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11-20 07:18王秋丽王秀丽侯铭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输液态度科室

王秋丽 王秀丽 侯铭

外周静脉留置针(简称留置针)作为头皮钢针的替换品,在众多静脉输液工具中应用最为广泛,据报道,全球大约有2亿留置针售出[1],对血管损伤小、避免重复穿刺,不仅减轻患者痛苦,而且提高护士工作效率[2],有研究表明留置针在三级甲等医院普及率达90%以上[3],随着“钢针零容忍”的提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静脉炎、渗出/外渗、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4],其中静脉炎和堵管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2.5%~70%[5]、7.6%~7.1%[6];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1%~0.5%[7]。因此本研究旨在整体把握临床护士留置针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输液质量,并为医院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20年11—12月选取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589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纳入条件: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工作年限≥1年;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本次调查。排除条件:调查期间进修护士及因病休、产假等不在院的护士;护工及护理员。其中男52名,女1537名;年龄:20~30岁745名,31~40岁667名,41~50岁149名,≥51岁28名;职称:护士464名,护师710名,主管护师348名,副主任护师及以上67名;学历:中专38名,大专665名,本科870名,硕士及以上16名。

1.2 调查问卷

(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包含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是否为专科护士、科室类别、是否学习过留置针相关知识。

(2)留置针知信行调查问卷:以知信行模式为理论依据[8], 参考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2016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9]、《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0]及查阅静脉留置针相关文献[11-14]并结合静疗小组会议讨论、2轮专家咨询8名(主任护师6名,副主任护师2名)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留置针知信行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53个条目,3个维度,即留置针相关知识(23个条目)、态度(10个条目)、行为(20个条目)。①留置针相关知识:包括留置针并发症、敷料固定种类、连接输液接头种类、留置时间及拔管指征等,其中单选题12道、判断题5道(每题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多选题6道(答对1个选项计1分、最低为0分),总分0~42分,得分越高表明对留置针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越好。②留置针相关态度:包括输液前评估导管的有效性、冲封管规范手法的认识、告知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等,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1分(没必要)至5分(非常有必要),总分1~50分,得分越高表示态度越积极。③留置针操作行为:包括评估留置针相关感染症状和体征、留置针型号选择、输液前检查导管有效性等行为,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1分(从不)至5分(总是),总分1~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留置针行为越好。53个条目按百分制计算该问卷标准分:标准分=得分/总分×100%[15],得分等级:分值占标准分的85%以上为良,分值占标准分60%以下为差,介于两者之间的分值为中[16]。

1.3 调查方法

2020年11—12月采用二维码形式,由各院护理部将问卷的二维码发到各科室护士长群并向其介绍此问卷的目的及意义,由各科的护士长将二维码转发到各科护士微信群中,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提交,每个条目均设置为必答题,本次调查共收取1611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22份(每个题目的答案均为同一项),有效问卷1589份,回收有效率98.6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护士留置针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情况

临床护士留置针态度与行为处于良好水平,知识处于中等水平,见表1。

表1 临床护士留置针知信行得分水平(分)

2.2 临床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知信行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学历、工作年限、科室类别、是否学习过留置针相关知识是临床护士对留置针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 ;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科室类别、是否学习过留置针相关知识是临床护士对留置针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学历、科室类别、是否学习过留置针相关知识是临床护士对留置针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临床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知信行得分的单因素分析(分)

2.3 临床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知信行得分的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分别以留置针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作为因变量,将各自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结果显示,年龄、学历、科室类别、是否学习过留置针相关知识是知识得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是否学习过留置针相关知识是态度得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是否学习过留置针相关知识是行为得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临床护士对静脉留置针知信行水平的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临床护士对留置针知信行的现状

3.1.1 临床护士对留置针相关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临床护士对留置针知识的掌握直接反映了其置管与规范评估、知识宣教、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与患者输液满意度息息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士留置针知识处于中等水平。原因可能在于,随着“钢针零容忍”的提出,留置针的使用率变得频繁,据统计,59%~70%的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使用留置针[17],由于护士的工作性质往往会注重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而忽略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护理部及科室应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及考核,例如,医院举办静脉输液治疗知识竞赛,通过竞赛达到以赛促改、以赛促优,间接促进对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增加多种学习渠道,如利用院内网络云平台上传微视频,可以让护士利用零碎的时间主动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科室内定期请静疗小组成员讲解留置针相关方面的知识及案例分享,同时成立学习小组进行经验分享。

3.1.2 临床护士对留置针相关态度较积极、行为较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对留置针相关态度较积极、行为较好,有利于提高输液护理质量。随着留置针的普及,临床管理者通过多种形式对护士操作技能培训,使护士在日常操作中有积极的态度,更愿意按照《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要求执行[18]。知信行模式包含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形成行为的3个改变人类行为的过程,而积极的态度是护理行为的动力[19],因此护士只有建立起积极、正确的留置针操作与使用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形成利于留置针规范操作的相关行为。

3.2 临床护士留置针知信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临床护士留置针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表明,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学历、科室类别、是否学习过留置针相关知识。年龄越小的护士其知识得分越高,可能是由于年龄小的护士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强,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于临床实践。学历越高的护士其知识掌握水平越好,究其原因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更新知识速度较快,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强,知识储备完善,善于从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知识[20]。门诊护士知识得分低于内科护士,原因可能为门诊输液的患者使用留置针输液工具较少,导致科室对其相关内容的培训次数及临床学习交流机会较少。妇产科护士知识得分高于内科护士,可能由于妇产科对留置前评估、穿刺技巧及穿刺部位选择等相关知识要求较高,间接提升护士对知识的储备能力。研究显示,学习过留置针相关知识的护士知识掌握程度较好,说明相关培训活动是有必要的,管理者应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患者满意度。

3.2.2 临床护士留置针态度与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是否学习过留置针相关知识是态度得分的独立危险因素;行为得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是否学习过留置针相关知识。本研究表明,年龄在20~30岁护士态度得分较高,为47.33±3.86分,原因可能为年龄小的护士相对年龄大的护士入职时间较短、可塑性更强,同时受工作经验的影响小,对开展有关的培训依从性高,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本研究结果显示,学习过留置针相关知识的护士其态度与行为规范较好,说明只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才能更好地掌握基础与操作规范,因此应定期组织科室开展多样化培训活动,规范护理操作态度与行为。

综上所述,本研究调查的临床护士对留置针相关知识处于中等水平,态度和行为较好,有一定的积极性,医院及科室应根据知识、态度、行为相关影响因素对临床护士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从而提升护理质量,例如科室建立学习小组让高学历护士与低学历护士多进行学习交流,互相督促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医院应鼓励本科以下的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提升学历并拓展知识面,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输液质量。

猜你喜欢
输液态度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态度决定一切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