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霉病防治案例分析

2021-11-20 06:30胡华蓉
水产养殖 2021年10期
关键词:沙星霉病清塘

胡华蓉

(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江苏 盐城 224500)

1 水霉病

水霉病病原体为水霉科(Saprolegniaceae),水霉属(Saprolegnia)和绵霉属(Achlya)的一些种类。一般由内外2 种菌丝组成,菌丝为管状,为没有横隔的多核体。内菌丝像根一样附着在水产动物的损伤处,分枝多而纤细,有固着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外菌丝较粗壮,分枝较少,伸出鱼体组织,菌丝长度可达3 cm,形成肉眼能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质[1],引起组织发炎、坏死,并最终致其死亡。

2 案例分析

(1)养殖户A。塘口面积2 001 m2,主养异育银鲫。放养鱼种前清除池塘淤泥,每667 m2施用14 kg 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放养鱼种后每月泼洒硫醚沙星一次。从外地购买的鱼种,起运前用应激灵预防鱼体受伤,入塘前,用浓度为2%的氯化钠溶液浸浴10 min。每月投喂制霉素药饵,每日1 次,连用3 d。春季未发病[2]。

(2)养殖户B。塘口面积1 334 m2,混养草鱼、异育银鲫和鲢等。放养鱼种前清除池塘淤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彻底清塘消毒。从外地购置的鱼种起运前,在水箱中施用应激灵。当草鱼规格为300~400 g 时,出现死亡现象,同塘异育银鲫、鲢未发现死亡。草鱼体表长有絮状物,镜检确诊为水霉病。塘口水深不足1 m。通过施用硫醚沙星、拌饵投喂制霉素等措施,情况好转,草鱼未再出现死亡现象。

(3)养殖户C。塘口面积3 335 m2,主养异育银鲫,放养鱼种前清除池塘淤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彻底清塘消毒。4 月5 日起出现死亡现象,持续3 d。检查3 条体长约12 cm 的病鱼,发现背鳍缺损严重,有青苔附着。鱼体上半部发白明显,有白色絮状物。镜检确诊为水霉病。通过施用硫醚沙星、复合碘、拌饵投喂制霉素,病情得到控制。

(4)养殖户D。塘口面积6 667 m2,主养异育银鲫,混养虾蟹。发现死亡的异育银鲫鳃上黏液增多,有出血斑点,呈现花斑鳃外观,体表有出血点,可见针状虫体。经镜检,确诊为鳃霉病和锚头鳋病。通过施用硫醚沙星、锚鳋杀星,拌饵投喂制霉素,病情得到控制。

3 结果

鱼病防治措施见表1,塘口发病情况见表2。

表1 养殖户鱼病防治措施①

表2 塘口发病情况

4 讨论

(1)综合防病措施的效果。除了在放养鱼种前清除池塘淤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彻底清塘消毒,鱼种入塘时对鱼体进行严格消毒,调节好水质,坚持科学投饲,严格选择健壮鱼种等措施外,还应进行药物防治。养殖户A 采取施用应激灵、定期泼洒硫醚沙星、投喂药饵等综合防病措施,整个饲养期未发病。表明养殖户A 所采取的综合防病措施,防病效果十分显著。

(2)常规防病措施的效果。养殖户C 只采取了清塘消毒、鱼种消毒的常规防病措施,发病时间比养殖户D 推迟20 d,且在发病之后才施用硫醚沙星、投喂药饵。这表明,常规防病措施也具有一定的防病效果。养殖户B 在鱼种起运前施用应激灵,发病时间比养殖户C 推迟了8 d,死亡率也下降,说明避免鱼体受伤对预防水霉病的发生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沙星霉病清塘
为什么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用药越多死亡量越大?
鱼塘的清塘技巧
西他沙星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春季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控技巧
春季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控技巧
油茶粕制备复合茶皂素清塘剂产品对鱼和虾毒杀效能的研究
浅析番茄叶霉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方法
春山闲话
替米考星与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用药技术探讨
恩诺沙星在鸡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