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
——以宿州学院为例

2021-11-18 07:03胡杰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宿州田径学院

胡杰

(宿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引言

田径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田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增强学生的体质都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1]。但是近几年,田径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与文件要求产生了偏差,高校田径普修课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设置已经落后于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这就直接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率整体不高,宿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招生人数逐年递减,由最初的220 人缩减为目前的110 人,数量上整整减少一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就业的影响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如高校对田径课程的重视降低、田径课程教学过程枯燥、社会需求降低、大学生对田径课程认识的偏差、教学形式的单一化、田径课程考核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差异考核分类等[2],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使得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田径的主体地位逐步被边缘化,鉴于此田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研究对象

皖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查阅田径改革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本研究的研究现状与动态,寻求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对相关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根据研究需要,充分吸收、借鉴了相关研究成果。

(二)访谈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就田径改革有关的问题通过电话和邮件的方法对田径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进行访谈,请他们就这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看法和指导性建议,来获得详细的研究资料。

(三)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一些材料和数据,运用Excel 软件来进行整理分析,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数据资料。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宿州学院田径课教学现状

1.宿州学院田径课教学目标

宿州学院田径普修课教学目标:结合田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教育事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任课教师的身教、言教、培养学生具有作风正派、为人师表、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情操以及勤学苦练、顽强拼搏的精神;全面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较系统地掌握田径运动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教学技能;基本具备从事田径教学、运动训练、组织田径运动会、担任田径裁判、画田径场地和进行田径运动科学研究的能力。

从以上的内容不难看出,宿州学院田径课教学目标比较注重从思想上培养学生,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学生的道德败坏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可以看出,宿州学院田径课教育理念总体方向是正确的,培养正确的三观,是教育的根本。鉴于目前社会上曝光的许多教师队伍的负面影响,因此,田径教师必须做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榜样,才能教育好下一代;其次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学好各项技术的基础,良好的体能也是技术学习中避免受伤的保证,素质基础打牢才能事半功倍;理论和技术的学习不但要求顺利达标,还要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此外,还要具备教授学生的技能、做一个能带学生参加比赛的有经验的教练以及掌握裁判的各项技能都是比较符合目前的主流目标。可以看出宿州学院田径课教学目标基本符合要求,但针对严苛的就业条件还需要进一步补充。

2.宿州学院田径课教学内容

由表1 可知,宿州学院田径课理论课主要有田径运动概述,跑、跳、投的技术原理,竞赛的组织和运动场地;技术课主要有短跑、蹲踞式跳远、背向滑步掷铅球、背越式跳高、110 米栏、标枪6 个项目。其中,短跑和跳远在第一学期介绍;铅球和跳高在第二学期介绍;跨栏和标枪在第三学期介绍。理论课按照相应的技术课时间段在阴雨天气安排。

表1 宿州学院体育学院田径课教学内容一览表

从以上内容来看,田径技术课偏竞技性,不适应当代的发展,特别是110 米栏和背越式跳高项目,都是技术比较复杂,学生容易受伤的项目,能否在使学生掌握技术的同时,对技术本身产生兴趣,克服受伤的恐惧,达到健身的目的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3.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表2 可知,宿州学院田径课教学方法理论课主要是集中讲解、视频教学和小组讨论,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在技术教学时,为了保证练习的密度必须分小班教学,而进行理论课学习时,合大班一起进行集中讲解比较便捷,不存在练习密度问题,特别是在分析技术动作时,要借助视频教学欣赏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精彩比赛,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分组进行讨论技术动作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技术课主要是常规的讲解法与示范法,遇到技术比较复杂,学生不易掌握的动作时,教师采取分解教学,降低技术难度,以利于学生掌握,当所有教学技术环节完成时,为了检验学生掌握技术程度,适当运用比赛法可强化动作,更好地动作定型。可以看出宿州学院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多样化,但从规范性和使用时机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表2 宿州学院体育学院田径课教学方法一览表

4.宿州学院田径课考核方式

宿州学院田径课考核方式较传统,是由平时成绩、达标成绩和技评成绩构成,即学期分数=(出勤率、作业、课堂表现)*30% +(达标50%+技评50%)*70%。其中平时成绩由出勤率、作业和课堂表现按4:4:2 构成;达标成绩按照成绩评分表对应的分数计算,但考虑到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原因,按照以下最低标准给平时刻苦练习的学生照顾;技评成绩由2~3 人组成的技评组进行。学生只有达到上表规定的达标成绩最低标准,方能进行技评。每人进行3 次试投或试跳(径赛项目酌情1~2次),取最好技评成绩。成绩按百分制计取,60 分以下为不及格,60~69 分为及格,70~79 分为中等,80~89 分为良好,90 分以上为优秀。

表3 宿州学院田径课达标成绩最低标准

(二)田径课教学改革策略

1.完善教学目标体系建设

兴趣方面要求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不受伤的基础上顺利完成学业,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保证具备教师、教练和裁判的各种能力条件下,注重体育理论素养的提高,进一步提升体育科研水平,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凝练体育学科核心素养[4]。

2.减少伤病,丰富教学内容属性

奥林匹克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强,而田径项目由于引入国内时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秉承着这个精神一直延续至今,但新时代要有新思想,不能一成不变地看问题,以前的偏竞技性的田径课程已经不适合现代的学生,不能用老观念来看待新的问题,对于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目前的主旋律就是国民健康,因此课程内容要有侧重性地向着健身性和趣味性改进。无论是小学、中学或是大学,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兴趣都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其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5]。经过访谈多位专家,决定把背越式跳高改为竞走,把110 米栏项目改为定向运动,减少这两项运动因技术复杂掌握不好产生的伤害,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利于毕业后开展健身和趣味性活动。其他四项由于在中学开展较为广泛,危险性较小,且容易掌握,予以保留。

3.增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理论课上要在保留原方法的基础上,多学科多维度地结合新的科研方法,大胆地尝试,科学地选取,为了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技术课要确保讲解和示范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分解法和完整法运用的时机,提高对诱导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使用率[6]。此外,在教师资源充沛的情况下,可为学生在跑、跳、投方面各配备专项田径教师一名进行授课,这样可以最优化地发挥田径教师的潜能,避免教师短板,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专业化。

4.多元化制定考核内容

以前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由平时成绩、达标成绩和技评成绩构成,改革后的方式把教练、裁判、教学、科研加入进去,弱化了达标和技评的比例,打破了唯考试为目的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评分比例构成为,平时成绩30%,(达标50%+技评50%)35%,(裁判20%+教练20%+辅助教学20%+秩序册20%+科研论文20%)35%。

(校内、外)裁判模块,学生主动与宿州市内的各学校联系,及时了解信息,发现有举办运动会赛事的学校,进行校外裁判实习,锻炼学生的临场执法能力,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予分数,理论上,学生至少要完成一次校内和校外裁判才能合格;教练指导模块,在平时上课注重教法和训练的传授,鼓励学生在校运会之前带学生训练,加强学生临场执教能力的培养,由各学院开证明,并进行评价,带出成绩给与加分;辅助教学模块,每次课抽出两个学生做教师的助教,协助教师完成常规教学活动,根据其课堂表现,由教师打分;秩序册模块,分小组编田径秩序册,根据最后出册的完整性、合理性和认真程度以小组为单位打分;田径论文模块,写一篇不少于3000 字关于田径方面的科研论文。

四、结语

田径课程作为体育教育学生的核心课程,不仅对体育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评价产生重大影响,还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7],而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已经远不能满足当代田

径课程的需要,打破田径教学的竞技性为指导教学模式,加入健身性和趣味性是大势所趋,对田径课程改革与重建,可以切实提升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的习惯。这也是当前形势下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只有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达到供和需的紧密结合,才能保证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才能确保健康中国2030 的宏伟目标能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宿州田径学院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宿州诗群小记
国控企业污染源的监控与监测研究
宿州市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五性”让学生爱上田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