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21-11-22 14:43邵莉
红豆教育 2021年17期

邵莉

【摘要】主要通過描述和揭示,将生物教材与生物科学史结合的优良影响以及如何将两者更好的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提出更好的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充分的锻炼,使他们拥有科学思考的能力,使课堂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习兴趣

前言:其实在现有的生物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会提到与之相关的科学发展史,以及这个知识点背后的故事。这些往往能够起到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科学概念、探究科学本质、了解科学研究方法的作用。如果能够将这些资源物尽其用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课堂水平和质量。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了多方面的生物科学史,并将其与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点所对应起来,通过不断的实践改善,使其发挥作用,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教师的认可。

一、通过将生命科学史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堂课为案例。在课堂伊始,首先提出了一个讨论问题:“遗传物质可能有什么特点”,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回答这个问题,让学生知道第一位回答出这个问题的人名叫薛定谔,在历史中是一位非常优秀和出色的物理学家。然后由此引入科学史的教学,讲述科学研究进程。这位物理学家因为对生命科学感兴趣,所以开始研究生命科学,常用物理的思维方式来研究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问题。1943年时,这位科学家写出了《生命是什么》这本书,该书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书,它深刻影响了分子生物学后续的发展,也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做了扎实的理论奠基。在这堂生物课上,为学生简单讲解和介绍薛定谔以及这本了不起的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将这些内容和书本上所学的基础知识相结合起来,再根据相关理论,引导学生在这堂课上学到他们该学的知识,自主总结并回答出在课堂伊始提出的讨论问题的答案。即遗传物质前后代是稳定的、遗传物质是能被复制的、遗传物质是在前后代之间传递的、遗传物质是会变化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利用别样的方式导入新知识的教学,在拓宽学生思维、开拓学生眼界的同时使每一位学生都学到了关于遗传物质的相关知识。使课堂充满活力、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提了起来。

二、生命科学史与科学研究所需的素质

只有拥有缜密的思维逻辑、能够不怕辛苦经历过重重阻碍的探索过程才能在科学研究中获得非凡的成就。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是那么了解科学研究是如此考验人的,所以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好生命科学史,利用这些历史知识给所有学生上一课。不过,尽管探索科学道理的路程是充满艰险的,但一旦开始,在一路上所得的收获,一定会使你开心雀跃。讲到这里我就想到了达尔文,关于达尔文发现生长素的故事。达尔文是一个细致的人,所以能发现植物生长的奥秘,植物永远向光生长。这件事情让达尔文有疑问,于是开始了思考,同时也开始了研究。第一阶段时,利用单侧光照射有孔暗盒的不同部位用以探究幼苗感光的部位究竟是哪些。第二阶段则使它利用切除法来验证幼苗具体的感光部位。到第三阶段,利用划等距离线方法发现了幼苗的具体生长部位。可是,利用金丝雀草做的这三个实验看似成功了可是结论却是矛盾的,经历过达尔文无数个夜晚思考与对比分析,终于为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合理的预言和答案。再后来,越来越多优秀的科学家涌现出来。经历过好几代科学家的科学实验和精密仪器的测量估算,终于在数年后,达尔文当年耗费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得到的结论得到了印证。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经过无数遍的尝试提出了这种物质,影响生物界的生长素也就此诞生了。由此可见,达尔文能获得如此非凡的成就,是各方面都极强的综合素质下的共同成就,达尔文也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博物学家、思想家。

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学习到,可以通过讲述生物科学史的方式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也能学习理解到有关于生长素的相关知识。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同时,教育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学习达尔文那种严谨的思维逻辑、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要吃苦耐劳通过科学论证得出结论,加强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认知。经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反复试验,这种教学方式一致受到了学生的认可,为学生所倡导,教师也认为这种方式会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课堂也不再枯燥乏味。

三、科学史为跨学科思维助力

不论是什么科学研究与重大发现,不论是达尔文还是薛定谔,一个优秀成功的科学家首先就是要拥有综合思维的能力。众所周知,综合思维是具有神奇的力量的,它在科学史的发展上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正是因为这种能力的重要性,我们更是要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考的思维的能力,这种能力不管是对于他们短期内的学习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综合发展道路来说都是百利无一害的。当然,这种能力的成功培养对于当代的教育现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应当将生物科学史的作用最大化,探索出一条最有效的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的道路,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这种能力,为国家栽培出更多的科学研究人才。

结束语:生物科学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书上的基本的知识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应该大力将这种教育模式弘扬起来,使科学史更好的发挥出其作用,使课堂质量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富晓帅,付鸣佳,李琴.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J].中学生物教学,2020(23):10-12.

[2]毛亚飞.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微课程的制作与应用探究[D].河南大学,2020.

[3]林海娟.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科学史教育价值的研究[J].科技风,2020(10):72.

[4]张婉娟.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建构科学本质观的实践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