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浅析

2021-11-23 14:24陈李立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3期
关键词:建筑物建筑设计绿色

陈李立

宁夏木谷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 宁夏银川 750000

目前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生态、经济是建筑设计的首要前提,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并不能够仅仅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本身的特点。绿色建筑和本土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是有一定联系的,两者共同的追求都是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而绿色建筑更倾向于技术,希望通过绿色施工技术满足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本土建筑则更专注于对于该地区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1 地域文化内涵

所谓的地域文化就是指通过长时间的累积,而且在特定的区域形成的地方特色、行为方式、语言环境以及精神文明等具备特点的文化,与该地区的风俗习惯,生活环境以及价值观念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同时这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特点。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广阔,南北东西跨度都很大,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也有着一定的区别,也就展现出了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而且各个地区也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所产生的文化也有一定的区别,形成的建筑物也有着不同的风格。在建筑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将这些特点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真正建立起和谐文明的生态环境,将地域文化和本地区的建筑物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更好的凸显建筑物的生命力,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点。由于我国的地势非常辽阔,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且在不同的地区建筑物也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江南秀丽的园林和水乡,福建的土楼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特点,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的城市也有着其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在城市未来发展中,应积极将当地的地域文化与城市的发展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物更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设计出的作品,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自身,还能够提高周围居民对于建筑物的认同感,同时这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更能够体现城市的品牌效应。

2 地域性设计的特点

2.1 尊重场址

针对建筑物进行地域性设计,首先应重点强调场所感的营造,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其特定的文化也决定了建筑物的形式,所以地域性和地域文化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文化进行解读,能够找到该场所在时间空间上的特点,也就是场所的内涵,从而对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的指导。从地域性角度出发选择更为合适的建造方式,更好的适应该地的自然资源以及地形特点,创造出更符合该地区特点的建筑物,更能够充分表达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尊重,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1]。

2.2 外部环境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应该重点强调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协调发展,密切关注周围的小环境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小环境与周围的湿度、温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周围水体进行合理的设计,更有助于周围小气候的形成,能够尽量节约能源的消耗,为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该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少,环境较为干燥,所以可以在建筑物周围设计水域,通过设置花草等保水景观能够有效抵挡风沙,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而在南方降水量相对较大,空气中湿度也很大,所以可以对水体进行细化分区。

2.3 建筑朝向、形体和间距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建筑物也将会更好地适应周围的场地条件,其主要表现为建筑物的朝向、间距对该地区风热光声环境的充分利用,使用这种被动式的处理能够有效节约能源,提高居住的舒适度,进行建筑物设计时,应向着最有力的方向开展,尽量朝南,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光,而且还能够保证建筑物南北通透,更好的符合当地的风向特点,将自然风引入室内,以此来降低夏季室内的温度,在南方地区夏季比较炎热,可以使建筑物向着夏季主导风向的方向开展。而我国北方冬季比较寒冷,那么在设计朝向的时候,应尽量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进行建筑设计时,其形体越集中,形体系数也将会越小,与周围环境的能量交换也会相对降低,形体越分散系数也会越大,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的能量交换也会越强。在南方地区大多数的建筑物都是使用架空或者室外、中庭等提高建筑物的通风效果,而在北方地区由于气温相对较低,应尽量使用紧凑的布置。同时建筑的间距与周围的地理环境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也应该综合这些因素进行考虑[2]。

3 地域文化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方式

3.1 地域文化表征与精神的体现

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能够充分体现出该地区的特点,对于建筑设计有着非常深入的影响,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将当地的地域化特点融入到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使建筑物从功能到内涵进行不同程度的转变,也能够加强人们对该地区文化的认同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通过融入更多的地域文化,能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例如进行民用建筑设计时,施工材料、图式、纹样等都应该严格按照该地区的地域文化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物总体设计效果符合该地区的特点。不论是文化传承还是创新现代化的建筑,或多或少的都会保留一定的传统文化,进行地域化设计,能够使建筑物向着更高层次不断发展。随着地域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物的外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当地的特点与地域文化进行结合,能够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此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地域文化对设计人员的思维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结合该地区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能够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更好的发扬传统文化,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历史背景及文化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该地区的特点,丰富建筑文化设计内涵,使地域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3]。

3.2 建筑应与人文环境相交融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想充分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性和经济性,就应该充分挖掘建筑设计中可以利用的本土文化,将其应用到设计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全面分析可以利用的现代化技术手段,赋予现代绿色建筑本土化的特点。绿色建筑是针对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与本土建筑有着相似之处,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本土建筑的特点,不仅仅停留于表面,更应该充分体现在建筑设计的文化和思想上,充分结合本土建筑的特点,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找到符合当代建筑设计的特点,是精神文明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有机结合。不断丰富绿色建筑设计的内涵。

3.3 优选地域材料

现如今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环保的战略理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也重点强调就地取材与周围环境进行结合,切实提高建筑物的适应性,更加充分的展现当地的地域文化。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与当地的特色产业进行结合,充分利用特色材料,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确保两者能够共同发展,另外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加大节能环保天然材料的应用力度,在使用之后还可以归还给自然,这也是自然循环的体现,并不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过多的影响。例如,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在设计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土壤的蓄热功能,使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出古代人类的智慧,而且还结合了当地的特色资源。再比如,福建的土楼,也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特色材料所形成的建筑形式,既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实际使用需求,也充分体现了该地区的地域文化,真正实现了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大天然材料的应用力度,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前提。

3.4 提炼文化符号

进行建筑设计时融入地域性文化其中传统符号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艺术形式也存在极大的差异,设计人员应重点提炼陶艺、传统绘画等形式中所体现出的纹饰、图案和符号,将其应用到设计过程中,包括山墙、门窗、屋顶、房檐等结构。在我国,江南园林具备很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其造型小巧精致,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尽量保留了该地区的文化特点。苏州园林设计过程中,窗被誉为景观之眼,在不同的风格造型中,取景窗即能够实现内外环境的相通相连,也能够将所有的美景都尽收眼底,使人们产生流连忘返的感受。苏州的拙政园和博物馆虽然只有一墙之隔,在设计过程中使用了江南园林的形式,利用粉墙瓦黛以及园林中的取景窗等多种元素,将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利用不同规格的取景窗,就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出馆内外的景色,而且还能够与博物馆内陈列的文物进行结合,使其相互衬托,在欣赏展品的同时,也能够更加充分的感受到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

3.5 增强建筑的视觉表现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多元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也形成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特别是一些公共建筑,例如博物馆、图书馆等等,这些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都应该能够凸显出当地的地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当地的特色,利用建筑来表达当地的文化特点。所以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在装饰上设计一些具备典型意义的装饰品,还可以通过设计图纸来表现出建筑物自身的美感,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本身的层次感。针对一些公共建筑进行实际设计时,可以从细节入手利用细节来突显出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

4 相关案例

4.1 双顶屋

双屋顶形式是由杨经文在自家的独立式住宅设计出的生物气候学实验。杨经文是马来西亚的生物环境学家、著名的建筑师,同时也是生态建筑的倡导者。通过将该地区的气候和低能耗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所创立出的生物学气候。在马来西亚,庙屋是当地的传统建筑,其融入了遮雨、百叶等多种过滤设施,使用这样的过滤形式也为双屋顶的设计带来了启示,设计人员在原有的住宅屋顶上设置了一把百叶形状的伞,在具备遮荫效果的同时,也能够保证自然风的进入,而且还具备了纳凉通风的效果。在建筑物内部还设计有空气通道,也是由隔栅、百叶、玻璃门所形成的,可以根据该地区的天气状况选择开启或者关闭,房屋的朝向也更好的保证了大部分的房屋都不会受到太阳的直射,而且利用了该地区的西南风特点,在配合目前的主导风向设计水池,使整个建筑物形成了自然空调系统。在该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即有效的提炼了传统建筑的特点,有结合地域性的优势形成的构造,更好的适应了周围环境,并不仅仅是在形式上的简单模仿,是一座具备现代化精神内核的传统地域性建筑。

4.2 广州竹筒屋

竹筒屋具备高密度、低层的特点,更能够符合南方的气候特点。现如今在广州内仍有少量的建筑样本,竹筒屋是一种单间建筑,其进深较大、开间小,两者的比例为1:4-1:8不等,其宽度不超过4-5米,长度7-20米不等,呈长方形,一般会排列在狭小的街道两侧,分为中、前、后三个部分。一般前部设计为门头厅或者大门;中部为大厅,大厅多为单层结构,厅后为房;后部设计为房、厨房或者厕所,三个部分使用天井隔开,利用廊道作为联系。进行现代化建筑设计时,竹筒屋的一些形式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利用冷巷可以将外界的空气引入到室内,天井拔风作为动力,这样就能够形成循环系统,将室内的热风带走,既能够缓解当地的用地压力,而且还能够与炎热的外界环境相适应,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

5 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是时代快速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地域文化在设计过程中,也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建筑物的表象和文化内涵,使得建筑物呈现出不同的文化价值,此外,也能够更好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入地域文化,不仅能够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相符[4]。

猜你喜欢
建筑物建筑设计绿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绿色低碳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爆炸过后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 of sport training and general cognitive performance
火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