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双减契机提高农村初中班级德育质效

2021-11-18 02:09陈怡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1期
关键词:初中班级双减德育

陈怡

摘要:推行了多年的“双减”近日真正落地。对农村初中的班级德育来说,“双减”所带来的关键变化或机遇,就是时间。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德育需求——学生放学后留校和校外活动都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这为班主任提升班级德育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有利和充分的条件,班主任可以借用这个契机通过对德育资源、方式等方面的优化来进一步提升德育质效。

关键词:双减;初中班级;德育;农村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107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就初中的德育来说,通常是通过几个途径组织开展:学校组织的德育主题活动、各学科教师所进行的德育渗透、班主任的班级德育和思政课程德育。除了思政课程德育外,其他德育途径都面临着一个较突出的阻碍——时间不够。学校和班主任多只能利用有限的节庆节点、班会等组织德育,频率和强度很难保证,无法对学生进行常态、持续、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近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简称《意见》)的出台,使推行了多年的“双减”真正落地。对于教学而言,意味着教师必须向课堂教学去要更多的单位时间效益,实现减负、增效,而对班主任的德育来说,则反之是个有利的契机,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施展一些过去想做而无条件去做的德育举措,进一步提升德育质效。

一、“双减”后德育情态变化

第一,有人判断“双减”对农村教育的影响不大,因为大多农村地区本来就没有多少课下培训机构,且学生课下学习负担不大。而其实,农村学生大多也存在课下作业量偏大的问题,特别是考虑到其学习基础水平偏低、自律性差,教师可能会给其布置更多的作业作为促进学习和管理手段。而《意见》对初中课下书面作业给了具体时间要求,那么,农村学生课下自由时间极大地增加了。

第二,对城市来说,学生课下自由时间的增加,可能并不意味着德育需求的增加,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进行一些艺术、兴趣方面的个性学习。而农村缺少此类的课下培训机构或条件,那么,学生就会出现不会合理、健康安排生活学习的现象——特别是大量的“留守儿童”,在缺少家长监管和作业约束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德行方面问题。也就是,“双减”不仅是给德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在农村也随之出现了德育的新需求。

二、“双减”后班级德育设想

1. 生为主体得以贯彻

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有个难点,就是理念宣讲不爱听(青春期学生不愿意听师长“唠叨”)、也听不懂(因为缺少充足的生活阅历支撑),因而很难将班会上听来的思想品德理念迁移为自己实际的言行。所以,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其实最好的策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型教育。即,组织学生亲自体验、观察,从而达到对理念的自我感悟、认同、内化(也可以理解为践行“生活教育”理论)。但这些参与式教育活动的共同点就是比直接听理念消耗更多时间。“双减”前,学生课下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埋头完成课程作业,班主任几乎无法给学生布置此类的活动。比如,“帮助父母(留守儿童可以是监护人)做一件家务”“到社区去調查环境保护的漏洞,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和小组同学制作移风易俗宣传单并到社区去进行公益宣传”等等——这些活动少则一小时,多则需要几小时时间,减负之前可操作性很低。而现在,班主任可以真实地组织学生进行此类自主式德育活动。这对“留守儿童”而言,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手段,而且还可以引导他们学会在减负条件下如何健康地安排课余生活。

2. 德育资源拓展开发

与上一条生为主体近似的原理,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需要注意感性、直观,避免纯理念灌输。这样,不仅是需要在形式上采用参与型教育,也同时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的资源(如时事新闻、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区域教育点、民俗遗址等等),这些资源可由班主任搜集提供,但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因为搜集整理的过程也是体验性、过程性德育)。而这遇到的最大问题也是时间,即学生没有时间去搜集相关资源或到某地点去活动(如参观某红色教育景点或到社区敬老机构去做公益等)。而“双减”之后,影响资源开发的时间阻力也基本消除了。班主任可以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有深度地德育资源拓展。比如班主任针对农村学生学习品质较低的问题,安排他们以“志学”为主题去通过网络搜集(农村缺少大型图书场馆,借阅或购买条件不充分)中国古今有关名人志学的典故,展开自主阅读并组织“讲志学故事”比赛活动。

综上所述,“双减”落地,为班级德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充足时间保障,同时在农村也出现了加强德育的新需求,班主任应重视并借此契机进一步搞好德育工作。比如,可以放手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性、参与型学习,可以组织学生拓展更多的感性德育资源。其实我们还发现,以“双减”为契机的农村初中班级德育优化,还与《意见》中“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防止网络沉迷”等要求或建议完成了契合。

参考文献

[1]郭树胜. 农村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2021(2016-11):28-28.

[2]卢迎春, 赵营远. 浅谈农村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及体系构建[J]. 文教资料, 2020, 000(010):172-174.

猜你喜欢
初中班级双减德育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策略
浅论初中班级的教育与管理
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