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中棉花质量天平的守护者

2021-11-22 00:54曹兴祥
中国纤检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公检援疆棉花

文/曹兴祥

我国既是棉花生产大国,也是棉花消费大国。棉花的生产与流通事关农民和广大企业的切身利益。新疆棉花产业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国内棉花种植业80%以上集中在新疆。棉花产业在新疆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性,关系新疆各族人民的就业和民生。援疆棉花公检工作,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国家的利益,关系到新疆的民族政策落实和边疆的稳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组织援疆棉花公检工作,是依法履职的需要,是支持边疆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同时,更是党的需要和召唤。

在2020年9月25日至26日举行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要发挥新疆区位优势,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各省市要加强同新疆协调配合,长期坚持对口援疆,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江苏省市场监管系统闻令而动,积极推进2020年援疆棉花公证检验工作。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局长、党组书记朱勤虎专门听取汇报,强调要以更高站位做好援疆棉花公证检验工作。2020年10月12日,江苏市场监管系统派出由12家纤检机构、89名公检队员组成的援疆公检服务队,深入奎屯地区,开展为期3个月的棉花公证现场检验工作,助力新疆涉棉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支持边疆高质量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领导率先垂范。省纤维检验局党总支将临时党支部建在公检点上,成员包括全省12家纤检机构的24名党员。临时党支部多次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的重要讲话精神,第一时间把党中央的声音和上级部门的要求传达给每一名党员,以党建促公检,让临时党支部作用发挥不“临时”。在公检现场,党员全部佩戴党徽冲在一线,苦活累活抢着干,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连云港所所长邱星翔是公检服务队中唯一的一把手所长。他放下单位一大摊工作,来到援疆公检一线,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场检验中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每天都编在抽样组,与大家一起抽样,用实际行动为全体人员做出榜样,让很多年轻人暗生敬佩。他倡导团队合作,强调分工不分家,反复演练抽样、扫描、测水等环节,科学计算所需时间,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成员配合默契,提高工作效率,带出了一支作风过硬、技术精湛、团结奉献的公检队伍。

继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奎屯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市,1975年才成立,每年10月份气温已下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了,地广人稀,面积达到1109.89平方公里,总人口不到20万,且多为少数民族。2020年9月份新疆对外公布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已达到845例,从年初开始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此种态势下,领导一声令下,经过动员,全省纤维检验系统人员踊跃报名参加,经过领导审查筛选,不到一天时间3批人数报齐,于2020年10月12日克服一切困难全部到达奎屯,较规定时间提前一天,次日便开始为期3个多月艰苦而又快乐的棉花公证检验工作。

发扬舍小家、顾大家奉献精神。孟河同志是江苏省纤检局一名普通工作人员,部队转业干部,中共党员,计划参加12月份第三批援疆公检。定于12月8日去新疆,机票也已订好,恰在此时,12月7日上午接到家里电话,父亲去世,孟河同志交接好手上工作,星夜兼程赶回安徽萧县老家。按照农村风俗,父母去世到六七祭拜结束等,都需孝子在场,要一个多月时间才能处理完后事,尽完孝。孟河同志克服困难,处理好父亲安葬事宜,安排好家庭事务,连夜赶回南京,于10日一大早就赶赴新疆。11日就出现在公检一线,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里,顶风冒雪,早出晚归,认真做好公检工作。我们泰州市纤维检验院韦民同志,已经53岁了,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棉检“老师傅”。年过半百的他依旧冲在公检第一线。为了完成公检任务,他不得不辞别刚做完手术的老母亲,带着愧疚将伺候母亲的重担交给妻子和兄弟,去到极寒的北疆,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在外作业。苏州市纤维检验院有两位年轻的同志在家中都育有两个小孩子的情况下放下了家里,选择了千里之外的新疆。其中陈奕龙的两个孩子,大的4岁、小的1岁半,在新疆期间,大的感冒发烧没好又传染给了小的,导致两个小孩双双感冒发烧,小的夜里最高烧到39.3℃,妻子既要工作又要照看小孩,小孩夜里发烧,妻子小孩都在哭,作为父亲心急如焚但又远水救不了近火,而陈奕龙的父母也都在外地工作,每次视频孩子扎心地呼唤“爸爸你啥时回来呀”,他作为一个父亲真是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五味杂陈,但他却未向组织提出要求,只是安慰妻子。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来新疆的同志。

呈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敬业精神。杨勇同志是盐城市纤维检验所棉花检验室副主任,中共党员,主要从事棉花实验室检验和数据管理工作。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超强的敬业精神在棉花公检战线一干就是20多年,多次被所里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这次是杨勇同志连续第十个年度来新疆参加棉花公检工作,其间从未因女儿中考、高考和老父亲身体等原因而中断。虽然这次盐城所不是牵头机构,他不需要再干繁重的数据管理工作,但多年养成的习惯使他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是主动作为,做好团队服务工作。从赴新疆前的人员安排、行程设计、机票预订、设备准备到来新疆后的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做了自己积极的努力,为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敬业奉献,树立党员标杆。面对今年地处北疆奎屯的全疆最大监管棉仓库,在任务艰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杨勇同志始终冲锋在前,无论是扫描测水还是抽样填写检验文书,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感冒不离岗、跌倒再爬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三是建言献策,促进检验效率提升。针对现场检验人员经常要在寒冷中等待棉花检验这一现象,杨勇同志利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多年在新疆工作的实践经验,积极向牵头机构提出更为合理的每日任务分配方案,使检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杨勇同志20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棉花公证检验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汇聚了满满的正能量,充分展示了底层一线棉花公检人的青春风采。扬州市纤维检验所的张凌同志多年来一直奋战在棉花公检一线,作为所里的技术能手,每年都承担着公检现场扫描测水检验工作,每天背着沉重的检验设备,测试300多个棉包,一次次地拔插测水探头,双手磨出了厚厚一层老茧。为了提高检验效率,他平时注重刻苦钻研检验技术,苦练检验手法,经常与同事相互学习和交流检验技术和心得。每天他总是抢先进入公检现场,高效完成分配任务之余,还经常帮助其他小组扫描测水,是大家公认的“公检现场活雷锋”。

展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良好形象。奎屯地处北疆,进入11月,奎屯温度下降很快,在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的露天仓库现场,公检的同志们耳朵、鼻子冻得疼痛难忍,手冻僵了,脚冻麻了;冬天干冷,抽样的同志手上皮肤开裂是常事,长期和棉花摩擦致使手上产生很多肉刺,严重者指甲被掀翻;过磅人员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加班加点是常态,大雪期间,装卸、码垛时间翻倍,为配合仓库入库和卸货进度,一干就是12小时,但他们从不叫苦、叫累。奎屯市是新疆主要农牧区和粮油棉基地,奎屯银棉储运仓库是全疆最大的监管棉仓库,占地近80万平方米(1200亩),总库容达60万吨,承担着该市及周边地区300多家棉花加工企业的监管棉入库任务。援疆棉花公检服务队96名同志,艰苦奋战近4个月,于2021年1月20日圆满完成援疆棉花公检任务并顺利返回,以不到1/11的人员承担了超过新疆监管棉总量1/10的检验任务,累计完成公检任务50.8万吨,在援疆棉花公检省份中排名第一。充分体现了江苏省市场监管系统和参与公检同志们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援疆公检服务队员在气候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不惧严寒、不畏疫情、不辞辛劳,努力当好监管棉花质量天平的守护者。他们立足平凡岗位,默默无闻奉献,时刻守护着棉花公证检验的天平。他们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协作”的纤检精神激励新一代纤检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必将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汇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纤维质量监测新奇迹。

猜你喜欢
公检援疆棉花
棉花是花吗?
棉花
塔城地区质监局领导赴棉花公检一线调研指导工作
援疆动态
援疆动态
棉花公检实验室HVI颜色托盘运行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第五师皮棉入库公检销售正式启动
心中的“棉花糖”
第三讲 棉花肥害诊断及其防治
援疆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