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 与BSC 相结合的绩效评价理论探讨

2021-11-23 02:50刘海滨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计分卡财务指标业绩

刘海滨,张 昕

(1.北京普天太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哈尔滨 150000;2.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 150000)

0 引言

EVA 即经济增加值,它是指扣除股权和债务的资本成本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是其核心,强调企业在进行成本费用的计算时,不能只考虑债务的成本,也要充分考虑权益成本,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企业是否创造了价值,是否侵蚀了股东财富。当企业的EVA 值大于零时,说明企业的经营收益大于债务资本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之和,股东财富增加;当EVA 值为负数时,说明企业的经营收益小于债务资本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之和,即侵蚀股东财富。EVA 的运用是对传统财务分析中忽视股东资本成本的做法的终结。

BSC 即平衡计分卡,是从四个相互协同的角度出发来全面评价公司业绩。除了包含传统的财务指标之外,还考核从公司战略目标转化而来的非财务指标,可以监督公司战略目标是否切实执行。BSC 评价方法改变了以往从单一角度考评公司的方式。

将EVA 和BSC 相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应用于企业有利于企业厘清使命与战略,明确自身发展模式,借助财务、顾客、公司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四个维度,深入挖掘核心竞争力。这不仅可以让企业利益相关者了解其业绩详细情况,也能让管理者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完善考核机制,正确引导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对企业目标的实现起导向作用,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1 单一采用EVA 业绩评价的优点及局限性分析

1.1 优点分析

EVA 可以把对企业的经营业绩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来,资本成本是EVA 的最大特点。它充分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的业绩指标,更能反映真实盈利能力。那些税后利润少于权益机会成本的公司实际上投资者的资本价值在降低。只有公司的净利润超过了全部的资本成本,才表示经营者真正提升了公司价值,为股东创造了财富。EVA 原理的重点在于管理者要考虑所有的资本回报,这有利于反映公司在不同会计期间的真实价值。

EVA 方法着眼于长期发展,而不是像传统会计指标那样仅是一种短视指标,EVA 理论不赞同以长期业绩换取短期效果,不鼓励诸如削减研发费用等行为,支持会给公司带来长期效益的经营决策,比如开发新产品、投资新项目等。因此,EVA不仅与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相符合,更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变化要求相一致。

EVA 能将股东财富与企业的日常经营联系在一起,EVA指标可以让管理者将财务管理的两个基本原则融入决策中:第一,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第二,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预期影响企业的价值。根据EVA 的概念可以得知,EVA 的增长说明股东财富不断增加。所以,EVA 评价方法有利于维护股东的利益。

1.2 局限性分析

EVA 仍然是一种会计估计值,可以从EVA 的计算中看出,这种业绩评价方法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依据,但却无法直接从财务报表中获取,需要对一些会计项目进行调整。EVA 的应用过程比较烦琐,主要表现在计算的过程和会计科目的调整上,比如需要对税后净利润、资本投入额等现有数据进行调整来保证真实性,同时加权资本成本率的具体值也难以精确估计。

缺乏统一的EVA 调整方案,只能根据公司的性质和战略目标做出适当调整,建立适用于本公司的EVA 业绩评价体系。可是EVA 值仍然具有可操作性,因为EVA 值的计算要依赖于会计利润,管理者可能会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操纵最终结果,因此,只有充分理解EVA 的本质,采用合适的计算过程,并克服其存在的缺点,才能有效地使用这种业绩评价方法。

EVA 指标值具有滞后性,从本质上讲,EVA 仍然属于财务导向性指标。即便考虑到公司的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仍然受到滞后的会计信息影响,导致短视化行为的发生。同时,EVA虽然重视公司的经营结果,却忽略价值的创造过程,这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2 单一采用BSC 业绩评价的优点及局限性分析

2.1 优点分析

平衡计分卡能多角度评价公司经营状况,让公司的短期目标和长期战略相联系,弥补财务指标的滞后性。通过描述战略愿景并具体实施,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有效地避免了因过度重视财务指标而引发的短视行为。平衡计分卡也可以对战略管理进行强化,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将战略渗透到企业日常运营的各个步骤中。将公司的部门目标、个人目标和战略方向联系起来,通过对公司经营期内各个项目的考核和管理,负责人可以更全面准确地掌握运营情况,及时调整战略目标和方案规划,实现公司业绩评价与战略目标的契合统一。

2.2 局限性分析

平衡计分卡各指标是人为设置的,权重的分配没有确切统一的标准,所以存在无法避免的主观因素;平衡计分卡涉及的指标很多,一些定性的指标在量化时需要公司具有高效的信息系统、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平衡计分卡的实施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和良好的公司环境,以免出现新体系运行不畅的状况;平衡计分卡财务方面指标的选择没有依据现有的业绩评价发展趋势进行拓展和改进,仍然采用传统的财务指标,无法满足现阶段业绩评价的需求。

3 EVA 与BSC 相结合的理论分析

3.1 EVA 与BSC 相结合的必要性

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绩效考评方式,存在单一性、片面性,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对BSC、EVA 的概念以及评价体系的阐述,可知二者能够优势互补,EVA 与BSC 的结合能够弥补传统绩效考评模式的不足,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

EVA 可以突出BSC 的重点。BSC 的贡献在于它是一个全面的业绩评价体系,能够对企业进行四个维度的评价,这对科学评价企业的业绩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恰恰是由于BSC 评价企业业绩涵盖面广的优点使企业在业绩评价时容易关注点过多而使重点不明。追求企业或股东价值最大化是公司的最终目标,EVA 正是评价公司经营成果为股东带来价值增值的指标。BSC 通过与EVA 的结合能够突出重点,关注与企业的终极目标相关的指标,不至于迷失企业追求的方向。

EVA 与BSC 的结合是公司日常运营中定性与定量指标的完美结合。EVA 本质上也是一项财务指标,是评价企业经营给企业所有者带来价值多少的定量指标。而BSC 在企业经营中的覆盖面较为广泛,除了一些定量指标还有一些可以量化的定性指标。将二者融合能够涵盖公司经营中的利益相关者与关键因素。

EVA 较为偏重企业的经营结果,而BSC 较为关注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BSC 能够将公司战略以及EVA 的目标分解落实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关注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能有效确保战略的实施。

3.2 EVA 与BSC 相结合的可行性

二者的目标一致。具有为公司带来价值增值这一共同目标是二者能够结合的最重要的前提,但是EVA 的评价对象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忽视了底层员工在非财务方面为企业带来的价值,BSC 则能够在为公司实现目标过程中,关注非财务因素为公司带来的价值增值,弥补了EVA的劣势,使二者在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中考虑更加全面。

二者都服务于企业的长期战略。EVA 通过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否为企业及股东创造价值增值,监督企业长期战略中财务层面目标的落实。BSC 则是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将各个环节细化,具体落实于企业经营流程的各个相关项目中,支持与确保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实现企业最终的目标。

4 结语

EVA 和BSC 有各自的优点与局限性。EVA 作为财务方面的指标与BSC 体系并不矛盾,而且二者存在优势互补和可融合之处,探讨两种业绩评价方法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两种业绩评价方法理论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避免单独使用EVA 可能出现的短期行为,也可以弥补非财务指标不容易进行量化的不足,克服传统业绩评价模式的诸多缺陷,科学合理地进行企业业绩评价。

猜你喜欢
计分卡财务指标业绩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内部计分卡和外部计分卡
朗盛第二季度业绩平稳 保持正轨
主要业绩
平衡计分卡在紫鑫初元药业有限公司的应用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三生业绩跨越的背后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平衡计分卡对绩效管理的启示——以某国际航空快递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