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文靠“土味”出海

2021-11-17 07:08许伟
电脑报 2021年43期
关键词:土味网文网络文学

许伟

直译的网文,降低了原作“神格”?

逐渐覆盖东南亚、东北亚、北美、欧洲、非洲等全球大部分区域的中国网文,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

据《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增速为145%,海外市场规模达11.3亿元;用户规模增速160.4%,达8316.1万人。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仍将翻倍增长。

其中,一些热门题材不仅在国内经久不衰,还让许多外国人看得如痴如醉。比如《Her Bossy Yet Naive CEO》(中文原名《溺爱鲜妻:隐婚老公放肆宠》)、《Full Marks Hidden Marriage:Pick Up a Son, Get a Free Husband》(中文原名《隐婚100分:惹火娇妻嫁一送一》)等女频霸总文;《A Dish Best Served Cold》(中文原名《一世豪婿》)、《Billionaire God of war》(中文原名《豪门战神》)等男频赘婿文……

阅文集团、腾讯影业CEO程武认为,正如全世界观众通过好莱坞大片认识纽约的繁华、通过韩剧感受首尔的潮流,“网络文学通过丰富的题材和强烈的互动属性,让海外读者也认识到中国的文化根基、发展速度和特殊的人文风貌。”

当然,从上述出海网文的译名就能看出,为了辅助海外读者认识并理解来自中国的故事,这些作品的英文篇名直接将全文主线的重點标注了出来,这使得那些对中国文化内涵并不具备多少认知的海外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这些故事到底在讲些什么。

这也是题材带来的先天优势。总裁文和赘婿文的故事内核,一个是霸总的爱情故事,一个是赘婿的奋斗经历,即使是中文直译,也不用过多担心外国人能否理解。

毕竟,即使将某些极具文化历史意蕴的霸总名称,译为烂大街的外国名Jack,也不影响海外读者体会同处现代社会,其与女主角分分合合的爱恨纠葛,脱离中国的文化氛围,读者也能看懂。在这种情况下,人物的个人魅力与故事的起承转合才是支撑读者持续追更的深层因素。

若是牵扯到玄幻、魔幻等更受海外追捧的题材时,区别于《权利的游戏》《哈利波特》等海外本土作品,中国文化赋予了中国玄幻题材网文更加奇特与庞大的世界观,这使其文本和故事更具魅力。但中国独特文化场景下自然衍生的太极八卦、阴阳五行等文化名词,外国人只有在理解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才能读懂它所指代的具体含义,也才知道是什么在吸引自己阅读下去。

以《Coiling Dragon》(中文原名《盘龙》)、《Fights Break Sphere》(中文原名《斗破苍穹》)等男频玄幻文为例,可以看出都是简单粗暴的直译——“绕成螺旋的龙”以及“打架打破了天”。将英文篇名翻译转换回来,原作“神格”一下子就降了调。

对此,据起点国际的海外译者CKtalon所说,他们在翻译时会随时整理小说中的专有名词,并由此建立了一个词汇库,“通过网文翻译,中国的道教、仙界、武侠术语有了自己的英文‘词典。”不过,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谁看小说消遣时会拿着一本字典时刻翻看相关名词解释?

不难看出,在网文出海已成行业共识的情况下,翻译才是快速弥合海内外文化差异的关键,而这也将最终决定国内网文企业能否靠出海作品俘获更多海外读者,从而获得更大的海外市场份额。

海外读者除作品情节外,最看重翻译质量(图源:智研咨询)

转为生态出海能冲破翻译桎梏?

如果稍加观察,翻译问题可以说贯穿着网文出海行业的整个发展历程。

在网文出海最早的1.0时代,国内的原创内容主要靠部分少数群体(海外网络文学爱好者)为爱发电,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无偿翻译后,再将其投放到海外的网文阅读平台上,但总体量少且频率低,还谈不上有多大的影响力。

到了2.0时代,阅文、掌阅等网文企业亲自下场,他们组织专业翻译人员或机构进行翻译,批量对外输出网文作品。

出海平台数量增长,市场持续加热

单纯依靠人工翻译,人工成本高企和翻译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短时间却很难得到有效解决。推文科技CEO童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比普通小说15万到20万字的体量,一些网文小说非常长,短的都有300万字,长的直奔800万字、1000万字,若按照平均两三百万字计算,单是翻译成本就有60万到80万元,还不包括审校、管理等费用。”

在这一时期,出海作品受限于高成本和低效率,依然没能激起太大的水花。因此,网文出海来到了人工智能翻译大显身手的3.0时代,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降本增效。不过AI虽然提高了效率,却仍不能借其技术“量产”被外国市场认可的出海作品。

更重要的是,AI翻译虽然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实现语言的迁移,但始终不能完美消除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这些网文企业开始意识到,语言的隔阂始终是桎梏网文实现规模化输出的最大痛点。既然如此,它们顺势开启了本土原创的4.0时代,由当地人来创作相关作品。

内容出海自然而然转变为了生态出海。即从在自有平台上输出国内头部作品的海外版,变成搭建“创作—运营—消费”全链条的原创网络文学生态后,吸引海外创作者生产作品并从中获益,以向海外输出网文产业生态。

总体而言,由国内厂商在海外创建的网文生态还处于比较早期的发展阶段,能否解决困扰网文出海行业多年的翻译问题,需要在未来确认。

海外市场成了消解竞争压力的最佳渠道

从前文来看,网文出海一直都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发展之路,那为什么国内网文企业还要争相布局海外市场?

这就要将视线转回这些出海企业的基本盘国内市场了。

国内网文行业从内容的野蛮生长,到移动阅读基地时代,再到阅文收购盛大文学、掌阅崛起、新媒体网文兴起,最后到现在的腾讯、字节、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都在涉足……经过二十多年的厮杀,处于红海竞争状态的国内网文市场,早已触碰到了行业天花板。

即使是在2017年于中国香港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阅文集团,订阅收入增长的放缓和IP市场的冷却,也给这位行业龙头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2021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期间公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亿,占网民整体的46.5%。综合近年数据可以发现,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增速放缓。

虽然近年来,免费阅读应用数量和内容质量的显著提高,有效提升了用户黏性,提升了网络文学的用户渗透率。但2020年新增用户主要来自免费阅读的带动,免费阅读用户规模同比增长22%,致使付费阅读用户规模同步减少。

这让网文企业倍感无奈。尽管按照纵横文学高级副总裁许斌的说法,“随着各链条的一一打通,现在成功的网络文学作品已经形成了影视、游戏、动漫、有声等多种改编的集群式互动。”

也就是说,变现模式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但现实情况是,订阅付费依旧是网络文学盈利的主要模式,2020年订阅付费营收占比为74.1%。

以上种种无不在说明,经过20余年高速发展,网络文学已进入平稳发展期,外部遭遇音视频等其他网络文化产品的冲击,内部面临类型固化、精品率不高等问题,网络文学需要找到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径。

疫情的冲击无疑引燃了全球泛娱乐应用的新一轮爆发增长,网文出海行业作为泛娱乐出海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刚好赶上了这个新机遇与新挑战并发的关键时刻。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即使盘踞着Google Books、Apple Books、Kobo等跨国巨头,但来自中国这样极具“异域风情”的文学产品,天然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这一点从《鬼吹灯》《全职高手》等作品,一经出海就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馈就能看出来,好的作品总能輕易撬开用户的心门。

或许执着于出海的网文企业心知肚明,这是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收益的长投项目,但它值得一试。

猜你喜欢
土味网文网络文学
调查
土味情话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现代生活的“桃花源”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现代生活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