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学理释析及践行诉求

2021-11-22 02:26刘竞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
灌篮 2021年24期
关键词:立德志愿立德树人

刘竞 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

一、引言

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思政是做好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途径。立德树人离不开理念支撑,也离不开思路创新,更离不开深入调研和实践概括。学校体育教育立德树人进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结果思维,秉持过程原则。针对学校生在体育课程思政中遇到的读不懂、难坚持问题及兴趣不足、动力不够困难,教师要采取相应针对性措施,进而有效引导学生树立信心,提升兴趣、增加知识、拓展能力,实现体育教育的课程思政价值。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涵

(一)学校体育课程思政是时代召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致力于培养时代新人,塑造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这是对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坚定政治理想,把好人生“总开关”,提高担当意识和责任精神,应对各种复杂环境考验。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勇于担当、敢于亮剑、善于创新。引导学校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提高道德修养和行为操守,加强自律、强化约束,于细微处见品德,切实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说到底,培养时代新人就是立德树人。

(二)学校体育课程思政是国家要求

学校体育教师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与学生心连心,体现出来立德树人的先进模范作用。客观地说,学校体育运动肩负着向世界讲述中国体育故事、传递中国体育声音,滋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建设体育强国,培养学生终身运动习惯的使命,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用体育打造出坚强的后盾。作为一名学校教师,必须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祖国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和合格精神的人才。

(三)学校体育课程思政是实践要求

学校体育课程思政涉及学生的体质提升、体育精神培育、身体素质的完善、终身运动习惯养成等诸多方面,是一项极具实践性的任务。教师只有搞好调查研究,明确初衷、针对问题、受益群体、后续效果、退出机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搞清楚出发点和落脚点,弄明白存在问题的根源、表现是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类分情况处理,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价值。一是体现了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核心在于集体主义、家国情怀、强身健体等基本素养的培育。其旨归在于舍小家为大家,先共后私,先人后己。二是体现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体育课程思政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按照法律法规、教育规律、多方参与等相关原则进行科学、合理、适度的协商、处理、补充,求同存异。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体育课程思政的作用,全面提升学校生整体素养。三是既重视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更要落实好过程导向。如果是对于体育课程思政的整体认知、具体策略理解不够充分,可以先放一放,通过多样途径来提升自己、反哺学生。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认识提高,可能对于问题的理解会更深入,教育教学会更科学、更规范、更民主。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困境

(一)培育观念相对陈旧

学校立德树人观念慢慢的有所改善,各种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新观念、新主张慢慢健全。体育课程思政提升都从以前传统观念灌输到现在有多媒体、新技术加持,慢慢开始举办少量的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然而,从观念层面说,尽管已经开始改变观念,但是学校立德树人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技术内容上相对于比较陈旧,其中流行元素和教职员工认知有一定区别。由于技术上没有与时俱进,教职员工比较实用内容没有,这也使得教学技术进展比较难开展。

(二)教育内容方法单一

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只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教育,另一种是偶尔会有新技术的运用。尽管当前的教职员工比较熟悉互联网学习。然而,由于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局限性,很多相关的智能化设施已经损坏,缺乏专门技术设施,很多需要人员参与进来的活动也无法实施;立德树人领域已经趋近于最简化。

(三)能力建设有待提高

因为新冠疫情环境的影响,教职员工抢抓时机开始注重提高自身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专业能力。即便很多教师都是教育学专业毕业,但是因为立德树人领域培训多以实践为主,学习专业类理论人员少之又少,大部分时候自己专业是用不上的,久而久之就不会经常去巩固提升自己。就当代学校立德树人而言,因为不太重视,立德树人培训几乎被看作是劳逸结合的调节,对实施培训质量几乎没有要求,所以立德树人教育教师自身也就松懈,不会去钻研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当代立德树人培训,很少创新实践,也使得学校立德树人能力停滞不前。

(四)政策制定落实不够

学校体育教师各利益主体交流互动越来越多。教师在个人发展同时要兼顾社会责任,可能衍生出一系列体育课程思政教育,需要制定可执行师风立德树人加以解决。立德树人政策制定时,应该懂得政策制定过程,明白政策制定原则,搞清楚谁在影响着政策制定。立德树人政策制定环节结束以后,继续往前推,推到政策的执行,保证政策的执行达到最优结果。换言之,我们要针对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可能症状,找到致病病灶,找出引起问题根本点,制定相对应政策去解决它。

四、“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践行策略

学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理念,以思想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提升道德品质,涵养体育精神”总目标,以品牌提升、活动开展、融入体育课程、精细化服务、信息化课堂为抓手,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立德树人”品牌规范化水平

一是完善学校教师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制度机制。建立完善学校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切实发挥各学校学校教师党课程思政、学校关工委、教师活动中心、教师社团及学校主阵地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引导学校教师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体育课程思政创新理论,做“立德树人”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二是强化学校教育立德树人培养制度机制。开展培养“立德树人”团队创建,力争“十四五”末学校教师党课程思政规范化建设完成率达到90%,建成多个示范型课程思政。三是加强学校教立德树人育课堂规范化建设。围绕“三保障一主题”,探索“课程思政+团队”“课程思政+志愿服务”“课程思政+工作室”等组织形式,建设“立德树人”教师驿站、教师党校、共享基地、品牌工作室,确保学校教立德树人育团队和示范课堂应建尽建。

(二)强化标准引领,推动立德树人融入体育课堂

一是加强学校生融入体育课程标准化。落实《推进学校教师融入体育课程助力学生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要求,及时完善各类指导性、控制性、约束性指标标准,重点针对教师培养、学习教育、信息互认、岗位配备、工作保障等,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健全保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逐一整改补足,进一步形成立体综合全面、可参照可衡量的指标体系和标准文件,并注重与上级标准相衔接,建立开放、多元、融合的格局。二是完善学生融入体育课程场所设施。以体育课堂、校园文体场所等为依托,为学校体育教研组、志愿服务团队、文艺团体等提供基本的活动场所,有条件的学校可为发挥作用突出的个人和团队提供独立的工作室。在规范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拓展学习教育阵地、助力和谐幸福学校建设、扶持学校教师领办公益社团、深入开展学校志愿服务、打造学校体育文化平台等方面,打造工作亮点,实现学校教师与体育课程全面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做法。三是加快推进学校生融入体育课程活动开展。组织引导学校教师参与体育学习和课堂讨论,积极参选志愿服务组织成员,争做兼职网格员。与居民小区社区体育建设相结合,动员学校参与社区体育运动,积极开展社情民意收集、生活服务咨询、邻里矛盾调解、文娱休闲活动等“微服务”。扶持创建一批学校体育兴趣团队、志愿服务团队,推进学校体育文化发展,深入开展学校体育志愿服务。

(三)加快提质增效,推进体育志愿活动作用发挥常态有序

一是健全完善有效化发挥独特优势的制度机制。坚持组织化赋能,完善紧扣中心、延伸触角、强化组织的制度机制,努力打造“立德树人”正能量的高地。结合庆祝建党百年,通过家校共建、老少携手等方式,传承红色体育基因。制定《学校体育志愿服务实施标准》,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二是构建系统化助力中心工作的平台载体。打造“立德树人行动”品牌,针对不同群体,分层分类明确“立德树人行动”主题与形式,形成《“立德树人行动”服务手册》,分门别类提供特色志愿服务。三是夯实常态化推进作用发挥的组织保障。积极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学校体育志愿服务品牌,努力扩大社会影响,放大品牌集聚效应,吸引更多学校教师、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四)提高服务能力,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学生

一是探索推进服务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聚合多元多样化元素,积极探索学校生服务管理新路子。细化服务分类,精准确定服务标准,制定《学校课程思政教育分类服务管理标准》。在“一核多点”学校教师工作综合体建设大框架下,打造“课程思政驿站”特色,制定建设标准,进行规范化打造。二是探索学校教师“四就近”服务升级版。积极拓宽各类课程思政教育渠道,提升课程思政服务品质,不断满足学校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整合运用政府、社会、市场等各类资源,深化学困生“一对一”服务工作,探索“1+N”多层次、多元化的学校教师“四就近”综合服务新模板。三是深化“五大场景”“一人一策”服务。发展学校互助课程思政教育,构建“时间银行”,将学校居民、学生培养成为服务志愿者,培育互助庞大力量。探索学困生“健康服务、上门服务、智慧服务、就近服务、网络服务”等五大场景,深化学困生“一人一策”精准服务。

(五)注重改革创新,推进信息化工作迭代升级

一是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目标导向,探索信息化微改革。依托学校培训微信群,邀请学校教师先锋模范通过录播、直播等方式,开展立德树人相关教育,开展在线“微课”教育。探索学校课堂管理数字化服务窗口,体系化打造“线上线下、共享共建”的基地。二是更新完善全市学校教师、服务人员、学校教师专业人才、志愿者人才数据库。建立社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微信群,畅通沟通渠道。定期举行“智慧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向普及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熟悉智能应用,让他们搭上信息化的快车,紧跟新时代的步伐。三是鼓励兴办小型学生体育教育培训机构,构建学校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和学生自治的新型学生体育教育服务模式,促进学生社会化。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探索教师活动中心实现电子化管理。探索打造“云上体育”“掌上家园”等,打造多功能“智养”试验区,着力提高学校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

猜你喜欢
立德志愿立德树人
以志愿,致青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