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指引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探究

2021-11-22 08:12沈迪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4期
关键词:支部工匠党员

文/沈迪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职院校最基层的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重要桥梁,承担着发展学生党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与大学生联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党支部是分布在教研室、实验室、教学科研团队、学生班级的“火车头”,也是党联系和团结师生、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依托。要抓在经常、严在平时,对不合格党支部精准施治、集中整顿,使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工作做到师生心坎上。要注重选拔最优秀的人担任高校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发挥“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将党支部书记工作与工匠精神紧密结合,具有更新更高的立足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工作是重点,学生党支部书记是领头雁,要守好责任田,耕好责任地,为实现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的时代要求贡献应有的力量。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也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随着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发,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在建设发展中日趋完善,但是,新时代下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学生党支部面对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和形成的阶段,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学生党建工作面对更多的挑战,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与从严治党新要求不匹配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从六个方面具体规定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要求,其中包括学生党支部设置的要求,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的要求,对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要求,对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要求。部分党员在大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入党动机不纯、表率作用不够、支部活动内容形式单一、支部工作长效机制不足[1],与从严治党新要求不相匹配。

(二)与人才培养中心任务不匹配

对于高职院校,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必须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基本内容为根本着力点。高职院校学生支部党员的培养教育,并没有切实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展开,例如在入党动机的考评把握上、成为预备党员后的考核标准制定上、成为正式党员后的长效管理机制上等,都没有从根本着力点上结合出发,导致学生党员组织关系转出,离开原来的组织,重心偏离,无法有效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有的甚至出现思想松懈,理想信念动摇,脱离组织的现象。

(三)与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不匹配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最大实际的科学判断,立足于对我国正从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强国这一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科学阐释了当代青年学生所处的历史方位、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所肩负的时代责任;明确指出了今天青年学生的人生黄金时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契合,广大青年学生要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开拓者,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2]。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在党员的培养引导上,更多注重的是思想、政治素养和服务学生,而忽视了成长成才的作用发挥,因为党员发展的高标准、严要求、数量少,导致部分入党的同学产生优越感,忽视了党员身份承载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够紧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优势渠道。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党建和思政教育双轨双行,师生混合党支部较少。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融合的开放性、科学性、协同性、联动性需要创新开拓。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在继续强化基层学生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育人功能和服务功能建设,切实推动新时期党建工作新要求向高校基层全面延伸,真正把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创新工作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从而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

(一)严把新时代要求,结合新任务实际

“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不断提高党建质量”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进入新时代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命题和新要求。进入新时代,面对新要求、新标准、新挑战,要有新认识、新思维、新作为,明确新时代的学生党建工作,重点应该抓什么、怎么抓,扎实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提升学生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服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抓好新五关卡口,建好新品牌示范

做好学生党支部书记要抓好支部工作需要把好思想政治关、抓实建设标准关、筑牢发展质量关、推进先锋引领关、勇闯示范创新关。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用结合。做好“谁来讲、学什么、学得怎么样”。组建三维导师制:党建导师,如聘请专业教授老党员、退休老党员、老支部书记为党建导师;学什么:就是原原本本地学,联系实际地学,立足本土,联系专业;深入思考地学,融会贯通、运用实践。学什么,从入党启蒙(书记第一课)到积极分子到拟发展对象到预备党员。保证理论学习实效,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党员固定学习日,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学时制度,发放党员学习记录本。理论学习成果化,“我是党课主讲人”“新时代青年说”。明确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规范。筑牢发展质量关,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闯示范创新关,实现“一部一品”建设。

三、工匠精神指导下学生党支部书记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质量之魂,在于匠心。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我们要“守住一份信念,专注一项事业,追求一份卓越”,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好党建工作,使支部的党建工作从“保质量”到“出精品”,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为组织培养、输送新鲜血液。

(一)要“树匠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工匠精神,匠心为本。而工匠精神最核心的评判标准就是有没有一颗能够坚持默默无闻、执着于追求卓越的匠心。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需要有对党忠诚、对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的责任感,需要有改革创新的勇气作风、对增进群众福祉的不懈追求的使命感。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完成必须履行的基本任务,明确开展党建工作的规范。严格遵循《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促进“三会一课”等活动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不断完善支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等支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学生党支部的自我革新和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

(二)要“提匠艺”,有效提升党务工作能力

工匠精神,匠人为基。培养技能人才是工匠精神实践、传承、发扬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要提升自己的匠艺,需要有效提升党务工作能力,推进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交融发展。“支部建在连上”指导我们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应该“支部建在班级”,突出学生党建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领地位。注意示范指导,既示范了学生党员,也示范了发展对象、积极分子,再由点到面,推动各项学生工作全面提升。

(三)要“立匠新”,不断创新建立党建工作品牌

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是新时代赋予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中,支部书记应该持之以恒、抓细落实地开展品牌建设,将品牌项目、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有实效。在品牌建设中,支部书记以工匠精神为融合,克服流于形式、好大喜功的浮躁心理,用发展和求新的眼光、心态对待基层党建每个环节和问题,以扎实稳定的方式开展支部品牌建设。在品牌建设中,需要不断创新学生党建品牌的内容、形式、运行、宣传机制,打造个性化、专业化、特色鲜明的学生支部品牌建设。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要以科学的、创新的党建工作,引领党的教育事业发展,弘扬党的精神,唱响创新和实干的时代最强音。

猜你喜欢
支部工匠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90后大工匠
支部联建润“甘泉”
工匠风采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工匠神形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