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

2021-11-23 15:45刘春艳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财务

刘春艳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结合高校培养方案,高等教育使命神圣,任务艰巨。目前,高校以“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推动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并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实施贯彻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这是此类高校人才培养落实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企业集团对财经人才的大量需要、为国家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高

财务专业人才培养属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同时掌握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和理财等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相结合,但是我院财务管理专业与企业的合作相对较少,各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产教融合的处于比较浅层次的合作学生,高校是人才输出器,在财务人员的供需不平的现实情况下,在学校专业落实实践教学,深度产教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学校的对外输出才能是和社会需求能无缝衔接的“成品”型人才。

(二)智能发展对财务专业人员就业的冲击

财务机器人可以准确高效的开展财务核算工作,对会计人员岗位的需要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德勤财务机器人”于2017年5月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此类专业型机器人具备独立完成录入、合并和汇总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完成监督管理工作.再后来,“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提出,“安永智能机器人”的推出,预示着智能发展对财务人员的就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财务机器人替代财务人员完成大量的工作。它实现了财务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有效的降低了核算的错误率,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其次,对比人工成本来说,财务机器人需要的近视购置成本和维修维护成本,从长远来看,机器人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在完成核算工作时,智能化能够更加的准确地执行自身设定的工作流程,增强财务工作流程的规范性。财务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是外包业务变革和向业务流程捆绑的质的变革,RPA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流程分析及机器人匹配、供应商选择及签约、实施支持等。RPA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大大的减少了人为从事基于公式化、批量化的需求,对传统财务人员也是巨大的挑战。新挑战就是新变革,因此需要财务人员及时转型。加强新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以此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那么作为人才输出器,人才培养应该与时俱进。

(三)财务类人才培养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对开设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的其他高校调研发现,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偏于理论并难度较大,弱化了实际操作能力与实践应用的重要性。但是,应用型高校培养学生应注重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的结合,培养出一批综合能力较强的全能型人才。同时调研发现,在理论课程的设计上,难度较大,课程枯燥无味,学生反映该课程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出现跟不上节奏,学习比较被动的情况,老师也反映这样的课程设计在教学上也是很大的挑战。很难培养出具备完善知识体系,同时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四)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企业需求脱节

高校结合相关专业性,针对财务类专业开设了综合技能实训课,该课程要求学生模拟财务相关的流程,通过动手实践对财务工作流程有基本的了解,同时加强巩固课堂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课程的设定比重较低,实践过程中能够提供的基本资料有限,不太具备实践课的有效性;同时实践课程简化了整个的工作流程,对工作后实际意义不大。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提高,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大本营,所以各高校受此影响,开始注重实践应用技能的教学,众多高校已经纷纷开始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对财务类学生的调研中发现,学习积极性成为了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专业老师需从大一开始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的引导,财务专业的专业课程可以从大一起开设,以至于教学过程相对连贯。任课老师可以在初学阶段就融入一些基础的手工账务处理模拟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对专业形象的认知以及增强主动求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针对大二大三的同学提供专业竞赛的平台,例如岗位模拟、知识竞答,财税技能比赛等活动,加强学生对自我专业的认同感,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培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互促进。对于大四即将毕业的同学,为他们选择较好的实习岗位,以至于可以让他们在实习期间学到更多实际工作中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之后工作中的困难。夯实的理论课堂充分结合实践课堂,让学生在真实形象的工作状态中成长。

(二)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把握新形势下的课程建设

“产教城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是加强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试行高校与企业进行联合招生,联合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能够与企业无缝衔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此类专业理论知识要夯实基础,保障教学质量,财务类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课和专业选修课程安排,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知识递进性和合理性,包括不同学科之间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师加强实践考察,带领学生学习实践知识

财务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目前有所欠缺,但是项目组所在学院加强了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各个专业均与其相关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先后与大管家科技公司,与斌鑫、保利、华侨城、融汇、财信等物业管理龙头企业、合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华地王朝、文悦酒店、深圳四季君澜、新玖商业发展公司、香炉山度假山庄、丽笙酒店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已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合作,这也是其他专业为之努力的方向。本项目研究的产教城融合是“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融合,将学习任务转化为工作任务”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与城市建设需要相结合,校企合作为在经管类学科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提供了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具体的最好途径,有助于后续教学项目设计、成果展示等教学环节的实施,保证教学活动科学高效开展。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是企业人才计划,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应在学校和企业两方面共同制定,互相配合将企业对人才的综合需求动态的反映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实际需求,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能力要求及课程设置,促使人才培养目标更符合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进一步促进学生就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市场大环境的要求,学生自身能力更加的综合,高校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高校和企业合作更紧密深入,在这样的前提下,“双师型”教师是专业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应该抓住学校“双千双师”项目机会,鼓励更多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或工商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考取会计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教师自身的社会实践经历。若教师自身企业工作经历欠缺,实训经验欠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企业实务脱节,对于教学方面,主要还是理论讲授,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建设高水平综合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是必要举措,企业需求和教学过程深度融合,达到高效育人的效果。高效有意识安排教学过程,设计岗位轮换制度,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专业教师提供与产业生产紧密联系的平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更好的引导学生吸收所学专业知识,学以致用。

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学习实践,提前进入企业式模式,参与企业相关工作,与企业深度合作,使教学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课程设计。此外,建立健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评价体系,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五)此外学校持续开展学生实习相关的工作

学校试图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去接触财务工作适应财务相关岗位,真正通过实践让学生展现理论的应用。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的目标,积极拓展产教融合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响应我校推进教师质量提升计划,落实“产教城”融合发展行动、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技术素养提升行动,促进内涵发展与产教融合,暑期组织开展的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更多的专业教育教学人员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实现教育教学改革。

四、结语

当今世界是高科技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是科学技术代替生产力创造财富的时代。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改革成为了一大趋势,高校在此次变革中应将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在教育教学质量,着重构建“课程、师资、基地、制度”四个核心要素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的提出是一种新形式的探索和突破,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促进学生就业创业。■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财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