虽然民国建立,但并未真正实现民主共和,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引发二次革命,其后袁世凯直接称帝,还有张勋复辟,这些都说明民主并没有真正实现。这样的世界,让对民国充满希望的人们非常失望。

生:民国社会并不能肃清封建思想,袁世凯尊孔复古,宣传封建伦理,纲常名教思想,是历史的倒退。

生:从孙中山先生的经历看,他发动革命期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终辛亥革命胜利,民国应该成为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但是却屡次出现了专制主义的东西,但最终失败了。所以我想,这应该就是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原因吧。

生:前一阵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就是这段时期的写照,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像陈独秀、李大钊等。

生:我也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看得我热血沸腾,那个年代的中国人真是可敬,不断尝试救国的方法,道路虽然艰难,但毫不放弃。

师:梁济先生面前的民国是一个受到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专制荼毒的中国,在这绝望中也有一丝希望,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板书:

艰难跋涉

封建帝制复辟;革命活动失败;帝国主义侵略

新的思想传入;民族工业春天;俄国革命成功

大事年表看表现:

师:梁济先生观察了民国七年,老先生面前的共和国,却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封建主义、专制主义,共和国成为了泡影。不过我们在这绝望中仍然有一些希望,在绝望与希望交织中,梁济先生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历史现场,请大家泛读教材,结合1919-1927年大事年表思考,与之前各阶层反抗斗争相比,1919-1927年的革命有哪些新变化?

生:这一时期的革命活动有更多的群众参与,比如五四运动,工人和商界也都投入其中,这不只是一个阶层的力量,而是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斗争。

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有妥协的痕迹,但五四运动中,虽然一些学生被捕,但更多的人站起来斗争。

生:这一时期产生了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这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政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并且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生: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的革命,参与群体比较单一,但是国民革命期间,出现了新的合作形式即国共合作,有更多的阶层参与进来,比如农民阶级、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一起打击北洋军阀。

师: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革命新力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展示了革命新政党;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展示了革命新气象。这么多新的变化,我们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变了吗?没有!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板书:

革命变化

新基础;新政党;新目标;新理想

大事年表看影响:

师:我们对这个世界有期待,也有失望。五四运动前一年,对民国失望的梁济先生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1927年,同样对时局感到不安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留下遗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于北京昆明湖投水自尽,两位大师何其相似乃尔!结合1919-1927年时间表,谈谈你的观点,这个世界会好吗?

生:我认为这个世界在变好,尽管国民革命失败了,但是国民革命毕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生:我觉得当时的世界不会好,北洋军阀虽然被打败,但是帝国主并没有被赶走。

生:我认为世界会变好。虽然那个时代黑暗,政府腐朽,但是民众仍然在奋起斗争,各个阶层都在觉醒,救亡图存。

生:我认为这个世界会变好,我最近在看《觉醒年代》,那时候的国人在尝试各种救国方法,比如无政府主义、工读互助主义还有平民教育,虽然这些都行不通,但都是有益的尝试,直到我们找到了马克思主义道路,有了正确理论做指导,中国的前途就光明了。

师:这个世界会好吗?列强继续侵略,军阀持续混战,工人运动不断被镇压,看似中国已经没有希望了,是最寒冷黑暗的时刻,但是只有黎明前的时分才是最寒冷黑暗的,这一时期各个阶层都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革命力量不断壮大,革命目标不断明确,革命意志更加坚定!

板书:

曙光初现

革命力量壮大;革命目标明确;革命意志坚定

列强继续侵华;军阀持续混战;工人运动艰难

课堂小结:

正是在不断失利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各个阶层救亡图存,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一个民族的不屈与奋进。如果我们可以穿越,我们会坚定地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会好的!

教学反思:

笔者通过梁济先生的疑问“这个世界会好吗”作为本课主线,通过大事年表带领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探究梁济先生发出“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疑问的原因,思考梁济先生自杀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时期的革命新变化,最终探讨对当时的国人来说“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问题。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前后五稿,教学主线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从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时期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斗争,到从毛泽东诗词角度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再到以“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问题作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党史国情的巨大兴趣和热烈讨论的场景深深触动了我。当探讨到最后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时,学生们回到历史现场对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进行观察和分析。学生们经过激烈的辩论发现,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最正确的选择。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笔者带领学生们一起追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正是在对革命的纪念中,我们感受到一个民族的不屈与奋进,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青年时期,就要把自己的奋斗与国家民族人民的最大利益连接在一起,将赢得永恒的青春!当这种人生追求成为一代青年的孜孜实践,迎来的就是生机盎然的青春的中国。

猜你喜欢
年表新民主主义革命民国
年表
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女中央委员
王锡良年表
黄春明个人年表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民国电影宣传有奇招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弋舟主要出版作品年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