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蹈中感受非遗的魅力(2)

2021-11-15 15:41黄梓豪
现代艺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锅庄文化遗产物质

黄梓豪

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进程中,为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人类文明的印迹,其不仅传承着古老的技艺,更是记录人类文明与发展的“活教材”,通过这些代代传承的非遗,华夏大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被记录下来。但是,随着人类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再进入到目前“全球一体化的信息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大众审美需求的变化让非遗这种古老的技艺面临着即将失传与消亡的危机。所以保护和传承非遗迫在眉睫,这不仅是相关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应大力提倡的,更应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为守护中华文脉的应尽之责。

何洋托美次仁是传承非遗文化的践行者,也是一位将非遗舞蹈实践与非遗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文化学者。作为一名高校的院领导,他多次将非遗引入到大学的课程教学之中,并录制了教育部精品视频课程《四川少数民族歌舞赏析》,着重讲析了“博巴森根”“羌族羊皮鼓舞”等非遗课程;作为一名教授学者,他曾撰写和出版了五本非遗类的学术著作,深入研究和介绍了多个非遗项目。同时,作为一名舞蹈家,他创作了多个非遗类的舞蹈作品,作品荣获了国际运动舞蹈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四川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等殊荣,其2016年创作和导演的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集“阳光之歌”,更是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公演了两场,生动地展示了非遗的魅力。随着当前抖音短视频等传播方式的普及,他又与时俱进地在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上传播非遗,拥有近十三万“粉丝”,让非遗走进了千家万户。

2021年9月23日,何洋托美次仁应邀主持完本年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中心主办的“模拟联合国视讯大会”后,又应《现代艺术》杂志社的邀请,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文化馆为大众进行了一场生动的、互动的、践行传承的非遗文化讲座,从国际交流、感受非遗内涵、当代传承思考等多个纬度,讲述了非遗的传承,并带领大家一起跳起非遗舞蹈,生动活泼的实践传承着古老的非遗文化。

一、源于国际交流中的感受

古老的华夏大地,孕育着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截止到2020年,中国列入人类非遗名录项目就有42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成功,排名世界第一。

2009年9月,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会议中,会议共批准了23个国家的7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遗名录,其中中国25项,超过了总数量的三分之一。目前,在世界上人类非遗名录项目排名中,中国以42项文化遗产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更为世界非遗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2021年7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中心主办的2021IMUN-STEAM国际青少年模拟联合国视讯大会中,中国文化的专家代表何洋托美次仁应邀担任了大会的主持人,并向与会的领导和嘉宾们生动地讲授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用肢体语言的形式演示了一段中国的非遗舞蹈,真正践行了他的非遗舞蹈传承理念:用非遗舞蹈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爱上中国文化!

二、感受国家级非遗舞蹈中的内涵

非遗的传承,重在实践,传承显性的技艺,更需要理解技艺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在国家级非遗舞蹈中,“博巴森根”就是一个既传承了古老的嘉绒藏族锅庄技艺,又记录和描述了爱国主义战斗经历的非遗项目。何洋托美次仁自2014年开始研究“博巴森根”非遗项目,在多个核心期刊发表了研究“博巴森根”的学术论文。本次讲座现场,他不仅以理论的形式为大家讲授了该非遗的历史文化内涵,更以现场舞蹈的活泼形式,生动地带领大家传承了古老的非遗文化。

“博巴森根”于2008年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非遗舞蹈项目是四川省理县嘉绒藏族地区甘堡藏寨所独创独有的民间大型叙事性群众锅庄舞蹈。甘堡藏寨位于理县至马尔康百里藏羌文化走廊的中心地段,距理县县城8公里,距成都162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的大寨子。它依山傍河而建,故得名甘堡寨,藏语意为“坡上的村落”。甘堡藏寨之所以被称作“博巴森根”的故乡,是因为该舞蹈是四川省理县嘉绒藏族地区甘堡藏寨所独创独有的民间大型叙事性群众锅庄舞蹈。“博巴”藏语意为“藏人”,“森根”藏语意为“狮子”。

该舞蹈产生于1821—1850年(清道光年间),是甘堡藏寨归来的屯兵和亲人们为纪念在抗击外侵战斗中牺牲的“五屯”藏羌屯兵的英雄事迹而创作的祭祀舞蹈。平时不跳,只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阳节,全寨子人举行“辫子坟”祭祀活动时才跳,所以人们又称其为端阳锅庄。该祭祀锅庄,百人群舞,气势宏大,表达出对保家卫国的勇士们的感激和赞赏之情,意在让后辈儿孙永远记住英雄们的功绩。歌颂英雄形象,表达藏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博巴森根”外在的表现形式仅有几组简单而重复的嘉绒藏族古老的锅庄舞步,但这些简单的肢体语言的背后,却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舞蹈中独有的“钻”动作,即众舞蹈演员牵手演绎“连臂穿花”的动作,传达了鸦片战争期间藏族屯兵团结协作的战斗场面;舞蹈中独有的“扭”动作,即众舞蹈演员搭肩形成“人桥”状,记录和表现了屯兵行军过河的真实场景……该舞蹈借助肢体语言,记录并传播了历史事件、民族文化及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理论讲析完后,何洋托美次仁带领大家跳起了“博巴森根”非遗舞蹈,以舞蹈记叙抚英历史,以舞蹈书写爱国情怀,以舞蹈传达中华精神。让聆听本次讲座的观众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博巴森根”是一曲中华民族共御外辱的爱国主义之歌,深深地流淌在这个民族的记忆和血脉之中,永远激昂,永远鲜活!

三、参与式学习是传承的第一步

非遗的传承,参与是重要的实践环节。从历史的角度看,正因为生产劳作和审美需求,所以人们在实践的参与中传承着非遗。当下,非遗之所以会濒临失传,正是因为人们的生产方式和审美需求发生了转变,导致参与非遗实践的越来越少。所以在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意见》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意见》中还特别强调到:到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到203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完善,传承体系更加健全,保护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彰显。同时,详细提出:鼓励各类新媒体平台做好相关传播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利用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培训、展览、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

艺术教育工作者对于“传承”一词应颇有感触,工作生活中不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技术,或者是一些充满情怀的公益事业,但是这些大多数都变成了展示厅里冰冷的器具、人们口中的那些英雄人物,却鲜有谁说到一项伟大事业有了它最虔诚的追随者或是最执着的继承者。这些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身影,被一遍又一遍的呼唤,却始终波澜不惊,究其缘由,大抵是因为缺少了“参与”,原本新生代应该参与到老一辈人的事业之中去,但是现如今的创新创业大多数都随了大流,互联网不断兴盛的今天,即便央媒不断增加曝光提升知名度,即使“地摊经济”重回大街小巷,但是那些传承仍然少之又少,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很多人都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一门手艺精于一项事业。“传承”需要的是“参与”,把这些珍贵的非遗舞蹈作为一门课程对待,运用当前时尚且深受大众喜爱的自媒体平台进行教学,让大众可以快速参与其中,直接与非遗项目面对面进行普及和交流,不但可以起到很好的傳承和保护作用,还丰富了大众对非遗项目内涵文化的进一步认识,拓展出一种参与式教学模式。

在本次的讲座活动中,何洋托美次仁结合自己在自媒体平台中展示的非遗舞蹈视频的内容,为大家带来了一段生动的创作舞蹈节目《我的九寨》。该舞蹈创作的元素取材于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巴塘弦子”“博巴森根”“阿谐舞”等,其优美的肢体语汇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中,已有了近三百万的播放量。何洋托美次仁在现场不仅为大家展示了该舞蹈,更带领会场内的观众一起跳起了这个“网红舞蹈”,使现场观众真切感知到了非遗的魅力,身体力行地参与到非遗项目的学习之中,践行着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古老的非遗如同一本厚厚的历史教科书,记录着华夏文明的发展;古老的非遗也如同一部生动的艺术作品,演绎着人类发展的沧桑巨变。用肢体记录和演绎历史的非遗舞蹈不仅是古老民族文化的载体,还是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符号”,是文艺传播中的一个特殊媒介,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于舞蹈肢体语言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当代中华儿女应该自觉肩负起传播与传承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锅庄文化遗产物质
调皮捣蛋的诗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锅庄舞在小学体育活动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跳起锅庄舞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Tough Nut to Crack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