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工上岗证为例谈高职学生的培训方案

2021-11-23 00:01毛奇宫振华林林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电工专业知识考试

文/毛奇 宫振华 林林

一、学生进行电工上岗证考试的必要性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都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足,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不够严格,导致学校需要承担起监督学生学习生活的责任。所以,从高职院校学生刚入学开始,学校和教师都在宣传电工上岗证考试的重要性,上岗证不仅能够拓宽今后的就业道路,还能够在就业道路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1]。学生步入社会,进入到电工岗位之后,有时候会先做一段时间的普工,待企业需要电工的时候,持有电工上岗证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当然也有企业直接来学校招电工的,那更是需要电工上岗证。电工上岗证对于电子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硬件。为此,要求班主任要多跟家长联系,给家长讲清楚电工上岗证考取的目的、方式、收费标准和重要性等,获得家长理解和支持后,更有利于学生顺利考取电工上岗证。很多家长来自农村,对于电工上岗证也不尽了解,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学校乱收费,班主任详细给家长解释,申明学校是本着自愿原则让学生报考,费用也是交到人社局而不是学校自行收费。

二、高职院校电工上岗证培训意义

(一)职业培训可以提升就业能力

电工上岗证的培训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课程,电工上岗证的培训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有着较大的帮助,目前社会上对于具备电工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十分旺盛,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进行电工上岗证培训能够增强学生在今后就业道路上的的社会竞争力。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都没有实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衔接,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有些学校的教育模式较为落后,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不相适应,需要设置相应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二)改革实践教学,提高人才素质

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一直以来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理论教学可以实现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后期的实践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实践教学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2]。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的电工职业教学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革教学模式,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有的高职院校电工上岗证职业教学并不能完全实现与企业的实践相配合,电工上岗证培训只是流于形式,对学生在企业内部的实践并没有较大的帮助,因此电工上岗证的培训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做到与社会电工岗位需求相互衔接。

(三)通过教学改革,实现校企“零距离”

电工上岗证是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的需求,职工采取自学的方式考取电工上岗证。随着高职院校逐渐实现对电工上岗证的职业培训教学后,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考取电工上岗证,同时掌握一定的电工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当进入企业工作时,会很容易胜任岗位的工作任务,实现从校园到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这也是进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之后,实现的学校和企业“零距离”衔接,有利于学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增强了人才的竞争力,提升人才就业的成功几率。

三、目前高职院校电工上岗证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除社会上专门的电工培训机构外,许多工科类职业院校也担负电工培训教学工作,例如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拥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南方电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属的职业鉴定站所授培训资格,每年承担本校工科类专业学生和部分其他院校及社会上人员的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职业资格证及企业职工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培训和鉴定任务。下面具体分析高职电工岗位培训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时间短,不能系统完成培训内容

目前虽然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开展了电工上岗证职业培训课程,但是都将职业培训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进行设置,课程次数和课程时长较短,与主修课程的差距较短。一般的电工培训时间为两个周,一共三十五个学时,这跟电工上岗证考试所需要掌握知识的学习时间相比,是远远不够的。电工上岗证考试内容的教材一共有五百多页,两周的时间是无法完全学习完课程内容的,仅仅依靠两个周的时间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电工上岗证考试而学习的应试技巧和重点知识,并没有对电工的原理和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完全是为了考试而培训。

(二)上岗证考试成绩与“电工基础”成绩正相关

电工上岗证的考试内容基本上来源于大一所学的“电工基础”这一门课程,因此,学生只要在大一认真学习了“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基本上就能通过电工上岗证的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在大二学习期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于电工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仅仅考过电工上岗证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好高职院校在校期间设置的所有专业课程,才能够胜任电工这一岗位。

(三)上岗证考试成绩与受训学生所学专业有关

目前,学生的电工上岗证考试成绩与学生所学的相关专业有很大的关系,在高职院校中,大部分学生为了增加就业机会,会选择多个专业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因此机电专业、电气专业、电力专业的学生由于属于与电工上岗证考试相关的专业,电工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较好,电工上岗证考试成绩会较高,而除此之外的专业,电工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电工上岗证考试的成绩相对较低,这并不能作为评价电工上岗证培训课程好坏的唯一评价标准。

四、高职院校电工上岗证培训方案的优化

(一)整合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

高职院校应不断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了解当下电工上岗证的考试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不仅要更新理论知识,而且要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不仅要设置与电工上岗证考试相关的课程内容,而且要了解目前企业电工岗位的需求,将课程内容与企业的需求进行融合,打造专业的电工上岗证培训课程。根据企业需求和考试动态,教师编写“电工上岗证培训”讲义,作为课程教学的规定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专业知识培养,提高电工上岗证职业培训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提高培训课程的质量和水平。

(二)学好“电工基础”课程

电工上岗证的考试内容与电工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关系,基本上电工专业知识包含着所有的电工上岗证考试内容,因此,学好高职院校的专业电工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顺利通过电工上岗证考试。电工上岗证考试内容与大一的“电工基础”该门课程内容基本一致[3]。因此,教师应该在大一时就告知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大一时就打下好基础。有理论基础作为依托,那么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更容易进行,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更容易灵活应用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结合,对电工专业知识的运用更加融会贯通。

(三)加强考证培训管理

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教育培训课程的基础上,也会与社会上专业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同时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学校要做好培训纪律的检查,杜绝学生逃课和迟到行为,学生在培训机构的学习和在学校学习是同样的管理方法,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刻苦,听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个实验,培训结束要及时完成培训报告,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接受培训的内容,尽快通过电工上岗证考试。

(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电工上岗证的培训课程可以与企业、工厂和其他与学校有合作的示范实训基地开展合作,共同参与课程的教育过程,实现职业技能培训的工学结合模式,将课程设置安排进企业、工厂,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更好地认识电工专业知识,更加灵活地运用电工专业知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以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目标,通过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方式,更加明确地了解企业对于电工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培养人才,在兼顾电工上岗证考试的基础上,为企业输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五)打造专业教师队伍

专业的教师队伍是开展电工上岗证职业教育培训课程的关键所在,加强教师队伍培训能够实现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于校内的教师,应该进行电工专业知识培训,了解电工上岗证考试的相关政策,并且根据变化及时更新自己对于电工上岗证考试的政策学习。可以引进一批专业的电工上岗证培训教师,保证这一批教师具有电工上岗证和电工登记证书,旨在打造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同时也可以聘请校外的电工教育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给学生普及电工上岗证考试方面的相关政策和学习方法等,也可以聘请企业的高级技工和专业人才进行讲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电工岗位上的具体工作情况等。

五、结语

高职院校电工上岗证培训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电工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竞争力,降低就业的压力。高职院校要想开展好电工上岗证的培训课程,应该做到及时更新培训内容,督促学生学好必修课知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考证培训管理,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够完善电工上岗证培训课程,改革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

猜你喜欢
电工专业知识考试
糊涂的维修工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