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与真实

2021-11-15 15:58杨媛媛
现代艺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长津湖人物形象战争

杨媛媛

《长津湖》围绕复杂的人物关系构建起故事框架并深挖电影的主题,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基础上,并未将人物形象的塑造过于夸大和过于观念化,而是立足于真实的历史背景,在现实事实和艺术加工的区间内进行合乎情理的虚构。该片的人物设计谈不上戏剧化,但足够真诚动人,在每组人物关系上都有战争元素的融入及战后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人物关系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2021年国庆档上映的电影《长津湖》,在众望所归中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该电影以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为叙事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环境艰苦,选择逆行顽强抗战的故事,并从细节上呈现了人物在变幻莫测的战争形势下,志愿军战士的随机应变能力和领袖人物的决策力。影片的人物塑造在国难的大背景下从个体出发,以伍万里的主要叙事视点为观影者勾绘出“穿插连”里一个个生动真实的英雄形象,营造出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除此之外,影片的人物塑造还注重描绘人性的共通点和复杂性,勇敢悲壮的血性男儿既有英雄战士的大无畏,同时也有普通人对战争的生理性恐惧以及对和平生活深切的向往。由此可见,《长津湖》中对人物塑造的创新行径不仅以极强的感染力调动了观众的情绪,而且也在人物塑造方面推动了国产主旋律战争电影的深度探索。

一、个性鲜明的逆行者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决定影片叙事内核质量的高低,个性鲜明的人物不仅能丰沛情节,而且能使影片节奏更引人入胜。《长津湖》强大阵容的制作团队保障了电影的整体调度,尽管主要演员达百余人,但丝毫不妨碍剧中众多人物极具辨识度的个性化演绎。电影的主演由吴京(饰伍千里)、易洋千玺(饰伍万里)担任。片中充斥对人物性格刻画的大量细节,譬如影片多次展现了胡军饰演的雷排长对新兵伍万里的体贴:特意给伍万里发子弹头、给伍万里捂热的土豆、战场上给伍万里防护眼罩等;雷排长作为老兵作战经验丰富,随身携带的扩音器及时传递战争前线的讯息,并身体力行地将美方投掷的标志弹送回美军,牺牲自己挽救了我军大规模伤亡,将雷睢生“雷爹”舍生忘死、不求回报的高尚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雷排长在临终前说:“实在太疼了,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展现了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兵面临死亡前的恐惧,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心理的共通性,让场外观众体味到将士们铮铮铁骨下愿用血肉之躯捍卫祖国和平的英雄气魄。除此之外,影片用大量的人物动作代替台词叙事,使人物形象在时空的运动交迭中焕发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伍千里抱着大哥的骨灰在父母面前下跪磕头、给弟弟伍万里看枪、在战场上保护战友、作为七连连长申请过冬物资等画面都将伍千里的独立、担当、正义感的人物形象跃然银幕。片中毛主席的一句台词“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成为抗美援朝的战争动因,万千志愿军在一声令下后以高度自觉性奔赴异国参与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19岁的新兵伍万里出于对枪支的好奇和保护亲人、捍卫国家尊严等缘由,毅然决然地加入七连队伍中,展现了懵懂纯善的人物步入危险重重的战场后情感变化的复杂多样性。

与以往单一片面的爱国抗战的角色情感相比,《长津湖》中人物的动机缘由更加合理、真实。李晨饰演的余从戎作为七连火力排排长在战场上是勇猛冲锋的战士,而平日却是排里的气氛活跃者,念伍万里的检讨书、怂恿伍万里去骂雷公等情节,展现了人物活泼开朗的性格及军人的英勇无畏品格。三营营长谈子为台词虽然不多,但主要通过人物动作展现其人物形象特点,遇到敌机警觉性强,枪法又快又准等,便将一位视军人的荣耀为神圣旨归的“战神”形象勾勒了出来。银幕中塑造的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予如今身处和平环境中的观众更多合理想象,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用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我们换来如今安定之美好生活的艰难与不易。影片通过人物的动作细节、情节细节、物件细节、台词细节展现人物的独特性,但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并不局限于此;塑造有趣味性、有故事张力、有表现力的人物形象还涉及情节的冲突等方面。影片的人物塑造围绕着构建伟大的爱国情怀和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展开(隐含侵略与反侵略的重大矛盾沖突),让志愿军战士的个体表达与深厚的护国之情相互交织,最终在钢铁般的英雄意志下绘制出感天地泣鬼神的雄伟史诗。

二、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

《长津湖》的人物塑造是在抗美援朝的背景下展开的,角色设置以大时代背景下多维度的小人物为主轴;在人物关系的建构上,每个人物都带有多重身份,不单单是汇聚战场的一颗颗螺丝钉,更是一个个小家的一份子。指导员梅生从退伍到再次骑自行车加入部队,经历了解放战争的他清楚地明白死亡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为了下一代的和平生活,即使怀揣这份对战争的恐惧感,他仍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这背后不仅是个体的自由表达,更是一个家庭的默默付出——难能可贵的家国情怀在真实的故事背景下创作出的人物更加鲜活、生动。毛岸英同志受到无数的志愿军英勇参战的鼓舞,自己也积极加入到抗美援朝的行列中,最终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其实,无数人民的儿子都为了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乃至生命。《长津湖》正是以这样的人物塑造方式刻画了志愿军及其家属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并借外部与美军力量悬殊的劣势及内部自身需要克服种种恶劣环境的双重冲突来刻画人物,深挖人性。影片采用大量的对比画面,凸显我军与美军之间的物质条件悬殊:感恩节美军在舒适的环境里吃火鸡等丰盛美食,而中国志愿军却岿然趴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雪地里啃冷冻土豆;面临强敌,就是这样一群饥寒交迫的小人物靠意志和生命赢得了这次战争的战略性胜利。影片没有对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全景式的再现,而是选取了东线的长津湖战役作为一个叙事切口进行呈现,将关注中心放置在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身上,刻画每个独立的小人物生命的可贵。片中伍千里制止伍万里再次枪杀北极熊团团长的一幕,更将人物形象丰满化:即使在生死关头,人性中对生命至上的共同理念的体现也能使人物塑造更加深入人心,并展现中华民族的仁爱之心。

在《长津湖》中,由易洋千玺饰演的伍万里这一新兵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入伍理由的真诚纯粹、对战友枪支的好奇、倍加珍惜女孩送来的红围巾、对军人荣耀的执念、队伍撤离时的逞能行为、遇见死人的恐惧等方面,展现了新兵入伍到逐步参与战争、适应战争后男孩的快速蜕变。影片伴随故事情节的发展,直观地将人物的成长变化与叙事视点紧密相接,从第一次面对战友牺牲的难以接受的状况转变成冷静悲伤模样,从第一次面对战场的厮杀不敢主动出击的胆小模样,从在家里当孩子王到参军入伍成为老兵取乐的对象,这些经历都催生伍万里从男孩到成熟战士的转变。影片不是一概而论地展现人物的闪光点,而是多维度地描绘人物贴近真实的一面。当梅生在战斗结束后寻找到散落的女儿的照片时连忙对着照片道歉这一幕,当战士冻死在路边形成冰雕后美军师长史密斯脱帽敬礼这一幕,当毛岸英返回司令部取地图被美军飞机轰炸这一幕,当战士在战场上中弹身亡这一幕,它们汇聚的动人画面都展现了大时代下无数小人物果敢与决绝的壮举所溢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众一心、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人物形象的立体化营造使人物更加贴近历史事实,观众也更能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胜利。

三、多线性的人物关系

电影以影像化的形式记录历史,透过一帧帧画面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物风貌。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影片《长津湖》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基础上,并未将人物形象的塑造过于夸大和过于观念化,而是立足于真实的历史背景,在现实事实和艺术加工的区间内进行合乎情理的虚构。影片对人性的刻画,不局限于中国人民志愿军,而且也真实地塑造了美军的形象。影片在人物关系的建构上主要从敌我关系、亲属关系、上下级关系、战友关系等方面加以设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紧张,国内百废待兴,且与美军处于敌对关系,这便是《长津湖》的故事背景。梅生不舍与上海家人分别的亲属关系,伍千里回家探亲与住在船上的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伍万里与伍千里之间相互保护的兄弟关系、雷排长与伍千里之间既是战友又是兄长的复杂关系、梅生与伍千里之间的战友关系、毛主席与彭老总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以及毛主席与毛岸英之间的父子关系等交织其间。这些人物关系都围绕着“保家卫国”的信念逐次展开。伍千里在战场上的硬汉形象在伍万里面前变成担心弟弟安全、温饱的铁汉柔情形象,这种人物的内外反差感,增强了人物的叙事张力;梅生作为指导员不仅在战场上勇猛杀敌,而且巧妙地运用了其文化人的身份刻画他学英语的形象,改变了传统战争片的一以贯之的严肃风格,片中梅生和战友聊“圣诞快乐”的英语中文表达的细节也增强了战争片的趣味性;三营长谈子为被誉为“打不死的英雄”,当伍万里对其表示崇拜时,谈子为提到牺牲的战士同样是令人敬佩的英雄,这刻画了生命的宝贵和誓死维护和平的爱国主义精神。片中提到大量的志愿军战士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雪地里穿着薄衣、啃冻土豆甚而被活活冻死的事迹——这些默默无闻的牺牲者为抗美援朝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正是这种忘我牺牲的英勇精神,长津湖战役创造了包括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猎猎战绩。

《长津湖》围绕复杂的人物关系构建起故事框架并深挖电影的主题。基于此,人物关系才能有效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人物关系设定、角色性格及其心路历程也得以逐步完善,并凸显故事主角。该片的人物设计谈不上戏剧化,但足够真诚动人,在每组人物关系上都有战争元素的融入及战后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人物关系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实际上,战场比拼的并非绝对的力量悬殊,关键靠的是人物之间相互帮助、配合及参与者强大的必胜信念。《长津湖》的不少场景中的人物关系都体现了志愿军顽强抗敌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这些人物在多线性的人物关系中不是单一刻板的“脸谱”,而是生动鲜明的形象。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片中展现的保家卫国的志愿军形象在人物塑造上都体现出战場上的英勇果敢和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真实的有机统一。

回溯历史,近年国产战争题材电影层出不穷,但有些影片的人物塑造过于简单,符号化的人物形象往往难以引起观众的广泛关注。《长津湖》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冰山一角呈现在银幕上,展现出上世纪革命先烈用牺牲换来和平的愿景。电影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完成度是值得称赞的,意味着人物塑造对影片的情节走向、情感把握、艺术化表达都能起促进作用。在本质层面上,《长津湖》的人物塑造不仅对其它国产战争影片塑造典型形象具有借鉴意义,对传统叙事结构于国产电影创作实践中的创新性发展亦有着重要作用。概言之,战争电影《长津湖》是一部兼具艺术感染力和商业价值的电影精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之间达到了平衡,而这也是该片掀起广泛观影热潮的关键因素之一。

猜你喜欢
长津湖人物形象战争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看电影《长津湖》有感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破40亿元系列总票房97.75亿元
《长津湖》创票房纪录后再拍续集
长津湖归来
象牙战争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战争催生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