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实践研究

2021-11-23 00:01孙宏达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就业观就业指导辅导员

文/孙宏达

新时期,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让其能够树立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并帮助大学生化解在创业中遇到的难题,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和认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并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

一、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的优势

辅导员主要承担管理大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的角色,与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时间较多,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和认知、情感表达、职业发展等方面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辅导员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中帮助学生建立合适的发展规划,鼓励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纠正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和职业观。同时,辅导员也可以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日常的学生工作中,让学生能够对专业的特色、发展的前景、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等方面有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科学地选择自己的职业以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灵感。通过创业指导,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解读创业政策、法律法规等。另外,辅导员要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根据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阶段为其设置对应的就业指导内容[1]。比如:在大一阶段,辅导员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自己喜欢的社团,或者利用专题讲座的方式开展就业创业讲座,让学生能够对创业有初步的认识,增强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且在后续的学生工作中,辅导员也可以为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一些具有创意项目的学生进行申报或者孵化。此外,辅导员也要拥有比较丰富的创业指导资源,为学生提供创业和就业所需的信息,可以邀请已经毕业的大学生讲述他们的创业经验,对在校大学生形成带动效应。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现状

(一)就业指导不够深入

辅导员是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枢纽,承担着重要的学生工作。新时期,辅导员工作也迎来了较高的目标。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辅导员必须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指导的重要性。但是,目前部分高校辅导员在组织就业指导时还不够深入,很多就业指导停留在表层中,大多数辅导员会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的陈述,实践指导不够强。部分辅导员比较年轻,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缺少充足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加上对学生专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动态等方面不够了解,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会出现一些偏颇等问题。同时,有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对学生的就业观、职业方向等方面不够了解,难以对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效率。

(二)高校就业指导不够重视

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数量也在增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高校也开设了丰富的创新创业课程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缓解就业压力,并带动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创业课程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方面,导致创业指导的效果不强,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比较固化,甚至有些大学生存在错误的就业认知,比如在选择职业时,他们更注重工资的高低和工作强度的大小,忽略了对自身专业水平以及实际能力方面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到一线城市工作,不愿意自主创业,没有认清社会就业的形势,导致毕业之后比较迷茫。此外,很多高校没有为大学生搭建完善的创业实践平台,很多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没有经过有效的检验或评估,因此在创业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影响到大学生的创业热情[2]。

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交流,纠正错误的就业观

新时期,辅导员要加强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重视,明确其对大学生成长以及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为大学生设计出适合的指导方案。充分地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全面了解并掌握大学生的就业观。比如,辅导员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将创业信息、专业前景、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制作成小视频,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其上传到信息化的交流平台。这样可以让就业创业工作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推动其常态化开展。大学生可以通过时刻关注就业信息和创业内容,激发自身的创业灵感,调动创业热情。同时,辅导员应该在就业创业指导中加入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或者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对其错误的职业观和就业观进行纠正。比如,辅导员可以每周或每月组织创业指导班会、报告会或者创业经验交流会等,让学生在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分享经验,找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行业,并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积极创新、勇于创业。同时,辅导员还应该让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制定出清晰的创业计划和职业方向,并朝着自己的规划努力奋斗。另外,辅导员在指导大学生创业时,还应该让大学生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及时分析自己的不足,避免在择业或者创业中出现盲目自信的心态,这样反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预期。在辅导员的就业创业指导中,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专业技能,鼓励大学生为我国的基层建设贡献力量,实现个人价值。

(二)为学生拓展创业实训平台

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而且还要为其拓展创业实训的平台,使其获得更多自主创业、积极创新的机会。要将理论性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辅导员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讲述一些企业的真实案例,让学生通过探讨或者研究对项目进行分析。同时,也可以定期组织并举办班级创业比赛、创业沙盘展示、创新大赛等,并设置一些奖品,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在学生相互竞赛和研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与提升,及时对自身的创业能力进行分析,进而有效地弥补和提升。辅导员还要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政策以及行业领域的发展动态等,并将学生的创业项目以及创新创意等及时提交到学校的创业中心,帮助学生进行孵化。尤其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辅导员要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信息,并采用大数据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处理,可以为学生搭建创业数据库,学生可以从中获取最新的创业项目,并匹配与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此外,辅导员还要对已经毕业的学生做好就业跟踪,获取学生在就业岗位或者创业的现状,并通过收集和汇总学生的实际反馈,对单位以及就业情况进行总结,这样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也可以从更多的角度获取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有助于提高辅导员创业指导的效率[3]。

(三)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

辅导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创业指导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高校要不断地强化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具备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满足对大学生创业指导的工作需求。首先,在引进辅导员的过程中,需要对辅导员的知识储备、语言表达能力、思想认知、创新意识等加以审核,确保应聘人员能够胜任辅导员工作,并理解辅导员创业指导工作的内涵。同时,高校还应该积极组织辅导员培训活动或者学习活动,开展跨学校或者跨地区的辅导员座谈会、学习会等,并及时了解就业信息,为创业指导工作奠定基础。辅导员也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引导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就业心态,让就业指导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其次,高校要将辅导员创业指导工作与其绩效考核等相衔接,完善对辅导员的激励机制。高校可以对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业绩能力突出、发挥重要作用的辅导员提供一定的奖励,也可以建立创业指导工作标兵、模范或者先进等,进而增强辅导员对创业指导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此外,在开展创业指导的过程中,辅导员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尤其对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要提供一对一的咨询和帮助。同时,可以加入心理素质提升或者角色转换等相关的环节,利用模拟面试或职场模拟的方式演绎出面试的场景,帮助大学生消除面试中的紧张情绪,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辅导员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历优化,对学生的简历进行评价,让大学生能够在简历中清晰地介绍自己,展示出自己的特长,让面试官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学生。

四、结语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必须要认识到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创业指导渗透到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对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等进行引导。同时,辅导员还应该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等,为大学生设计出适合的就业指导方案,采用一些实践活动或者项目,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自身能够有清晰的定位和认识,进而选择适合的职业类型,并积极创新,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此外,辅导员还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增强创业指导效率。

猜你喜欢
就业观就业指导辅导员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愿去民企”体现毕业生务实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