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中软质与硬质施工分析

2021-11-16 08:11苏捷
花卉 2021年22期
关键词:硬质小品水体

苏捷

(广州城市置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1 风景园林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之分

1.1 软质景观

软质景观对应的施工是软质施工,软质景观最大的特征是自然属性明显,主要对应水体建设和植被种植管理等。软质景观的软指的是景观的呈现方式,是指景观随着时间和季节变化而呈现的不同特点。从视觉观感层面看,软质景观包括天空、水体、花草、树木等一切自然要素型的景观,会给人视觉的流动感,如水波的荡漾、光影的浮动等。软质景观在人们的视觉观察里是动态变化的。

1.2 硬质景观

硬质景观是相对于软质景观而言的,风景园林工程的硬质景观也有具体的事物表征,如道路铺设、桌椅布局、垃圾桶的设置、灯柱建设等,这些基础的设施都是园林景观中的硬质景观。分析硬质景观特点可以聚焦于价值功能。硬质景观虽然在观赏性方面不如软质景观,但更具实用性,如休闲广场可以让人休憩,路灯可以照明,安全设施可以起到安全防护作用。硬质景观的材料多为固定的、成型的,因此硬质景观多为静态的、不变的。

1.3 两者关系

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是相辅相成,相互协调的,虽然属性不同,功能差异明显,但两者都致力于营造优美的园林景色。在施工中既不能忽略软质景观施工,也不能忽略硬质景观施工,两者的协同,把握好两者施工的要点,才能实现两者景观效益的最大化。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无论是软质景观施工还是硬质景观施工,都必须要完善施工准备、加强施工技术、提高施工管理,按部就班地规范实施,才能够保证施工的效果,让两种不同的景观相得益彰,风格统一,使园林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

2 软质景观施工问题及对策

2.1 软质景观施工中的典型问题

对现阶段软质施工问题的梳理来看,典型的问题有以下三个:①软质景观施工中存在种植植物数量与设计不符的问题。设计人员在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中更关注最终的设计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轻视植物需求,如果施工中完全按照园林工程施工设计图种植植物可能会导致种植的不合时宜,实际的种植往往根据作业情况灵活调整,这使得设计效果与施工成果有出入。也不乏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对图纸分析不透彻,基于实际情况种植,赋予自己“决定权”,施工中较为随意,导致部分园林软质景观施工效果不理想;②幼苗期植被不满足设计。软质景观施工中所栽植的植物多为幼苗期植物,而设计中对应的是相对成熟的植株,部分建设单位也会基于成本把控的初衷首选经济性强的小乔木、小灌木,导致实际的施工效果与设计效果有较大的差异;③水体景观设计不合理。这集中表现为水质差、施工场所选择不当。一般水体景观的施工多选择地势较低的区域,如果在设计施工前没有详细了解园林结构、地形特点,设计施工盲目,很容易增加施工成本,也引发水体污染,影响水体景观的美观度,也加大后期维护难度。

2.2 软质景观施工的优化对策

(1)重视花草树木施工的前期勘查,做好设计规划工作。在前期勘查到位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植物的种植区域,明确植物的具体种植数量,协调好草本、乔木、花卉、灌木等植物的种植比例,并确保不同植物有适宜其生长的环境。要着力提升花草树木这一软质景观的美观度,在植物数量的分配上既要考虑成活率,也要考虑其生长空间的需求度,以植物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资源浪费,也以不同的植物组合实现园林景观层次感与错落感的打造。要考虑到不同植物间的制约影响作用,科学选择种植方法,规范种植。考虑到部分移植的植物在移植后还处于生长黄金期,植物高度、茂盛程度、体积都处于变化过程中,必须在植物移植前就做好规划,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特点,提前为其预留生长空间,保证景观效应,也方便后期植物的修剪维护。以乔木植物为例,种植时多为幼苗期植物,要确保施工时严格把控种植密度,使其有充足的关照和水分支持,从而能有效生长。

(2)做好水体景观施工,建议水体景观施工对应阶梯状的施工场地,这样可以保证雨量少的季节也有一定的水量做补充。要合理规划水体景观的施工地形,切忌大范围改变地形,必须要协调好水体景观与原有地形的关系,让两者相互利用,既能节约施工成本,也不会破坏地域结构。水体景观施工中也要重视后期的管理,对水体景观的水量和水质进行动态跟踪,及时清理水面的杂物,针对污染的水质及时更换水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3 硬质景观施工问题及对策

3.1 硬质景观施工中的典型问题

当前风景园林施工中硬质景观施工中也存在部分问题,如部分园林硬质景观道路铺装材料选择不当,影响最终的铺装效果,且导致园林整体风格不统一,后续施工难度和风险加大。园林硬质景观施工中部分材料采购人员不严格执行图纸要求,材料采购随意或者以次充好,无法达到预期的道路铺设效果。部分设计人员缺乏对园林施工现场的调查,在图纸设计时偏重个人主观意见,导致道路铺装材料与实际景观建设产生冲突。再如场地土方填挖量与设计不符,在一些有广场、建筑小品设计项目的风景园林工程中特别明显,因为位置地形有较大的高度差,会导致场地土方填挖量不符合设计标准。再如小品设施施工效果差。建筑小品作为园林景观中的点缀,设计合理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设计不合理则画蛇添足。在实际的园林施工中没有结合园林整体的施工效果来安排小品,加上部分小品设施设计时没有模板,导致制作出的小品模型与设计模型有较大的差异,也会影响到最终的施工效果。

3.2 硬质景观施工的优化对策

道路铺装材料选择不当的问题应由施工人员去详细解读设计图纸,深入市场了解不同的铺装材料性能,广泛筛选,保证施工所用到的道路铺装材料性能优良,如,持久耐磨、防滑美观、透水性好且性价比高,园林景观设计中道路铺装的初衷是让人们通行更方便,打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只有科学选择铺装材料,规范铺装,体现人本原则,才能确保园林景观施工中道路铺设取得理想效果。

场地土方填挖量与设计不符的问题需要让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进行技术交底,及时调整现场土方填挖量。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来看,会更换场地或者用其他的硬质景观来代替设计景观以解决土方填挖量与设计不符的问题,但这种处理方式会破坏园林景观的整体美观性,因此建议在成本控制允许的范围内多方沟通进行综合性调整处理。

小品设施施工效果差的问题可以让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在市场中寻找与设计图纸中所对应设计风格的小品设施、设计内容接近的小品进行二次加工,既规避了施工模板制作不佳引发的差异风险,也能使园林景观保持和谐统一的风格,提升景观小品设施的品味。

4 BIM 技术支持下软质施工与硬质施工的统筹管控

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引入BIM 技术可以实现施工各要素的统筹分析,让软质施工与硬质施工形成协调统一,推出更佳的风景园林设计。使用BIM 技术可以对软硬质施工图纸进行复核,支持三维模型的碰撞检查,施工人员对作业情况、设计意图有准确的理解,避免施工与设计图纸不对应。BIM 技术支持信息化模型的建构,项目施工方案与项目施工进度可以进行动态化的模拟呈现,软硬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一目了然地展示出来,指导施工人员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及时调整。BIM 技术对应的工程算量功能也支持建筑施工中的算量,特别是支持硬质景观施工中土方填挖量的精准计算。BIM 模型有分区功能,让项目施工材料与景观小品等一次运输到位,施工进度和质量更有保障。

例如在水榭施工管理中使用BIM 技术可以将水榭的CAD图纸导入到BIM 软件中,查看水榭各部位构件搭接的合理性。而BIM 支持建构可360 度翻转的水榭模型,可以让施工人员及时查看建筑施工是否存在结构性的错误。立体模型的生成也使施工人员在设计阶段就能看到后期施工完成之后成品的设计美观性,在前期就不合理之处及时修正。水榭的各部位精准的数据信息又给后期估算设计成本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具体的某风景园林工程中水榭立面图和BIM 技术支持下的三维立体模型图见图1。

图1 水榭立面图和立体模型

5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因为软硬质施工关系处理不当引发的施工风险较为常见,在施工中过于关注软质建设,而导致硬质建设作为软质建设的点缀,起不到协调辅助的建设作用。而在施工中也因为硬质施工投入过大,导致软质施工特色不足,人工干预较多,园林设计缺乏美感。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协调好两者的比例关系,就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经验来看,应软质施工为主,硬质施工为辅,在硬质施工建设中也要根据软质施工的动态变化特征去合理地更改调整或者优化设计,以取得软硬质协同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硬质小品水体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临宋人小品》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GB/T 34611—2017《硬质聚氨酯喷涂聚乙烯缠绕预制直埋保温管》录播宣贯
园林景观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探讨
集束化护理在全麻硬质气管镜介入手术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信息时代城市硬质地面追踪警犬实战及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