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分析

2021-11-22 02:41杨景亚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基础计算机教学内容

杨景亚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职业教育中心 安徽 蒙城 233500)

现在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中职学校中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引起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摒弃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教学模式。因此,加强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在新时期非常重要。

1.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在不停的进步与更新换代,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也要进行适时调整。从计算机的演变过程分析,主要可将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计算机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计算机主要以专业且渊博的内容为主,这一课程通常只有重点学校与科研学校开设。第二阶段为计算机的普及阶段,这一阶段开启了人们对计算机教学有了新的认知。计算机从这时开始也成为一种基本的技能。伴随这一改变,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方面的课程教学也得到了开展。这时,学校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模式开始重视,对教学实践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始对过去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但即使有些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却没有很好的达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最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达成。因此,想要使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就要不断改革并创新计算机的教学模式,改变现有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

2.新时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教师在对中职计算机基础进行教学时,总会出现有大部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的达到是存在一定困难的。来自各个地区的学生,由于各不相同的地区教育而产生了不同的差异,在进入中职学校前农村的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甚至一窍不通,只会一些游戏的操作。总的来说,中职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方面的知识存在不足现象,相对来说能力都比较差,导致教学目标不能有效的实现,教学质量也无法提升。

中职学校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并且,众多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成绩过于追求,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对教师教学模式的要求。导致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单一落后。由于计算机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促使教学形成以课堂基础理论为主,学生实际操作为辅的教学方式。并且为了将教学内容完成,教师授课速度很快,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此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十分困难,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上机操作能力无法得到实现,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3.新时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

3.1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中职学生每个人所受到的计算机教育通常大不相同,因此对于计算机的认识及知识结构的了解,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相对于其他学习科目来说,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具有思维性与操作性的课程。它是一个需要逐步学习,层层递进的学科。例如,以计算机基础中的基础操作演示文稿举例,只有将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进行理解学习并加以掌握后,才能更容易的理解修饰演示文稿的相关操作。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应结合此课程的知识特性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教学,应对学生的基础进行充分的了解,再去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这样才可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也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3.2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与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就需要中职学校的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要对教师的教学培训工作进行加强,减少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教学模式得到不断创新,同时,也要提高教师的计算机知识水平,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3 优化改进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行不断的改进,将传统的旧的内容减少,增加新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把知识内容重新进行梳理,同时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找出来。不断的去更新优化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更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总之,由于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仍然存在着学生计算机水平高低不齐,计算机课程少和计算机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层次教学,并不断补充教学内容,改进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在实践中改革与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加大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工作力度。这样,我们才能够教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中职学生,才能够为国家的中职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基础计算机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