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信息技术融合,让小学生深度阅读古典名著

2021-11-18 10:47范嫦娥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9期
关键词:古典名著深度阅读融合

范嫦娥

【摘要】在信息化大时代背景下,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古典名著的阅读中,融合多种信息技术,如,“钉钉”布置作业、批阅作业,希沃白板5制作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课件,问卷星检测知识,班级优化大师小程序进行评价,思维导图进行主题阅读等,以达到深度阅读的目的。

【关键词】多种信息技术;融合;深度阅读;古典名著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多学生和成年人一样,更习惯快餐化、碎片化、可视化的阅读,对经典名著阅读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沉下来、钻进去深度阅读。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尝试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探索阅读方法,以达到深度阅读的目的。下面,笔者以《三国演义》原著导读为例,阐述笔者在这一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借助网络平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认知过程总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对古典名著,由于其人物众多,文白夹杂等特点,学生会产生畏难的心理,从而抗拒阅读。如何排除学生们的畏难心理呢?笔者在上《三国演义》导读课的时候,首先播放从网上下载的《三国演义》片头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影视片段,恢弘壮观的战争场面,雄浑嘹亮的歌声一下子让学生穿越到三国古战场。接着插入精彩片段《温酒斩华雄》,让学生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然后出示原著中《温酒斩华雄》的片段描写,引导学生欣赏原著。欣赏作者侧面烘托,思考文段中的留白——关羽斩华雄的过程,让学生去想象、感受原著精湛的写作技巧。学生初步领悟到看原著的乐趣。

二、手机播放评书,降低阅读难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往下读的欲望

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保持长久。对于大部头的古典名著,要学生始终保持兴趣往下读是有一定难度的。况且“十个手指有长短”,学生的阅读水平不同,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很难持续阅读。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利用学生午睡前的时间,用手机酷我K歌里的评书软件,播放名家袁阔成的评书。通过连接蓝牙音箱,让学生睡前安静地听一段评书,然后再布置学生回家读原著。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就容易读懂了。对于优生,笔者则鼓励他们通读全文,然后比较原著和评书有什么不同,感受名家对原著的解读。学生们读懂后,笔者再鼓励学生学着袁阔成评书家那样,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这样不但降低了阅读的难度,还实现了知识的输入和输出。

三、利用“钉钉”软件,进行名著阅读打卡和线上“名著阅读分享”教学

学生的自觉性培养需要有一定的监督手段。以往,我们布置学生回家阅读,基本上流于形式,学生回家没有落到实处。在寒假期间,我们统一购买了四大名著“青少版无障碍阅读”,让学生在寒假期间阅读,为开学后教学原著作铺垫。笔者利用“钉钉”软件,规划好读书计划,设计好导读单,发布读书打卡活动,并要求学生提交作业。作业的形式多样:摘抄朗讀精彩片段,讲精彩故事,通过上传照片、音频、视频进行监督。同时,笔者在批阅的时候予以鼓励,评价优秀作业,分享到“钉钉”学习群。学生们很有成就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

在学生阅读完整本书后,笔者及时利用“钉钉”进行线上《三国演义》阅读分享教学。每次线上教学,笔者都会抛出一个发散性思维问题。例如,你如何看待吕布因为顾及家而错失良机?笔者鼓励家长参与进来,一来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二来可以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喜悦,见证学生的成长。很多家长喜欢和孩子一起线上上课 ,一起讨论问题,他们站在家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性培养。

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主题式阅读,直指深度阅读靶心

对于一些知识点,学生总是记不住或者记得快也忘得快,逻辑混乱。学生没有深度阅读,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阅读力低下。思维导图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思维导图由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创建,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在美国课堂上,教师广泛地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们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写作能力,开启学生大脑的无限潜力。

在古典名著阅读中,笔者先教学生认识思维导图,给学生们介绍思维导图的模板软件,然后设计多个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主题让学生去探究学习,并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来呈现学习成果。

比较浅层次的主题,厘清脉络。《三国演义》的内容分成五大部分: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学生以每个部分中的大事为一个主题,对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梳理。例如,梳理“赤壁之战”的前因后果。

深层次的主题如下:

1.对人物形象进行探究。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可借助思维导图,对人物形象进行探究。《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形象比较鲜明的有刘备、张飞、诸葛亮、关羽、曹操、周瑜、赵云等。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人物,进行探究学习。

2.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因。了解天时、地利、人和对战役结果的决定性影响。

3.研究“拥刘反曹”。从作者角度去探究学习。笔者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探究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探索“拥刘反曹”的原因;从作品回目中对曹操称呼的变化以及曹操关于疑冢的遗嘱,去探索“拥刘反曹”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

4.探究“家国”情怀。笔者引导学生探究“家国”这一主题。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探究刘备、曹操、袁绍、吕布这几位英雄人物在对待家与国问题上的不同表现,进而了解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学生明白,要实现人生的终极目标,必须要学会正确地取舍,有舍小家顾大家的博大胸怀。

5.探究“人与“神”。《三国演义》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可是,他也有用人失察的时候,他愚忠于扶不起的“阿斗”。曹操奸绝,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是曹操爱才、惜才。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去探究诸葛亮和曹操人性的另一面。

6.探究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中的曹操,理解作者的时代局限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除了以上的信息技术手段,笔者还利用希沃白板5软件,高效地进行名著阅读指导的备课和做课件;利用问卷星小程序,对名著阅读效果进行检测;快速高效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对名著阅读的个人和小组进行评价。通过以上多种信息技术的融合,达到指导学生深度阅读的目的。

责任编辑  林百达

猜你喜欢
古典名著深度阅读融合
项目驱动,让古典名著更具生命力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阅读古典名著在中心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作用
论阅读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戴着镣铐起舞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