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下EPC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2021-11-23 15:45严伟民湖南软件职业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施工方承包商设计方案

严伟民 湖南软件职业学院

EPC项目,即工程总承包项目,该类型项目是指建设方以招投标等方式,选择总承包商,然后委托给总承包商进行建设的项目类型。而BIM技术则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对设计方案予以三维显示处理。借助BIM技术对该类型项目加以成本控制,可以增强支出合理性,提高项目收益水平。

一、在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一)限额设计

在设计阶段,限额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额度,进行方案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实现费用在该额度范围内的设计方法。由此可见,限额设计本身就是EPC项目在设计阶段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在限额设计中,由于BIM模型对设计方案的显示,并不受专业的限制,因此,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可以以BIM模型为沟通平台,实现协同作业与高效沟通,以防止设计方案的实施支出超出限额。就目前来看,BIM软件通常具备显示构件价格的功能,设计者在完成初步设计之后,可以将BIM模型交给预算人员,预算人员再通过操作参数编辑器功能,来为BIM模型中的各个构件,标注相应的预算价格,然后设计者即可根据该预算价格进行准确的协调设计,使限额设计的落实更加方便、快捷。此外,在BIM软件的运行中,设计者可以直接将CAD图纸导入其中,生成模型,此时,预算人员即可利用软件,导出模型的工程量,消除了工程量计算环节,深入优化了限额设计效率。

(二)设计方案选择

一般来说,业主在设计阶段的主动性较低,不能及时、有效地识别设计方案中存在的成本控制影响因素,直至施工时才会发现,而此时再进行修改通常比较困难,而且所达到的成本控制效果远不如在设计期间的成本控制效果。为此,设计者通常会采用多方案对比的方式,帮助业务提前发现设计中存在的成本控制影响因素,增强成本控制效果。但事实上,由于CAD只能对方案予以平面化的显示,而业主的专业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地根据自身的资金情况,对方案中潜在的成本控制影响因素加以识别,导致设计方案选择措施难以达到预期的实施效果。而在BIM技术下,三维立体的方案显示形式显然更加直观,能够帮助业务更好地根据自身的需求,选取符合其资金条件的方案,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增强设计工作的落实效果。

二、在招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一)采购招标成本控制

针对总承包商而言,一些EPC项目的规模较大,需要的建材数量较多,因此,为了降低在建材上的支出,其通常会选择以招标的形式,选择材料价格合理、质量合格的供应商进行采购,保证项目的正常收益。在此过程中,组织招投标活动的目的就是减少支出,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招投标活动就是一项成本控制措施。而在BIM技术下,总承包商可以通过构建BIM模型的方式,来准确地计算出各类材料的总用量,并制定相应的标底价格,保证采购支出的合理性,以免出现浪费的问题。通常情况下,BIM软件中均有工程量报表导出功能,待工作者建立完BIM模型之后,即可利用该功能,导出各类材料的总用量,然后再按照市场价格予以计算,就可以得出标底价格,最后,按照该标底价格进行招标,实现项目成本控制。但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因为软件对施工材料用量的计算,需要根据构件的参数来进行,所以在构建BIM模型时,必须保证各个构件模型参数填写的准确性,提高成本控制的准确性。

(二)施工招标成本控制

在EPC项目中,允许总承包商通过招标将一些项目的分部工程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进行建设,因此,在招标阶段,总承包商往往还会组织施工招标活动,以选择资质到位、口碑好的施工方。在此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切入点依然在于标底价的制定。大多数情况下,招标阶段标底价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支出的合理性,而施工费用的计算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此,此类招投标活动的标底价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在BIM技术下,总承包商可以先借助BIM软件,导出工程量报表,然后利用清单法,结合定额,核算出施工费用,这样得出的施工费用更具客观性,也更加合理,弱化了施工招标环节标底价制定难度,增强了成本控制效果。

三、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一)挣值法成本控制

在施工阶段,挣值法是一种常见的动态化成本控制方法,其作用机理为,将已完成工程部分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如果实际成本高于预算成本,就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成本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防止超额成本部分累积,导致成本的不可控问题。但事实上,预算成本通常以汇总的形式存在,难以与各个实际成本部分进行一一对应,导致挣值法成本控制的落实存在问题。而在BIM技术下,借助BIM模型的显示功能,预算成本可以以构件为单位显示,同时,实际成本也可以以构件为单位计算、显示,有效解决了预算、实际成本对比不方便的问题,增强了挣值法的可行性,因此,在BIM技术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将更加便捷、高效,有助于EPC项目建设性价比的提升。

(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在施工之前,施工方需要组织技术负责人、管理人员,围绕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开展交底工作,使其能够熟悉施工内容、方法,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但事实上,施工蓝图的显示方式为平面方式,即便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到位,交底工作也需要占用这部分人力资源一定的时间,而且一旦施工人员因理解问题而导致错误操作,那么所造成的返工、调整施工结果,也会占用一定量的人力资源,使得施工阶段的人力资源成本上升。而在BIM技术下,BIM格式的设计文件,能够直观地给出设计方案的三维模型,使技术、管理、施工人员能够更快地熟悉施工内容,而且这种直观的显示方式,也可以避免施工人员的错误操作,减少错误操作问题对人力资源的占用,达到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效果。

四、在验收检查阶段的成本控制

(一)在施工方自检方面

对于隐蔽工程或关键的施工程序,施工方要待施工完毕后,对施工成果进行自检,若自检无问题,就可以向建立工程师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在此过程中,如果自检时没能发现潜在的问题,且该问题在验收时被发现,那么施工方就需先整改,再申请验收,直至验收合格,由此将会耽误较长的时间,形成额外的成本。基于此,在自检过程中,施工方可以利用BIM技术,并通过对照BIM模型,来进行自检,有助于施工方及时识别潜在的问题,然后加以整改,可以避免验收时出现问题,增加验收检查程序,造成额外成本的支出。

(二)在监理方验收方面

对于监理方来说,如果不能在验收检查期间,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就很容易使项目难以正常投入使用,为自身与业主造成损失,导致额外成本的支出。基于此,为了消除该部分成本,增强成本控制工作效用,监理方也可以使用BIM技术,并根据BIM模型,对施工成果进行检查,确保施工效果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但在此过程中,考虑到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变更,因此,监理方应确保所建立的BIM模型为竣工方案模型,同时,还要结合施工记录等资料,进行全面核对,以加大验收工作力度,防止额外成本的形成[1]。

五、在审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一)在工程量核对方面

待竣工验收完毕后,EPC项目就会进入审计阶段,在该阶段审计人员会通过核对工程量、清单量,来审核施工方结算金额的合理性,削减不合理的结算部分,以消除业主和总承包商的不合理支出,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其中,在工程量核对方面,BIM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施工方、审计方围绕BIM模型所展开的核对工作中。在此过程中,审计方会按照竣工图纸构建一个BIM模型,而施工方也会按照自身的施工情况,建立一个BIM模型,然后两者围绕工程量存在差异的位置,通过对照两个BIM模型,来找出差异形成原因,判断施工方的工程量计算结果是否合理,若合理,审计人员就会按照该工程量,计算尾款,若不合理则依然按照审计人员的工程量计算结果计算尾款,例如: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审计中,当施工方、审计方在工程量的计算结果上存在差异时,那么两者就可以先利用BIM软件的构件分楼层统计功能,对照分析出存在差异的具体位置,如果施工方能够提出针对该位置的变更等资料,证明自身计算正确,就按照施工方的计算结果,进行后续的结算,若不能证明,则按照审计方的结果,进行后续结算[2]。

(二)委托成本方面

通常来说,审计环节的专业性较强,操作难度较大,对工作者的经验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大多数业主都会选择委托第三方造价机构的方式,来进行审计,而委托费又是一笔不小的成本。而在BIM技术下,审计造价的操作更加简单,仅需要导出工程量,并将工程量予以清单套价、调整处理后,即可完成造价,弱化了造价人才的培养难度,因此,建设方可以培养一个自有的审计团队,以消除委托费这一支出项目,加强成本控制力度,提升EPC项目的收益水平。但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需为造价人员配置好相应的BIM技术软硬件设施,并尽量实现人手一个密码锁的配置,以免密码锁共享导致BIM软件的不稳定问题,增强建设方在审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效果,促进EPC项目建设水平的提升[3]。

六、结语

综上所述,增强BIM技术的应用效果,有助于EPC项目成本控制水平的提升。在EPC项目建设中,基于BIM技术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可以提高设计的合理性、保证标底价的准确制定、节约施工成本、优化施工质量、便捷化审计操作,从而提高EPC项目的运行效果。■

猜你喜欢
施工方承包商设计方案
施工方参与回购的建筑供应链协调及应急策略
数据中心ECC设计方案研究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论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之间的联系
浅谈监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设工程管理中施工方的签证管理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某轻卡线束设计方案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