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新人才

2021-11-16 21:57朱永新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1年11期
关键词:总书记青春青少年

朱永新

作为父母,了解我们的时代和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能一蹴而就,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有一批“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的年轻人。

一代青少年也有一代青少年的际遇和机缘。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过程中,广大青少年学生“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现在在校的青少年学生,正是未来两个“十五年”的主力军。可以说,两个“十五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们的素质如何,取决于他们能否成为有爱国情怀、有远大理想、有健康体魄、有学习热情、有实干精神、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建设者。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号召,广大青年应该在为实现伟大目标的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对新时代的青少年提出了殷切期望。

综合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可以把新时代需要的新人才,概括为“六有”新人才:

既要有爱国情怀,又要有国际视野

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以及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种信仰、信心、信念,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爱国主义的精神。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他希望青少年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求青少年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爱国主义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装潢门面的标签,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要真正地“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同时,新时代新人才的爱国,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有国际视野的共同发展。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发表了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向世界描绘了一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美蓝图。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明确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随着新时代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随着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意味着中国将更加积极地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能够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新的选择,也意味着中国有可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方案。这三个意味着,同时也意味着新时代的新人才应该有国际视野,有国际对话与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2015年10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式贺词中指出,建立一个公平、包容、可持续的地球,是包括全球青年在内的每个人都要重视和担当的责任。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少年学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全球治理中肩负的责任担当,不断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学习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本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既要有青春梦想,又要有实干精神

梦想,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美好期望。法国作家雨果曾經说过,一个适逢其时的梦想,其力量胜过任何强大的军队。梦想,更是青少年前行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党的十九大描绘的梦想蓝图,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个梦想,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勉励青少年要有青春梦想。2013年5月4日,他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要“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青少年有梦,则国有梦。青春梦想是最伟大的梦想,青少年梦想成真,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所以,青少年学生应该把自己的个人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才能为自己寻找到清晰的人生方向,增添前行的不竭力量。

实干精神是青春梦想的最佳拍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的这句话,已经成为风靡全国的流行语。这也是他对于青少年的殷切希望。

他多次用古人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等名言警句来勉励青少年做知行合一的实干家。

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北大学子说:“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

他指出,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他希望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闯出一片天地,成就一番事业。

他告诫青少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他也鼓励青少年学会正确面对各种困难,希望青少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青少年是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也是容易沉醉空想而眼高手低、缺少实干精神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不仅是及时的提醒,也是他多年的人生体验,值得新时代的青少年认真借鉴,防患未然。

既要有健康体魄,又要有学习热情

身体素质是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健康的体魄必然一事无成。60年前,清华大学喊出了“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响亮口号,激励了无数清华学子锻炼身体,养成了强身健体的良好习惯。作为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习近平总书记也是深得其要义,多次强调青少年需要有健康的体魄。

2014年8月15日,他在南京看望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

2015年1月12日,他在同200余名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也讲述了自己的经验教训:“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干。后来最后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希望学员们加强锻炼,有健康的体魄。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话语虽然是针对运动员和县委书记说的,但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命只有一次,让生命拥有健康的活力,学习才有效率,工作才有干劲,梦想才能实现。

学习热情是成长的起点。学习是指人们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习也是让人拥有智慧最重要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非常重视,“学习”是他和青少年交流时使用频度最高的词汇。2013年五四青年节,他语重心长地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谆谆告诫青少年学生:“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出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希望广大青年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

习近平总书记自己就是勤于学习的楷模。他曾经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生活:“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2014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曾经深情地列举了11位俄罗斯作家的名字:“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时表示,“读法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史的书籍,让我丰富了对人类社会政治演进规律的思考;读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圣西门、傅立叶、萨特等人的著作,让我加深了对思想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作用的认识;读蒙田、拉封丹、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福楼拜、小仲马、莫泊桑、罗曼·罗兰等人的著作,让我增加了对人类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触。”读书学习,已经成为他的生活方式。

大中小學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段,拥有学习的热情,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仅向书本学习,而且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应该是新时代新人才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少年的殷切希望,也是新时代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成为新时代的新人才,应该成为当下青少年的自觉追求。培育新时代的新人才,是新时代赋予包括全体父母在内的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总书记青春青少年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时局图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