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优质护理用于脑肿瘤围手术期中的效果

2021-11-22 16:57王先荣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4期
关键词:全程优质护理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王先荣

摘   要: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用于脑肿瘤围手术期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4月于巴彦淖尔市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脑肿瘤手术治疗,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全程優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全程优质护理应用在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肿瘤;全程优质护理;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4-00-02

脑肿瘤属于神经外科疾病的一种,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多集中在20~50岁群体。该疾病的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且预后效果不佳,对患者身心健康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1]。目前,临床针对此类患者多采取手术治疗,但术后肿瘤易复发,且会出现相关并发症,因此在手术治疗的同时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2]。常规护理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考虑到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非常关键,若在此阶段能够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法,则会对其预后效果带来积极的影响[3]。全程优质护理方法主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在围手术期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理想[4]。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全程优质护理用于脑肿瘤围手术期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4月于巴彦淖尔市医院接受诊治的10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脑肿瘤手术治疗,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8~50岁,平均年龄(41.48±2.47)岁。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7~49岁,平均年龄(41.51±2.4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脑肿瘤,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5];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可正常沟通交流,认知功能无异常的患者。

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的患者;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完善术前检查;术中与主治医师密切配合;术后恰当调节室温,确保病房环境舒适度,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组予以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干预。(1)术前强化与患者间的沟通工作,确保其不良情绪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同时通过恰当的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之积极面对疾病的诊治。(2)在手术期间通过肢体语言、眼神等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予以安抚,在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如遇异常问题能够及时处理。(3)术后在对其实施生命监测的同时,为患者调整体位,确保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加强管道、皮肤的护理,避免发生脱管、压疮等不良事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术后科学饮食及运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尽早开展功能训练,避免发生肌肉萎缩。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1)负性情绪: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焦虑程度,最高分为80分,最低分为2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抑郁程度,分值在20~80分,分值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2)护理满意度:通过本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内容涵盖护理礼仪、健康教育、沟通能力以及主动服务,每项内容最高分为25分,总分100分,可划分为非常满意(90分及以上)、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59分及以下),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脑水肿以及便秘等。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变化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肿瘤为肿瘤的一种,在青壮年人群中比较多见。该疾病病情较为严重,病程发展相对缓慢,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6]。开颅肿瘤切除术为该疾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在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7-8]。因此,在手术治疗的同时应采取恰当的护理方法,确保患者的预后效果。常规护理干预虽然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但仍存在不足。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为临床护理模式中较为新颖的一种,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予以针对性护理,使患者能够充分的感受到人文关怀[9]。本研究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对患者施以有效的优质护理措施,化被动为主动,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负性情绪生,患者对护理人员更信任,治疗依从性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迟采琳[10]的研究报道结果一致,可见全程优质护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开展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将全程优质护理应用在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静,张燕,李妮.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脑肿瘤患者的预后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0,15(6):763-766.

[2]陈贵芳.护理干预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7):157-158.

[3]王蓉.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211-212.

[4]周惠彧.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效果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S2):185-187.

[5]赵世光,陈忠平.颅脑肿瘤诊断与治疗精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6]宋寒秋.优质护理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4):251-252.

[7]毕波.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4):191-192.

[8]胡晓红.优质护理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S1):168,170.

[9]李宝娟.优质护理在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7):195-196.

[10]迟采琳.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脑肿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197.

猜你喜欢
全程优质护理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乳腺良性肿瘤围手术期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分析
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行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