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探索

2021-11-23 15:45赵树海吉林化工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

赵树海 吉林化工学院

一、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关系

(一)职业教育根植于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成长于技艺传承的学徒制,纵览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历程,都或多或少保留着学徒制承袭的基因,传统学徒制是较初级的产教融合的表现形式,首先,传统学徒制教学场所与工作场所是同一的,绝大多数为师傅的工作场所。[1]其次,传统学徒制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重合,但是生产第一,教学第二,教学附属于生产。最后,传统学徒制表现为教学过程一体化,理论教育、实训指导、道德灌输、生活经验传授等过程杂糅并进,产教融为一体。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模式。

(二)使命需要回归产教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是为行业企业培养生产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技能型人才的属性特征要求职业教育必须遵循产业需求导向,走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办学之路。国际上,产业格局正在重塑,各国纷纷制定高端制造业战略,抢占经济增长制高点。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日本的“再兴战略”,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法国的“新工业”战略、澳大利亚的“制造业可持续技能发展行动方案”。[2]反观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使得高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一边是企业人才难求,一边是毕业生无业可就,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面对挑战,职业教育必须回归使命立足产业,回归产教融合转型发展,迅速回应产业的人才需求。

(三)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世界各国职业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美国的“合作教育”强力支撑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德国的“双元制”成就了德国制造的“世界名片”,日本的“产学官研合作”模式、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都为本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支撑。[3]为解决人才供需不平衡矛盾,我国先后出台了系列人才供给侧改革文件。从2017年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到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再到《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等一系列文件,为实现由职业教育大国向职业教育强国的转变画出了清晰路径——必须同行业联合、与企业合作,坚持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

二、高职生涯规划教育问题与分析

(一)课程认识上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无论从教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普遍存在对课程认识片面,重视不够的现象。学校管理层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功利主义倾向,他们更多关注学生就业率与质量,毕业生的社会影响。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同一门普通的人文素养选修课对待,没有意识到该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持续性作用,进而在教学资源配置上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缺乏认同和抵触心理,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课程内容的陈旧枯燥、课程效果呈现的长期性导致学生普遍对课程认同较低,认为课程可有可无,职业规划是“鬼话”。处于教学过程中间位置的专任教师对于现状更多是表现出无能为力,得过且过心理。由于领导层的不重视,学生的不配合,加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与本人所学专业或科研方向大相径庭,很多教师缺乏教学提高的动力与压力。

(二)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

我国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先后出版了大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这其中不乏一些优秀教材,但是目前多数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体例上大多先罗列国外生涯规划理论,然后介绍典型生涯规划工具,最后堆砌一些老套陈旧的案例。内容上没有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群体特点,学术性较浓,不易于接受和理解,没有突出职业特性,市面上更是几乎找不到基于产教融合思路,校企联合编写的时代性强、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教材。目前虽然有个别国外成熟教材引用到国内应用,使用过程生搬硬套,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文化和教育发展状况,没能真正落地生根,存在“两层皮”现象。

(三)课程教师专业化程度低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社会属性、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多学科交叉课程[4]。作为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知识学习促进者的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课程教学效果。当前无论学术研究领域还是教学实践领域都在达成高度一致并强烈呼吁的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严重不足与结构失衡问题。首先是量的不足。从调查结果来看,各职业院校生涯规划课程专任教师很少有达到生师比200:1的要求,甚至有的学校连500:1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比例要求的都达不到。

其次是质的不高。各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以兼职为主,人员结构单一,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数量的不足直接导致质的不高。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于学团工作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和部分专业课教师,这些教师虽具备较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但是无法代替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的职业规划训练,经验指导代替科学的生涯规划现象比较突出。加强培训与交流是兼职教师业务能力迅速提高的有效途径,但是兼职教师流动性高、个人意愿低已成为开展强化培训和持续提高的重要障碍。

(四)课程教学方法少效果差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理论课、实践课、经验分享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5]课程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职业探索、生涯决策、求职面试指导等诸多实践性环节。很多院校师资的不足、教学资源紧张使得小班授课成为奢侈,模拟训练、个性化指导蜻蜓点水。实践经验的不足让教师在职业认知、专业岗位及工作任务调研、职业岗位体验等教学环节力不从心。传统理论教学方式的过度应用,教学过程难免落入空洞说教的俗套,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三、产教融合下的高职生涯规划教育探索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方法途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贯彻产教融合理念、立足产教融合平台、推动产教融合发展才能发挥课程应有的作用,才能有长久生命力。

(一)全方位贯彻产教融合

首先学校管理层要深入树立产教融合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将产教融合措施贯穿到学校教学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课程。要赋予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内的人文素质课程与专业课同等重视度,人文素质课程普遍基础较差应在师资、条件保障、政策制定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其次全体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人员要做产教融合的坚定执行者,对产教融合的理念、方式方法要弄懂吃透。在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校外实践、服务保障中充分体现产教融合的目标和要求。作为产教融合的作用对象和受益者——全体学生应主动接受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方法,加深对未来技术趋势、职业发展认识和理解。建立生涯规划思维,充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技巧、方法,用科学的知识而不是其他,来把握自己的未来职业之路。

(二)立足产教融合建课程

课程建设首先要强内容,及时将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工艺、发展趋势融入到课程内容之中,课程内容要统分结合,“统”是基础,是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内容,“分”是特色,是本行业企业特殊要求与规范。课程内容建设要在“分”上下功夫,站在企业视角,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提高课程针对性。

课程建设要其次增实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是生涯规划理论与方法的获得,它的最终目标是职业素养的养成,职业素养的养成必须基于一定的职业技能训练过程和职业环境熏陶。高职实践教学要借鉴课程思政的理论与成熟经验,将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与专业技能训练过程有机结合,尽可能的嵌入产业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

(三)借助产教融合强师资

产教融合已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战略,各级政府、行业企业都被赋予明确的责任和工作路线图。职业院校应该利用好这一机遇和平台打破师资力量不足的瓶颈。过去一段时间内,教师与企业长期分离,大量教师缺乏实践,仅凭学校自身力量短期内无法达到要求已是不争事实,只有主动寻求产教融合才是有效解决之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特质和目前师资队伍状况决定师资队伍建设要“专兼结合”。专职教师的培养要以引进为主,重点引进具有一定行业企业经历,有一定学术造诣的领军人才,通过带头引领发挥团队作用,盘活现有资源。同时,要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与行业企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开放性课程,外部环境变化的速度,决定任课教师的再学习频度。兼职教师的培养以提高本校为主,“请进来”为辅。本校兼职教师相对稳定并且在教学基本技能和方法方面优于企业兼职人员,以本校专职教师+企业专家为负责人组建课程小组,根据兼职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社会经验就课程某一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实践证明具有很好的效果。“请进来”即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企业高管、优秀校友、社会研究机构学者来校兼任课程教师,通过讲座、沙龙等方式,重点加强学生对外部职业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企业思维。

(四)教学方法多元重实效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硬件是多元教学方法得以实施的物质条件,提高教学实效性必须以保证教学条件为前提。学校要在课程安排上给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等待遇,保证合班规模合理,节次分布均匀,授课教室充足;要补齐建强智慧教室、生涯规划坊、咨询室、职业测评工具等教学设施;要畅通学生实习实践通道,在将企业优秀师资引进来的同时,还要支持鼓励学生走出去,协调企业给予学生社会调查、职业岗位体验、生涯人物访谈等环节必要支持。同时学校要给予学生实习实践必要的经费补贴,从而保证实践深度和广度。

教育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和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性质要求课程内容需要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来呈现。教学过程应该是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场景模拟、互动游戏、主题分享、实践走访、团队拓展、模拟招聘、岗位体验等多种教学法的有机组合。组合方式的选取取决于学校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不要拘泥于固定范式,只要有利于提高课程有效性就是好的方式和方法。

四、结语

《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把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作为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产教融合是目标和方向,产教融合也是方式方法。[6]高职课程建设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深化的过程也是课程建设完善的过程。如果产教融合是学生与行业企业对接的隧道,那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隧道里的明灯,它的光亮与否决定学生所见远近与所行快慢。■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职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