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2021-11-21 03:36飞扬
少年博览·小学高年级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夜光蟋蟀文人

飞扬

回放,这首诗是这么来的

鲁迅先生曾说过,诗是韵文,从劳动中发生的。

显然,劳动人民创造出的诗歌吸引了文人。文人将之整理,使之发展,到了汉朝,已经发展成了五言古诗。所谓五言古诗,是指全篇都由五字句构成,不讲究对仗,不讲究平仄,甚至不讲究句数。《古诗十九首》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据考证,它们最早由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入《昭明文选》。至于这些诗是一个人还是很多人写的,作者又姓甚名谁,有着怎样的故事,现在都已经无从考证了。

即便如此,当我们读到这首《明月皎夜光》的时候,依然能感作者所感,仿佛看到一位满腹才华、身孤衣单的文人,正在凄冷的月光下无言地徘徊,听到促织(蟋蟀)一声声鸣叫,看着野草上沾满晶莹的露珠,一切都那么寒气逼人,深秋已经到来……

烘托气氛的高手:蟋蟀

蟋蟀,也可称之为“促织”。晋人曾在《古今注》中这样描写它——“谓其声如急织也”,意思是说:蟋蟀的鸣唱如织布机的声音一样高高低低。因此,人们送上美名“促织”。由此也可看出,蟋蟀是咱们中国土生土长的“原住民”。

蟋蟀曾在《诗经·豳风·七月》当中鸣唱,因为古人语重心长地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显然,古人很了解蟋蟀,知道这个小东西一到秋季就叫得分外卖力,甚至跑到人们床下,告诉人们天要凉了,秋冬就要到来,快快准备冬衣吧!多愁善感的人听到蟋蟀这一声声浅吟轻唱,感受到凉风四起,秋意渐浓,油然而生各种哀思,或思念征人,或哀叹自己,或失落,或惆怅,或无奈。也因为这个缘故,在我国古诗词中,每到要烘托这些气氛的时候,诗人们总忍不住请蟋蟀出场。

相比之下,在博物学家眼中,蟋蟀却是可爱的音乐家,或者说,是儒雅的音乐家先生。

因为在蟋蟀家族中,会“唱歌”的总是蟋蟀先生。它们唱歌用的也不是嗓子,而是翅膀。在蟋蟀先生的右翅上,有一根像锉子一樣的短刺;左边的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便能发出声响了。每到繁殖期,在早晚两个时间段,尤其是晚上,蟋蟀先生们就会卖力地振动翅膀,制造声音,一来宣告领土、警告对手,二来希望借此吸引到心爱的蟋蟀小姐。

作为一个小不点昆虫,蟋蟀虽然没有像哺乳动物一样明显的耳朵,也没有真正的听觉器官,却能利用身上其他的特殊器官来感知外界的声音——那就是通过长在前脚关节下方的鼓膜(一块小的白色斑点,能够敏感地感知震动)来感觉声音。鼓膜将收到的声波传给感觉细胞,蟋蟀小姐便可以“听”到蟋蟀先生的深情了。

此外,由于蟋蟀们大多生性孤僻,除了结婚那会儿,它们只喜欢独自生活。如果遇到其他蟋蟀先生,“两雄相见,必有一战”(因此,我国自唐朝起就有“斗蟋蟀”的风俗,明朝更达顶峰)。打斗时,蟋蟀先生也会发出声音以壮声势,要是胜利了,更要“高歌一曲”。不幸的是,这种叫声往往也会引来捕食者和寄生性天敌。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

——佚名《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节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为你读诗——

啃松果时间——

在甲骨文当中,秋天的“秋”字像极了蟋蟀的模样:字的上部像蟋蟀的触角,背上突出的部分像蟋蟀的翅膀。蟋蟀在秋天鸣叫,又叫秋虫,因此古人把蟋蟀鸣叫的季节形象地称为“秋”。

蟋蟀多呈黑褐色,圆头、宽胸,有着一对又细又长的丝状触角,以及发达的后足、较长的尾毛。蟋蟀先生十分在乎自己的尾毛,如果被触动的话,它会瞬间蹬直后腿向后猛踢表示抗议。喜欢斗蟋蟀的人很明白这一点,所以总是用细细的软毛刺激它的口须,鼓舞它冲向敌手,而不是挑拨它的尾毛,那会起反作用的。

猜你喜欢
夜光蟋蟀文人
贪玩的蟋蟀
有朝一日,夜光材料会照亮我们的城市吗?
蟋蟀的决心
文人与酒
树脂质夜光人造石的研制
文人吃蛙
蟋蟀的小屋
宋代文人爱睡觉
文人与石
夜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