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

2021-11-19 07:44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21期
关键词:采矿工程因素设备

王 强

(兰州鼎华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矿产资源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保证各行业生产力有效提升,同时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采矿工程的数目开始增长,工程的整体规模也得到相应拓展[1]。采矿工程施工拥有较强专业性,但危险系数也颇高。要想确保整个采矿施工是安全的,避免出现意外事故,就必须加强对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的有效控制,保证安全生产。所以,为保证采购工程正常进行,则要全面监测采矿区井巷、开拓巷道、采掘作业等环节,然后在分析其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后,及时找到相关解决办法,通过实施安全管理方法,使采矿能顺利进行,从而保证采矿工程的整体效率和质量。由于矿山地质所具有的条件带有一定特殊性,在工作过程中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事故,特别是矿井透水和坍塌事故,会直接威胁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采矿企业也将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2]。为此,采矿企业凭借前瞻性的思维,对开采技术进行更新,重视不安全技术因素分析,从而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几率,规避各类生产风险,旨在将企业所应获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扩大化,使我国矿产开采率不断提升。

1 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

1.1 采矿掘进施工

在采矿工程中,掘进施工环节尤为重要,但开掘阶段却存在一些不安全技术因素,特别是顶板的坍塌极为常见,容易引发重大的事故,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将不可避免。由于锚杆支护设计的合理性决定顶板的安全性,如设计人员考虑不周,则有可能让规划设计与实际的施工地质结构不相契合,从而使支护结构无法发挥作用[3]。从目前看,采矿作业施工过程中切眼开口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其实就是未能依照矿层设计正倾斜,并且和正切斜方向不相符,这样一来,长度自然无法达标,另外,斜坡道开口也主要垂直于正斜方向,但实际上,斜坡道开口方向与正斜方向却是一致的,所以三角矿柱往往会因为此类情况发生塌陷。除此之外,矿山掘进施工管理要做到全面化,对施工技术的细节进行完善,才能将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排除和修正,减少矿产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与生产事故的发生几率。

1.2 采矿施工现场

首先,采矿现场的管理不够全面,管理人员没有考虑顶板的压力分布情况,未对施工进度进行科学掌握,从而留下顶板冒落的事故隐患。

其次,巷道设计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设计人员未结合弯道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使部分位置的设备不够合理,司机有可能看错信号而诱发安全事故,无法完成高效的运输工作。若未对地质材料做到明确,同时没有掌握断层的发展状态,那么后续的采矿作业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最后,采矿现场所使用的施工图纸可能存在疏漏,留下不安全技术方案,加上现场的采矿人员出现违规操作,忽略安全质量技术标准进行开采,不仅使施工现场的管理质量降低,也留下不同的安全隐患。

1.3 采矿技术设备

矿产资源需求量的增加,推动了采矿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物采矿、等离子爆破和自动遥控等技术的研发与后续使用,将为采矿行业安全生产带来质的飞跃。但采矿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其优势上也有差异,所以传统的技术并不能满足个性化的采矿需求,加上部分采矿企业资金不够充足,新技术的引入力度不足,整体技术设备水平未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暴露出设施不配套和技术不到位等问题,对行业发展有一定的阻碍[4]。与此同时,部分设备是“带病”作业,所以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的安全,一旦遇到重大灾害,相关设备并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2 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的解决措施

2.1 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掘进管理

对于采矿掘进过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采矿企业应加大重视程度,同时加大整体的管理力度,对安全管理持续关注并在反思中优化各阶段的管理方案,力求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做到科学、有效控制,使采矿工程的施工极具高效性与安全性,将企业所应获得的经济效益扩大化,树立起全新的企业形象,与我国一直提倡的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程度的促进[5]。

具体而言,一是对矿区地质资料进行科学与全面的收集,将各项勘查工作做到细致化落实。如果在现场勘查与资料收集中发现复杂的地质构造或特殊情况,需要组织专门的技术小组,结合开采的需求、技术标准、安全要求等内容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明确,同时拟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保证施工可安全和高效的进行。采矿企业还应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结合技术方案来完成设备选择,对操作人员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减少违规操作情况。

二是设计人员应结合工程实况完成支护方式的科学选择,使锚杆支护方案极具可行性与合理性,特别是对于顶板条件进行掌握,确定锚杆的间排距,例如:0.6m、0.7m、0.8m和1.0m,从而在距离的设计中将顶板状态做到良好的控制,减少不安全技术因素给施工安全带来的影响[6]。

三是对于急倾斜岩层,管理人员结合采矿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坡度角的科学控制,使之保持在25°之内,为后续的生产带来安全保证。一旦发现边眼坡度超过25°时,技术人员必须马上对局部区段的坡度角进行调整,控制好边眼开口的方位。

2.2 做好现场管理,实现安全施工

首先,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采矿企业组织专门的勘探团队对矿区的详细信息进行勘察,掌握采矿工程施工区域的气象条件,也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情况做好收集工作。在资料的分析与总结中,采矿企业可对可能出现的灾害及其危害程度进行科学和准确的预测,为施工技术方案的拟定与优化埋下伏笔。与此同时,采矿企业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来完成采矿活动,结合施工地点的环境样貌来完成各种难度的施工,在基础环境的改善中保证施工的安全性,确保矿区人员的生命安全[7]。

其次,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为让采矿工程施工可顺利和安全进行,必须做好基础性的工作,例如,安全防护工作。采矿企业应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对技术操作标准做到明确,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同时通过科学设计提高矿区内道路的顺畅性,一旦出现不可预测的突发事故,救援活动也能在顺畅的通道中开展。采矿企业还应结合区段的特点安置相应的告示牌或警示标志,提醒每位工作人员,使之规范行为,从而对安全防护工作做到全面落实。

再次,做好现场数据分析。采矿企业应根据采矿工程的开采情况与设计方案等内容,融入新技术和新的理念,借助新设备的使用来实现安全生产。与此同时,采矿企业需要考虑设备选择与技术使用是否与施工需求相契合,将科技应用的有效性做到极大程度地提高。而这离不开数据的支持,采矿企业随之借助数据技术,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明确施工技术的应用参数,实现安全施工。

最后,重视预警方案设立。在实际的采矿作业中,采矿企业应重视预警方案的科学设立,结合以往经验对事故隐患进行不断分析,确定施工的工序,让施工人员谨遵科学的流程操作,使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化。

2.3 科学维护设备,减少安全事故

设备的定期维保可将工作效率做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也能将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设备也不会“带病”作业,实现安全生产。对于年代较久的采矿设备而言,采矿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淘汰与更换,同时做好安全施工技术的多元培训,通过培训力度的加大将整体的操作水平提升,让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发挥出自身的应有效用,为安全生产带来切实有效的保障。

具体而言,一是完善管理制度,结合矿山开采所需的设备类型,对其特点进行掌握,根据重要性与关键性来完成级别划分,从而让维护方案极具可行性与科学性,完成重点设备的优先维护,分清轻重缓急,提高维护的效率与质量。

二是优化设备点检方案,需要维保人员依照现代设备的使用特点和管理需求,让点检走入常态化,将精细化的点检与日常维护工作做到有效结合,从而做好预防工作,将事故的发生几率做到极大程度的减少。

三是重视润滑管理,维护人员要结合设备使用中的磨损情况,做好相应的润滑管理,让管理体制得以完善并加大执行的力度,将磨损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或者拖延磨损,设备也能在最好的状态下参与工作,减少不安全技术因素。

四是面对突发事故,必须有应急预案,所以设备事故的制度应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才能将设备损失降到最低。

在实际施工中,若采矿巷道拐弯角度相对较小,那么,司机在正常行驶这段路时,很可能出现急于通过弯道处的情况,扦石耙就位必然无法正常实现,这给后期采矿施工遗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人们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都会受到较大威胁。因此,为避免再次出现上述情况,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时,所选择的交通工具的曲率半径最好是9m或者7m。

3 结语

现阶段,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增加,采矿工程的施工难度也随之加大,特别是采矿深度的拓展对施工安全与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采矿工程的施工过程做出具体分析,在全面了解现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后,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措施,加强对这些影响工程质量的不稳定因素的控制,进而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施工。另外,还应该对某些注意事项做全面总结,只有确保采矿工程施工正常开展,采矿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新时期下,采矿企业应带着长远的眼光,重视采矿不安全技术因素的分析,探查成因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力求将采矿工程中的安全技术隐患做到极大程度的减少,降低事故的影响程度,从而保证采矿施工作业的最终质量,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极大程度的促进,也让采矿行业走上安全、绿色持续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采矿工程因素设备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长安金矿长安矿段露天转地下一期采矿工程安全设施通过现场验收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调试新设备
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和施工安全分析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