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策略

2021-11-16 12:09胡荻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5期
关键词:国考职业道德思政

胡荻

[摘           要]  自“教师资格证”(以下简称“国考”)改革之后,师范专业学生并不能一毕业就拿到教师资格证,而需要经过笔试和面试两部分考试,成绩合格方可成为合格教师。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国考”中综合素质各模块考题的联系,得出思政在“国考”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结论,进一步分析如何提高学生在“国考”中将思政教育与考试内容相结合的策略,帮助学生梳理考点,最终顺利通过考试。

[关    键   词]  “国考”;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5-0070-02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综合素质”之联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

从2013年至今,在“国考”综合素质真题中研究发现,不论是教育观、职业道德还是写作等模块,许多题目都将思政融入其中。如2021年的综合素质真题中有这样一题:果果的妈妈给王老师送去一袋家乡特产,请王老师多关照果果。王老师婉言谢绝,并表明照顾好每一个孩子是自己的责任。下列说法与对王老师做法的评价不符的是(    )。A.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B.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C.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感。D.一丝一粒,我之名节。这道题考查的是职业道德中的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指的是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这道题目正是需要学生判断为人师表的定义并作出正确选择,而为人师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之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写作

笔者经过研究发现自2013年以来,在综合素质的写作模块中,考题由最初的半命题作文逐渐演变为话题作文,而话题作文的内容也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逐渐过渡为将思想政治、形势与政策、时事政治等内容贯穿于材料作文中。如2015年下半年的作文题目为: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香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儿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坏处啦?”张伯苓面对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叫工友将自己所有的烟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这位同学共同戒烟。”果然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这段材料作文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可以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等方面展开论述并进行写作。而近年来随着思政融入课堂观念的提出,材料作文中出现的话题也逐渐向思政方向靠拢,因此需要学生紧跟时代步伐,时刻关心时事政治,在写作的时候具有全局意识和大局观,能真正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2021年上半年的写作材料为:

材料一:一位擅长画荷花的艺术家说:“画荷花不一定非整天拿着笔在池边写生,而应该静坐在荷花旁欣赏,看风中的荷、雨中的荷,夏天的盛荷、秋天的老荷、冬天的残荷,久而久之,你已经不知什么是我,什么是荷,从而融入其中,摊开纸,自然满眼荷花,四季的烟雨一齐涌上,还怕荷花不生动吗?”

材料二: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说: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这则材料经过分析得出如下论点: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胸有成竹;人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有了理想信念经过不懈努力最终都可以成功。而从提炼的观点中加以深刻思考就会发现,材料与“四有”好老师中的“有理想信念”的观点相一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展开论述,如“四有好老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十项行为准则”“立德树人”“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让材料作文的观点更明晰、内容更深刻。

二、提升“国考”中思政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挖掘“国考”考题中的思政元素

以往对“国考”的考题研究,多数集中在题型分析、答题技巧、分值分布等方面,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元素在“国考”中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本意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人格的培养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国考”背景下,体现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理念与职业道德。只有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方法得当、目标明确。而教师职业道德又包含以下六条: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这六条是教师的行为规范,同时也将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加以区别,由于教师具有示范性,因此不同于其他职业,更需要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身。

除客观题之外,在材料分析题中也体现了思政元素。材料分析题在“国考”中比重达到三分之一左右,三道材料分析题中有两道分别考查学生的职业理念与职业道德,要求学生首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与职业道德,再回归材料进行分析。而在“国考”的写作中,更将思政元素和写作进行融合。结合近几年小教、幼教的“国考”写作材料,考点有立德树人、开拓创新、乐于奉献、坚持梦想等,也迎合了“思政一体化”的要求。

(二)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国考”相结合

1.各科教师协力助考

自“国考”改革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面临考试与就业的双重压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将“国考”作为教学的重点渗入教学内容中。以《大学语文》为例,本是以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文学素养为教学目标之一,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会将“国考”中的文化素养部分,包括中国文学史常识、儿童文学等内容穿插其中。“国考”考试范围广、内容多,单靠一门课的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并不容易取得良好效果,这时就需要多位教师共同协作,实现同课异构。如在讲授文学史的过程中,将中国科技史、世界史等内容融入其中,可让相关专业教师录制微课;思政课教师在教授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时,可让语文教师协助学生深入理解材料、分析材料,学会答题技巧。

2.帮助学生树立大局意识

在“国考”的辅导过程中,尤其是在材料作文的写作中,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材料的整体把握不到位,无法透彻理解材料;其次,学生始终以第一视角分析问题,站位不高,不能将自己定义为教育工作者,导致作文思想深度不足、内容单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理解材料、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词,再将关键词与教师职业相结合,联系近年来的社会热点话题与最新教育理念,从而把握材料核心,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同时学生应具备大局意识,找准站位。在考场上并不是学生的身份,而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在材料中要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对某一观点发表议论。

(三)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的前提是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具备扎实学识和理论基础。在大专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因此教师更应引领和带动学生,在信息飞速发展、阅读方式碎片化的时代去筛选和过滤信息,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和责任心。作为教师,要随时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际行动都能按照师德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内容多而杂,除教育学、心理学相关课程之外,专业技能课也需要大量时间,课程设置虽紧张,但思政教育不能放松。除开设专门的思政相关课程之外,各科任课教师都应在教学中将思政教育、德育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之本,加强思政教育,将思政与“国考”相结合,不仅丰富了现有的教学方式,还提升了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思政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帮助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合格教师、在考试中筛选合格教师,同时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力帮助,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我国的基础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承宇.教师资格“國考”视角下地方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困境及解决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8).

[2]侯宏皎.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7).

[3]张扬.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0(6).

[4]高天霞.论“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列开“大学语文”的必要性[J].汉字文化,2019(11).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国考职业道德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