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美术展览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导向作用

2021-11-18 07:03邱俊尉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画作中国画导向

邱俊尉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水平日益提升,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对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要求不断提高,如何能够更好地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能够对人的思想起到引领与启发作用的美术作品,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通过组织高质量的美术展览,能够将更多具有丰富内涵、良好思想与情感的作品展示给大众与中国画爱好者,以画作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传统优秀文化、现代社会发展之路启迪观赏者的智慧,促使人们受到启发,引起更多当代中国画艺术爱好者的共鸣,从而引领当代中国画的创作发展[1]。

一、美术展览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导向背景

(一)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中国画作品展”为背景分析

2019 年9 月26 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多家单位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正式开幕。根据本次展览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对其整体风貌、艺术特点、隐藏在画作之中的社会背景与时代因素等进行探索,可以发现:

1.入选作品作者呈现年轻化趋势。本次展览中,参选的作者大多是中青年人,其中存在大量年轻的院校毕业生。这些青年创作者们思想活跃、思维新颖、功底不俗,给大家职展示出来内涵丰富、富有积极情感的当代中国画美术作品。

2.参展的画作作品题材大部分是反映我国社会发展大方针与意志追求的。近两年,人们参与美术作品创作、赏析当代中国画,越发关注画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艺术创作中的民生需求与社会现象反馈。举例分析,本次展览中的当代中国画——《匠心筑梦——建设中的天眼》(如图一)是王顾宇、王艺两人创作的,题材选择了“天眼反射面单元吊装”为主题,目的在于弘扬国家重点工程——天眼,侧面表现出作者对这一工程中工匠们匠心筑梦敬业精神的肯定与敬佩。在本画作中,天眼位于“群山环抱的大窝凼洼地”中,两侧耸立山峰,四周山体连绵不绝,采用“线面结合,皴染结合”的手法绘制,既有传统中国画中的“层层积墨”,也有当代中国画中的“细线条勾勒”,画面的节奏韵律随着创作逐渐呈现出来。这幅画作富含吩咐创作理念,同时运用了大量复杂技法,比如:某些地方是使用喷壶喷染之后,趁湿淋写滴洒而成;而有的地方则是借用磙筒进行粘墨拓染,具有主题新颖、造型严谨、艺术理念积极向上、画面层次感十足的艺术特色[2]。

3.艺术语言形式创新性十足。纵观本次美术展览中的当代中国画作品,可以发现,无论是何种题材的画作,其艺术语言的表现手法各有不同,基本没有发现同质化的情况。创作者们纷纷根据自己的创作题材,对画面的构图与艺术表现进行探索,以工笔、水墨、晕染、现实主义等不同的手法进行创作。

(二)以“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为背景分析

根据新浪网报道,2020 年8 月28 日,由《中国美术报》主办的“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开幕,展览内容包括山水篇、人物篇、花鸟篇三个主题的专题展,展出了姜宝林、崔振宽、喻国玮、何加林等14 位艺术家的56 件作品。本次展览中,参展的人员年龄从“30后”到“70后”,兼具德高望重的画坛前辈、中流砥柱画坛中坚、积极进取的画坛新星。本次展览致力于更好地承担中国美术、中国画画坛的民族复兴历史责任,希望能够通过展览的方式呈现当代中国画创作现状与未来指向[3]。

二、基于背景探讨美术展览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导向作用

根据2019 年、2020 年这两项全国性大型中国画展览的举办情况、画作展示情况可以发现,当代中国画的创作理念、题材、表达情感等逐渐呈现出现代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作者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从社会发展前端角度选题,致力于以中国画体现中国事。这种站在时代发展前端的美术展览能够更多地展示画坛中坚力量的创作思想与倾向,能够向更多的人们呈现这些艺术理念,影响更多的大众、美术爱好者、新人画家等,对于今后我国当代中国画的创作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如下。

(一)对当代中国画创作主题的导向作用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当代中国画的创作者的创作环境愈发宽松,且各种美术展览展出活动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也激发了创作者的创作灵感,促使其将更多的现代元素融入当代美术中国画中。根据上述两项美术展览活动可以看出,不同方向的美术展览活动对于当代中国画的主题选择而言直接导向作用,在“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中国画作品展”中,展览活动的主要思想是“展示当代社会”、“弘扬社会主旋律”,这就导致本次参与展览的作品大多是能够直接反映现代社会生活、民生问题,且将不同的社会问题作为创作主题,比如:陈治和武欣的《尖峰食刻》,就是将“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主题,通过画作呈现当代都市后厨的一个角落。画面中的灰色色调、宽松构图与逼真的后厨人物,将后厨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在美术展览中,很多当代中国画作品也都充分满足了现代社会气息,能够让人们通过对画作的赏析感受其中正能量与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展示美术作品的同时引领更多的美术新人,促使其在今后的创作中更多的探索现实生活中的题材[4]。

(二)对当代中国画审美倾向的导向作用

前几年,传统中国画层出不穷,且画作创作中“以丑为美”的情况不断出现,作品内涵空洞、主题伤春悲秋毫无意义,这样的作品数量逐渐增多,对于中国当代中国画的创作发展而言不极为不利的。根据本次选择的这两次美术展览中,将中国画作为主要展示内容,人们能通过参与美术展览看到逐渐增强的当代中国画的分量感,促使更多的艺术工作者认识重视当代中国画的创作。通过组织类似“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中国画作品展”“高峰之路”等优质美术展览,能够将更多的当代中国画呈现于人们眼前,让人们直观看到当代中国画创作中对现代社会生活的侧面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响应,体会作者创作时的积极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通过大量展示优秀的当代中国画,能够逐渐弱化部分无意义传统中国画对画坛新人的影响,重新塑造画坛新人创作观念、调整与引导人民群众的中国画审美倾向。举例分析,《匠心筑梦——建设中的天眼》这幅画的呈现,能够进一步直观展示现代社会生活在“中国画”中的样子,让人们体会现代元素在画作中的艺术魅力,从而形成新的审美倾向,引导创作审美的健康发展。

(三)对当代中国画创作造型的导向作用

根据对这两次美术展览活动中当代中国画美术作品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发现,在大部分的当代中国画创作中,工笔形式占据主要地位,写意形式也逐渐增多,这与以往中国画创作中国的“大量抽象泼墨写意,少量现实工笔描述”的传统略有不同。当代中国画逐渐从“写神为主,营造不同意境,托物言志表达意愿”转变为“现实工笔写实,展现清晰画面,体现构造艺术之美”的趋势。这是由于通过多次展出之后,更多的创作者意识到“工艺更能够直接体现现代社会生活”“有助于直观表达情感与思想”的作用,且大量创作者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创作手法,将不同手法糅杂在一起,充分体现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造型美感。结合《匠心筑梦——建设中的天眼》画作,其中作者运用了工笔、墨染、拓染、喷染等不同的技法,体现了“线面结合,皴染结合”的创作造型理念。在展出之后,这种创作手法也会影响更多的当代中国画创作者,对其今后创作中的造型艺术起到导向与启迪的作用。

(四)对当代中国画艺术语言的导向作用

在美术展览中,有关人员对入展的当代中国画作品严格筛选,分别从艺术理念、情感表达、技巧手法、画面美感、画面语言等多个角度入手,严格挑选出优质画作。可以看出,在美术展览中展示的当代中国画作品,其具有明显的艺术语言特征。举例分析,《尖峰食刻》的画面中,灰色调的用色营造出冷色氛围,体现出后厨“干净”“整洁”的特征;画面中大量堆砌的食材与后厨整体环境形成良好的画面比例,促使画作的构图愈发饱满,而“后厨人员”脸上的神情生动形象,进一步增强了画作的现实感,淋漓尽致地呈现出后厨一角的风貌,以生动的艺术语言向人们传递“关注食品安全”的理念。美术展览中将大量这种不同艺术语言的作品展示出来,通过美术作品展示向创作者们传递不同的艺术思想、艺术审美价值,对创作者的创作艺术思想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其在以后的当代中国画美术创作中,能够不由自主地向展览中的画作水平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画作创作中的艺术语言运用能力,通过颜色、构图、细节处理、比例调整等不同的艺术语言诠释创作思想,映衬画作主题,进一步提升当代中国画的艺术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本地对两项美术展览及其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具有健康积极精神力量的展览作品对于美术爱好者、当代画家与大众而言均具有较强的启迪与引导作用,对于当代中国画的创作发展而言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优质的美术展览能够展出大量艺术内涵丰富、情感积极向上、反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国画作品,能够进一步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主题、审美、造型、艺术语言、画家创作心态等造成影响,起到较强的导向作用,促使画家在创作时能够主动迎合美术展的展出方向,以画作响应艺术理念。这也可以看出美术展对于我国当代中国画创作不可替代的正向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画作中国画导向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中国画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远方》中国画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行走的时髦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