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的叙事艺术及人物塑造探究

2021-11-19 16:11常瑞瑞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9期
关键词:简·爱夏洛蒂罗切斯特

常瑞瑞

《简·爱》是英国女性作家夏洛蒂所著的长篇小说,该小说通过对女主角简·爱悲惨童年的描写,体现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不公平社会地位,同时,小说中对简·爱和罗切斯特美好爱情的描写,又体现出了作者夏洛蒂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一、《简·爱》的叙事艺术

夏洛蒂有两个妹妹,一家三姐妹都在文坛成绩斐然,也留下了一段佳话。然而,艾米丽和安妮的先后离世,让夏洛蒂看清了很多东西,她笔下简·爱的灵魂也因此而丰满。

(一)“神曲”式的艺术架构

《简·爱》的结构是一种“神曲”式的艺术构架。所谓“神曲”式的艺术构架是指,开始主角在地狱经历苦难,随后在炼狱获得净化,最后达到天堂的理想世界。但丁开创了这种叙事结构,后世的文学作品都受到但丁的影响,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叙事模板。《简·爱》同样如此:简·爱经历了童年时代亲戚的冷眼相看和打骂侮辱,这是第一部分—地狱;之后,简·爱被送到寄宿学校,在寄宿学校里成长,后又来到了罗切斯特的庄园,在这里看清社会,这是第二部分—炼狱;最后,简·爱获得了幸福的爱情,与罗切斯特结合并诞生了象征新生的下一代,这是第三部分—天国。

(二)富有激情和诗意的叙事语言

夏洛蒂生活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期小说广泛流行,在劳动人民中繁荣发展,但多为批判主义小说。夏洛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完成了《简·爱》这一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以富有激情和诗意的叙事语言在当时千篇一律的批判主义小说中脱颖而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宗教在全国范围内盛行,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地位低下,不仅没有学习文学的环境和条件,还以嫁入豪门为傲,并不以自身的教育成长为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女性作家更是难以发表自己的作品。

为了发表这部爱情小说,夏洛蒂费尽心思,不仅模仿了当时男性作家们的文风,起了一个颇有男性风范的笔名,还不得不在小说中加入许多经典意义和神话的内涵,满足英国宗教人士和男权人士的喜好。但也正因为此,夏洛蒂反复引用《圣经》、欧洲神话、北欧史诗、英国古典名著、欧洲历史典故、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和诗歌等著作中的典故,并模仿他们的语言风格,使得小说的语言充满了英国古典文学语言的独特诗意。

(三)大量运用侧面描写烘托气氛

夏洛蒂在《简·爱》中运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即不直接写出事情的全貌,而是通过环境的烘托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事件的氛围,以此来展现事件始末,推动情节发展。例如在小说前半段,通过大量对小阁楼和寄宿学校的环境描写来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即使不对简·爱当时遭受的侮辱和欺负做直接的正面描写,也让读者对简·爱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感同身受。又如小说后半段对罗切斯特庄园的描写,也从简·爱对庄园一开始的陌生、阴森转为了结尾的美好、光亮以及整洁的整体感受,通过简·爱内心对环境的感受,让读者可以发自内心地代入简·爱的故事情境,随着简·爱的感情一同为美好的感情和未来明媚起来。

二、《简·爱》的人物塑造

《简·爱》之所以被认为拥有自传性质,是因为简·爱这个人物形象是夏洛蒂参照自己的经历,融合了自己的理想创造而出的。小说中的简·爱被夏洛蒂亲手赋予了追求爱情的勇气,被塑造成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新女性。

(一)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简·爱

夏洛蒂为了打破英国社会对女子的传统印象,创造了一个外表平凡但内心高尚的女子。简·爱出身寒门,相貌平凡,地位低下,但却有着高尚的情操。不仅如此,简·爱还是欧美女性运动的代表人。在19世纪的英国,女性地位低下,尤其是寒门女性,内心的愿望往往朴实无华:第一,和男人平等;第二,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第三,自由追求自己的爱情。简·爱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而是自食其力;不是靠婚姻得来的财产,而是自由的爱情。简·爱的形象在那个时代成为了一股清流。简·爱在社会的种种压迫之下,仍然选择忠于自己心中的理想,这必然与传统社会发生冲突,因此简·爱还具有反抗者的形象。简·爱的这一形象主要表现在她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反抗:反抗来自表哥表姐的无端欺辱,反抗来自狠毒舅母的精神虐待,反抗来自寄宿学校的畸形教育制度,反抗来自社会背景的传统婚姻习俗,反抗来自宗教的不合理婚姻負担,等等。然而简·爱的形象并非完美,过度敏感、自卑的一面始终伴随着简·爱。虽然简·爱的性格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这正是夏洛蒂期望塑造出的人物形象:追求和反抗、善良和真诚、敏感与自尊统一且有些矛盾的性格。过于完美的性格是不存在的,有些许瑕疵和矛盾才更显真实。

(二)叛逆时代烙印的罗切斯特

罗切斯特作为书中的男主角,虽然并未在一开始就登场,但其形象仍然鲜活且丰满。可以说,罗切斯特的形象是一个丰满的圆形:从一开始见到简·爱时候的颓废,到和简·爱慢慢互相了解,互相爱慕时候的容光焕发;从事情被律师揭发,简·爱毅然离去时的默不作声,到最后简·爱回来时的主动求婚。罗切斯特经历了起起伏伏,性格也在一系列的变故中得到升华。最后的罗切斯特虽然身有残疾,但精神高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罗切斯特的形象,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背景下,诸多无权无势的普通男性的缩影。

在罗切斯特的青年时期,父兄为了不使他沦为贫民,擅作主张,用哄骗的方式为他安排了一桩有巨额法郎陪嫁的婚姻,虽然得到了财富,但罗切斯特从此陷入了不和谐婚姻的痛苦之中。之后的罗切斯特遇到了简·爱。简·爱独特的性格、善良的天性、平等的原则,点亮了罗切斯特心中的爱慕之火。可惜虽然简·爱为罗切斯特带来了改变,让罗切斯特有了反叛时代的想法,但瞻前顾后的他并未付诸行动,从正面直接说明。可见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下,没有权力的男性同样是时代的牺牲品。从自己表哥那里回到罗切斯特身边的简·爱同情罗切斯特的不幸命运。尽管罗切斯特相貌普通,后来又因为意外的火灾而破产,并且为了救人成为了残疾人,但简·爱看重的始终是罗切斯特的美好心灵,所以最终仍然选择与罗切斯特结婚。

罗切斯特的种种经历和结局,背后映射的是夏洛蒂的爱情观。相比较于基于物质的婚姻,夏洛蒂更期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幸福。罗切斯特代表着整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与风貌,他对简·爱的欣赏也代表了时代对新型女性的认可。罗切斯特最后的转变,是夏洛蒂对维多利亚时代背景的反叛,也是对简·爱形象的肯定。

(三)形象丰富的配角们

书中不仅主角的形象丰满可爱,配角们对于推动书中情节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比如收养简·爱的舅妈一家人:舅妈里德太太、简·爱的表哥和两个表姐,这些人在简·爱小的时候一直苛待简·爱,舅母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都在简·爱的心中埋下了叛逆的种子。又如简·爱的孤儿院好友海伦,她一直逆来顺受,是夏洛蒂安排与简·爱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其最后的下场非常悲惨,体现出夏洛蒂对时代的思考,即逆来顺受、一味逢迎的女性是没有好下场的。再如简·爱的表哥圣约翰,他在简·爱逃离罗切斯特的时候伸手予以帮助,但随后所做的一切使简·爱认清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简·爱在圣约翰的身边感受不到幸福,因为圣约翰要的并不是爱情和婚姻,他仅仅是认为和简·爱结婚有助于事业罢了。

种种不幸的一切,并未摧毁掉简·爱对生活的热爱。与之相反,越多的苦难,越能衬托出简·爱的灵魂在这样的社会之中是如此的高尚。在小说中,没有丑陋,就没有魅力,没有卑鄙,就没有高尚。夏洛蒂用生动形象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简·爱用她美好的种种品质为我们照亮了心中前进的路。可以说,在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安排上,如果没有这些面目可憎的配角,简·爱内心的强大和光辉之处就难以体现。

三、结语

《简·爱》作为带有夏洛蒂自传性质的作品,夏洛蒂在其中融入了自己对时代现象的思考。借用简·爱的经历,夏洛蒂用她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反抗与不屈。多少年来,夏洛蒂笔下的简·爱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是人真正意义上的美。

猜你喜欢
简·爱夏洛蒂罗切斯特
《简·爱》梗概
借钱不可尽力
永远不要停止相信自己
浅议《简·爱》中罗切斯特的蜕变之路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简·爱》中生态主义伦理观视角解读
久久地等待
浅析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典型人物简爱
女性成长的书写——张洁《无字》与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文化解读
对《简·爱》中罗切斯特先生的评价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