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态、同伴关系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2021-11-23 00:01张溢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2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学业同伴

文/张溢

大学生的就业模式由传统的包分配模式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供需见面的多种模式转变[1]。就业制度的改革也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就业难度日趋增大,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其中有一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存在恐惧,有些学生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消极情绪。通过深入了解发现,同伴关系不良所导致的自我效能感下降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一、学生就业心态与自我情绪的影响因素

自我认知对个体的就业心态与自我情绪有一定关联[2]。对学生自我情绪的归因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是,能否成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与学生积极自我情绪有正向关系。若学生在掌握学习任务时体验到挫败感则会产生愤怒情绪,这是学生自我认知的表现,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掌握一门科学。控制—价值评估模型由Pekrun等人提出,根据其研究显示,个体对自己就业的效能感、成就的控制感以及价值评估与其自我情绪有着显著的相关。

成就动机是个体以一种高标准要求自己取得成功的动机[3],它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认知的渠道,任何一个成就动机都会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的就业心理变化。根据研究结果总结得出,设定努力目标可以正向预测学生的自我情绪,负向预测学生的就业抵触情绪。

控制—价值评估模型理论认为,个体的情绪在受到内部因素影响的同时,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获取知识质量、教师反馈、他人期望、班级的整体学习程度、亲朋的社会支持等要素。Bull和Solity曾提出“班级的社会心理环境”的概念,即班级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形成的社会心理环境。积极的班级心理社会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对学生的积极就业起到促进作用。

二、同伴关系

(一)同伴关系的概念

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4],同伴关系在个体的成长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作用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同伴关系主要分为同伴接纳和友谊,同伴接纳是个体在同伴群体中社交地位的反映;友谊则是一种双向结构,是两个个体间的情感联系的反映[5]。

(二)同伴关系对就业心态的影响

在青少年期,同伴的影响作用超过父母的影响,同伴关系与学业成绩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同伴接纳程度高或受欢迎的个体,往往学业成绩高,同伴排斥或社交地位低,往往学习困难。个体若能拥有较为亲密的朋友关系,则会体验到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和更低水平的沮丧情绪[6],而幸福感可以促进良好就业心态的形成。

(三)学业情绪与同伴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内在联系

关于学业不良者和学业成绩的研究中,都涉及两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学业情绪和同伴关系。而学业情绪和同伴关系两者间有许多中介因素,其中自我效能感起着很大作用。大量实践资料证明大学生同伴关系不良所引起的自我效能感下降会影响到学业情绪,进一步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业成就。

三、自我效能感与同伴关系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时[7],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的自我感受。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的行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伴群体在交往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8],通过彼此之间的模仿学习来影响个体自我效能的发展,处于青年早期的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比较、判断的能力,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他们会更加主动地接受榜样的示范作用,并产生替代性学习。随着价值观及社会意识的逐渐成熟,这为他们提供了进一步树立、发展自我效能感的内在力量。

(一)自我效能感与个体情绪的关系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9],低自我效能感会降低个体对成功的期望,阻碍任务的启动和执行,造成就业意向拖延。有研究发现,个体的就业意向拖延程度越严重,其积极情绪的唤醒程度就越低,消极情绪的唤醒程度就越高。在学期初对学生情绪控制进行评估,在学期结束时再次对该生的认知、动机和情绪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能够控制情绪的学生表现出更少的焦虑和厌恶等消极情绪。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积极的个体情绪呈正相关。

(二)自我效能感在就业心态和同伴关系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控制—价值评估模型理论中指出,教学质量、毕业季学生的期待、同伴关系及互动学习等因素是影响个体对自身控制感和价值评估的重要变量。研究发现个体所受的同伴支持与其就业心态有着显著的相关。同伴关系不仅对学生情绪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还会通过自我效能感这一中介变量影响着就业心态。同伴群体是大学生成长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同伴关系状况、受欢迎程度会影响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受欢迎或被同伴拒绝、孤立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普遍低于受欢迎学生,此类学生表现出缺乏学习兴趣、学业成绩较差、低理想水平、低自我肯定等特点,而此类学生往往又缺少老师的关注,这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由同伴关系不良而导致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降低,进而带来的自我评价降低、学习兴趣减弱、完成任务拖延等变化。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面临一项学业任务时,会认为自己有能力和信心去完成它,因而会激发出更多的学习热情和积极学业情绪,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行动;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面临同样的学业任务时,会产生自我怀疑,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它,对自己缺乏信心,焦虑不安,拖延怠慢,进而引起更多的消极情绪。

四、建议

(一)对大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和情绪辅导

韦纳的归因理论表明,若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个体则会体验到能力感和成就感,进而提高自信心。因此,学校可以开展相关讲座和活动培养学生合理归因的能力。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趋近动机,降低回避动机。还可以开展情绪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掌握调节和宣泄自己就业压力的能力,学会密切关注自身情绪变化,出现消极情绪时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或者寻求他人的帮助。

(二)通过改善同伴交往状况改善大学生就业观

学校开设与同伴关系技巧训练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人际关系、同伴关系的能力,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锻炼其社会交往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社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给予适当的强化、塑造、消退等反馈来培养学生的社交行为,降低那些不利于社交的错误行为,也可以通过榜样示范、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理论学习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社交行为和技能。

(三)增加成功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感

在进行同伴关系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建议教师有意识地在课上、课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给予学生适时的表扬增强自信,提供多种机会增加成功的体验,增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向学生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教给学生具体的调节心理的方法和手段,多重手段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从上述论述可以发现,文章首先介绍了现阶段的就业模式,以及就业心态对就业的影响。然后,通过分析同伴关系和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心态的关系,并通过改善同伴关系和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就业心态,进而提高就业率。这种程序递进,相辅相成,能够有效促进就业。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学业同伴
艰苦的学业
静心
测试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寻找失散的同伴
帮孩子化解消极情绪的绘本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Clear Your Mental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