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经济视角下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2021-11-22 02:26杨爱林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灌篮 2021年24期
关键词:协同人力资源体育

杨爱林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随着我国逐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建设工作,体育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新时期我国全面开展体育强国的背景下,社会体育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发展,给高校体育教育优化改革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在全国体育经济宏观视角下,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通过资源共享的模式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优化改革成了高校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体育经济视角下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一)全面推动社会体育全民健身事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体育强国事业的深入开展,我国社会对体育锻炼及身体健康产生了群体性需求。然而,当前我国社会群体尚缺乏一定的体育锻炼意识,城市和乡镇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相对较低,社会体育锻炼的形式也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缺乏专业性运动结构组成和有效性体育锻炼内容。在体育经济宏观视角的指引下,高校体育通过开展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进行优化改革能够为社会体育的专业体育技能和体育基础资源方面提供充足的帮助,通过专业的体育教师资源和体育运动基础设施能够为社会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加完备的人力资源和基础建设保障,进而不断的提升社会群体的体育锻炼水平,强化社会群体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进而全面推动社会体育全民健身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全面推动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实践接轨

在传统体育事业发展模块当中,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是两个没有交集的独立模块,随着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以及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兴起,两者之间逐渐产生了交集。高校体育通过开展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进行优化改革,能够帮助学生在校园学习阶段就与社会进行接触,拓宽了学生体育专业学习的社会应用实践渠道,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加速校园体育人才培养机制的社会化进程发展。

(三)全面落实我国体育强国的战略部署

高校体育通过开展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进行优化改革,能够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普及,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也帮助社会体育建设事业向着专业化和高效化的方向迈进。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能够通过协作同步机制实现双向的共同发展,即实现学生在校园阶段的体育专项技能培养,提升学生体育专业学习的社会实践适应性,又通过借助高校体育专业教育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推动社会体育的高质量发展,两者统筹配合,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的全过程发展,进而全面落实我国体育强国的总体战略部署。

(四)全面提升体育方面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兴起,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校园阶段教育并不是体育专业教学的重点,还需要具备较为深入的社会延展性,而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更加需要专业体育人才来优化社会体育锻炼结构,增强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化发展的整体水平。高校体育通过开展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进行优化改革,实现了体育方向高校教育层面和社会建设层面的人力资源协同发展,高校体育专业教师为了自身应用实践教学水平,必须不断的强化自身的应用实践能力和社会拓展能力,而在此过程中,专业的体育教师能够不断的缓解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匮乏,两者协同机制的不断完善全面提升了我国体育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

二、体育经济视角下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推进的SWOT分析

(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协同发展的优势

首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采取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机制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目前体育资源配置失衡和发展重心偏移的问题,高校强大的体育资源和专业人力资源能够有效解决社会体育“基础差、底子薄”的短板,推动社会体育事业的优化发展;其次,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采取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机制能够形成更加深入和完善的协同发展平台,社会体育能够为高校体育教学优化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社会实践资源,满足学生社会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全面提升高校体育专项教育的社会实用性;第三,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采取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机制能够实现体育运动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全过程引领,推动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的全面贯彻落实。

(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协同发展的劣势

目前来看,制约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采取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机制的主要问题来自于传统守旧的发展观念。一方面,高等教育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长期处于封闭式的发展状态,虽然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都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但依然无法真正的满足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体育专业教育与社会应用实践始终无法真正的实现无缝衔接;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全民体育健身事业的兴起,我国社会体育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基础差、底子薄”的短板依然存在,体育基础环境的匮乏和专业体育人才的缺乏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更加影响了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机制的形成。

(三)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协同发展的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的提出了体育强国的战略发展目标,为了确保这一宏观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实施政策,就此正式来开了我国由体育大国向着体育强国方向发展的序幕。体育强国宏观政策的提出给我国社会体育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契机,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开展创造的良好的发展环境。而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加强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理念的形成给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校体育在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快体育教学的社会化发展进程,提升体育教育的社会应用能力培养,两种政策和理念的提出给予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为两者的协同推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协同发展的挑战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在传统发展环境下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一方面,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限制下,体育专业教学在校学习阶段主要注重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养,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也多集中在校内实训部分,缺乏与社会形态的沟通;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一直处于相对缓慢的发展节奏当中,并未与学校教学部分产生交集。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推动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建设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两个相对独立领域的融合问题,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必将产生阻碍,这也将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社会发展所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体育经济视角下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物质资源层面实现融合和共享

在我国教育教学任务相关要求下,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建有相对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资源,而这些高校体育物质资源将成为体育经济视角下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在协同发展理论的支撑下,要秉承开放和共享的原则,与社会体育接轨,积极构建科学、完善的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物质资源共享机制,提升高校固有体育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物质资源层面的融合和共享能够解决社会体育发展物质资源匮乏的需求;另一方面,物质资源层面的融合和共享以有偿的方式对外开放,能够切实解决高校体育基础设施维护、修缮和更新的需求,两者互利互惠。

(二)人力资源层面实现互助和交流

从人力资源层面来看,高校体育在专业人力资源方面存在巨大的优势,高校体育需与社会体育进行紧密配合,构建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协同发展平台,为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指导,帮助大众体育人才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提升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的价值转化效率。同时,通过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协同发展平台,高校还需鼓励专业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社会体育也需要为高校体育教师的应用实践提供更加丰富的平台,进而改善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应用实践能力方面的匮乏,通过人力资源层面的互动与交流,实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双向人力资源水平的强化。

(三)文化资源层面实现交融和渗透

在体育经济视角下,高校体育教育必须通过加强文化资源层面的交融和渗透来实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的可持续性推进。首先,体育文化资源的交融和渗透是一种精神文明建设方式,能够为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创造更好的协同发展环境,不断的提升高校体育教育社会化发展意识的形成,不断增强社会体育大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在意识层面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其次,体育文化资源是推动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本着互检共荣的原则,打造文化交流平台,打通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融合渠道,进而加快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协同建设。

(四)制度结构方面实现标准化推进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在完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层面的融合工作后,需要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制度结构方式来形规范化的工作机制,进行实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的标准化推进。首先,高校体育需构建与社会体育的互通制度建设,包含资源共享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以及沟通协作制度;其次,高校体育需构建与社会体育的商业合作制度,通过将资金层面进行标准化建设来规范协作机制推进过程,确保协同发展机制具备可持续性发展性;第三,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需构建协同管理制度,明确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双方的职能定位,实现两者关系的有效协调,进而提升融合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协同人力资源体育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驻马店市锦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FESCO好生活网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