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2021-11-18 22:12赵丽红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脑出血

赵丽红

【摘 要】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58例,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分组应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双侧肢体周径差、血流流变指标、凝血指标。结果:实验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20.69%,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双侧肢体周径差比较,膝上周径差相当(P>0.05),膝下周径差实验组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aPTT、PT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LT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患者血流流变指标及凝血指标,护理应用价值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血流流变指标;凝血指标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为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患者血压剧烈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导致,起病急、进展快,多数患者发病前均无典型症状和前驱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肢体乏力情况,发病后数分钟病情进展到高峰,病情严重程度与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患者全身情况有关联[1]。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治疗需要同时进行功能恢复和降低出血损害,治疗重点是对出血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采取药物、手术等方式降低颅内压,预防血肿扩大[2]。有研究指出[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活动受限、手术、麻醉药物、自身血脂水平、血液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整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患者致残和病死率。为此,需要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秉承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汇总并分析可能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预后[4]。本研究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58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48岁~84岁,平均年龄(72.45±5.25)岁,发病时间1h~6h,平均时间(3.25±0.52)h。实验组,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齡47岁~84岁,平均年龄(73.45±5.21)岁,发病时间1h~6h,平均时间(3.18±0.61)h。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接受颅脑CT、MRI等检查后确诊为脑出血,且有高血压病史;②GCS评分>12分;③脑出血量15ml~40ml;④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自愿接受手术治疗;⑤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外伤或其他因素导致颅内出血;③凝血功能障碍;④治疗无效死亡病例。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情,并解释说明手术方案,特别强调手术操作、风险、护理要点等,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术前检查,给予严密、持续的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有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手术相关问题,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手术过程中与医生密切配合,顺利完成手术,减少患者手术应激反应。术后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结果,并嘱咐其注意饮食和护理,遵医嘱为患者合理用药,急需监测生命体征。

1.2.2 实验组 本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护理操作包括:(1)对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准确评估,掌握可能引起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例如不良饮食习惯、运动量少、手术创伤、麻醉影响等,制定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2)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被动活动,将患者下肢抬高30°,反复活动,并对下肢肌肉软组织和关节进行按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肢体屈曲和关节旋转活动。(3)静脉穿刺操作尽量避开患者患肢,并做好穿刺针、管道护理,保持固定良好,注意渗液和感染等。(4)指导患者健康饮食,嘱咐患者清淡饮食,以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为主,减少油脂、盐分、糖分摄入,多吃新鲜瓜果蔬菜。(5)为患者使用加压弹力袜,并利用重启加压装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1.3 观察指标

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②双侧肢体周径差:每天对患者双侧肢体周径进行测量并记录;③血流流变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④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APTT)、血浆凝血酶原测定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1例,概率3.45%(1/29),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6例,概率20.69%(6/29),差异显著(2χ=4.061,P=0.043)。

2.2 两组患者双侧肢体周径差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膝上肢体周径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膝下肢体周径差比较实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

猜你喜欢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脑出血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