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篮球运动损伤预防与恢复方法创新研究①

2021-11-22 11:48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踝关节篮球运动部位

(广州医科大学 广东广州 510230)

1 信息化背景下,篮球运动损伤情况分析

1.1 常见损伤的数据化分析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篮球运动损伤研究带来了技术便捷性,通过对篮球运动损伤的数据化分析,能够准确了解不同性别的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的损伤分布情况,以及受到损伤的次数分布情况,对于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损伤方法和科学制定恢复训练方案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借助调查问卷等相关研究方法,选择某地区若干所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篮球运动的损伤分布情况进行数据信息搜集与分析,不难发现,篮球运动造成身体损伤属于常见现象。由于参与篮球运动的主体多为男生,且男生竞争性更强,因此,在经历过运动损伤人群中,男生比例远高于女生[1]。虽然绝大多数运动损伤的次数较低,但由于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影响较大,因此,在从事篮球运动时,仍需要加以重视,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1.2 常见损伤的专业性分析

在于信息化背景下,为有效提升损伤预防与恢复的专业性与针对性,需要基于篮球运动的损伤数据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常见的损伤类型,明确损伤产生部位,做好损伤原因分析,对症下药,尽可能减少损伤。根据运动损伤情况,结合篮球动作分析可知,常见的损伤主要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指关节及腰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一是运动前,准备活动落实不到位;二是运动过程中,专业技术动作掌握不到位;三是身体素质机能不足,运动强度过负荷造成身体部分发生劳损。在常见的损伤类型中,大多数均为挫伤、擦伤、扭伤及拉伤等程度较轻的身体损伤,虽然对身体的危害性较小,但发生的比例较高。除此之外,还有对身体损伤较为严重的,如骨折等,需要特别加以注意,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身体出现严重损伤。

1.3 常见损伤的成因性分析

针对常见的损伤类型,结合篮球技术动作进行分析,踝关节损伤通常发生于跖屈时,由于距鞍较窄的部位置于踝穴,踝关节出现松动,同时受到足内收、外旋或者内翻外力的作用,造成踝关节损伤。而膝关节,作为篮球运动过程中活动幅度较大的身体部位,当承受的压力过重,同时做出半蹲位急停急投、运球或者跳投等动作时,加重了髌骨压力,使其在摩擦、扭转等作用下产生损伤。指关节损伤主要发生在手指伸展或者屈曲过程中,由于接球姿势不规范,受到球的撞击造成损伤。腰部损伤则通常出现于身体移动环节,由于身体不合理冲撞,身体负荷过重且运动过多等,将会导致腰部韧带损伤或者关节扭错,产生强烈疼痛感,影响腰部的正常活动。

2 信息化背景下,篮球运动损伤的创新预防措施

2.1 基于信息化监测,强化身体素质机能

篮球作为一项竞技性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对抗危险性,信息化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通过有效监测运动员的运动过程,全面掌握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一旦出现身体异常,结合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及特点,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缓解措施,切实提升运动损伤的预防效果。在参与篮球运动过程中,可以积极利用摄影机等信息化设备,及时记录运动过程,通过对篮球运动过程中的动作分析,有效掌握运动者踝关节、膝关节及指关节等重点部位的活动情况,一旦发现出现技术动作不规范等问题,及时进行有效指导,切实规避身体损伤的运动风险。此外,针对专业篮球比赛运动,可以充分引进运动目标检测及跟踪技术,优化信息化监测效果,结合运动员的运动机能情况,系统分析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组织篮球运动员加强日常基础性训练,有效强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机能,提升身体容易受到损伤的踝关节、腰部及膝关节等部位的抗冲撞能力,尽可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或者将运动损伤所产生的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内。

2.2 借助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准备活动

篮球运动开始前,做好热身准备活动是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内容[2]。传统的篮球运动准备过程,通常组织集中开展跑圈、拉伸等准备活动,由于运动员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集体式热身运动并不适用于每一位运动者。为有效提升准备活动的有效性,需要充分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与身体各部分机能的实际训练情况,分层次、分类别地合理调整准备活动内容,切实提高热身运动的有效性。信息化背景下,可以借助智能设备及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有效感知并获取篮球运动者当前的心跳、温度等身体实际情况,对采集到的身体信息数据加以分析,准确感知运动者当前的身体状态,并将此作为依据,结合即将参与的篮球运动训练强度等,科学、合理地安排准备活动内容,将一般性热身训练内容与专项运动相结合,做好动力性、静力性等肌肉力量型训练的组合,同时,适当增设延伸性的肌肉准备活动,并科学调整准备活动中同一项目的训练数量,尽可能使运动员的身体保持在微微发汗、兴奋度适宜的最佳状态,在此基础上,需要将准备活动与正式运动之间的时间间隔控制在4min以内,使准备活动最大限度发挥出预防损伤的作用。

2.3 推进信息化管理,提升身体健康水平

健康的身体状态是篮球运动者参与运动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有效免于损伤侵害的根本保障[3]。信息化背景下,加强篮球运动员健康状况的信息化管理,能够有针对性地对篮球运动员进行全面、系统化的健康分析,促进其身体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篮球运动员完成训练任务后,可以详细记录下运动者的实际身体健康状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健康水平及身体各项指标的测量与分析,一旦篮球运动者的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或者不适状态,可以根据其健康状况分析数据对运动者的身体症状做出初步判断,以防加大身体运动负担,而增加运动过程中出现身体损伤的概率,有效保障运动者参与篮球训练活动的身体健康,减少运动伤害。

3 信息化背景下,篮球运动损伤的创新恢复方法

3.1 基于信息化分析,科学制定损伤恢复方案

在篮球运动过程中,一旦造成身体损伤,必须及时对运动者进行必要的恢复治疗与康复性训练[4]。自造成运动损伤开始,直至运动员可以重新从事篮球运动等活动,需要科学开展针对性治疗与恢复训练,因此,必须结合篮球运动者的实际损伤部位与损伤程度,做好伤势的准确判断,科学制定有效的恢复方案。篮球运动损伤的恢复不仅是指受伤的部位有效愈合,疼痛感降低或者消失,更是指受伤部位的机能水平能够恢复到原来状态。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可以将篮球运动者身体中力量、灵活度、速度等基本能力水平及日常性的运动表现等纳入到对运动损伤评估的范围内,以篮球运动者的疼痛感作为基础,以功能性动作的基本原理作为依据,综合各项数据的分析结果,准确、系统化地对篮球运动者的身体损伤进行有效评估,从而科学制定出适合运动损伤者的恢复方案,帮助篮球运动者尽快恢复到正常运动状态。

3.2 构建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身体损伤情况

篮球运动活动中一旦造成身体损伤,处理不得当将会使膝关节、踝关节及腰部、指关节等成为运动过程中身体的薄弱部位,造成惯性身体损伤,严重影响体育运动状况。因此,必须充分加以重视运动损伤的恢复治疗,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全面了解身体机能与损伤情况,创新采用有效的恢复方法,提升损伤部位的治疗恢复效果。在日常篮球运动活动中,可以采用信息化方法,积极构建信息数据库,将篮球训练内容、强度及身体水平测评结果等内容进行准确、真实、有效的记录,尤其针对篮球运动员的伤病经历,要按照先天性与后天性进行分类记录,其中,针对后天性运动所造成的损伤,需要按照损伤程度进行轻度、严重等不同类别划分记录,以便全面了解篮球运动人员身体的整体健康情况,一旦出现运动损伤,可以及时查阅相关信息数据库资料,结合其身体整体健康状况,采取有效治疗手段,在短时间内消除受伤者疼痛感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影响力,采取有利于恢复运动功能的方式开展治疗。

3.3 建立信息化档案,跟踪记录损伤恢复状况

运动损伤的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5],为了有效提升恢复方法的效率与有效性,可以采用跟踪治疗的方式,每日对运动损伤者的受伤部位、恢复程度及相关身体机能等进行检查,真实、准确地记录受伤者的恢复状况,并建立信息化档案。以信息化档案作为基础,结合其受伤部位的恢复进度,有效调整用药种类、剂量及恢复训练的内容与强度,帮助受伤者尽快恢复到最佳的身体状态。除此之外,篮球运动者的信息化档案还可以为以后的训练提供有效的指导,针对身体曾经出现过运动损伤的薄弱部位,可以在运动前提前利用护膝、护腕等保护器材,加强对身体部位的防护。

3.4 强化信息化管理,科学安排康复训练内容

在运动损伤部位疼痛感消失后,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受伤部位的能力康复训练。信息化背景下,可以针对受伤部位进行专项能力测评,准确了解受伤部位的机能水平,在此基础上科学安排康复训练内容,促进运动能力的快速恢复。可以循序渐进,由低到高,逐渐增加难度,在不影响受伤部位有效康复的前提下,按照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部分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调整恢复训练内容,针对专项能力测评结果较为薄弱的部位,可以测试性训练为主,采取活动幅度、肌肉力量、平衡性及柔性相切换的方式,有效推动运动能力的逐步恢复,在训练效果较好的基础上,可以逐步增加增强式训练,逐渐增加速度训练、爆发力训练等,从而实现体能的全面恢复,促进篮球运动者体能状况的整体性恢复与提升。

猜你喜欢
踝关节篮球运动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崴脚可不是小事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足部按摩(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