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2021-11-23 20:47饶辉龙合加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24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预算编制调整

饶辉龙 合加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引言

制造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自身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现阶段不少现代制造企业越来越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同时不少企业在运用全面预算体系之后取得了重大成效。作为管理模式烦琐、生产工序复杂的实业经济体,制造企业在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中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为了使制造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和控制效果切实提高,需要对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研究,科学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必要性分析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在现代企业运营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作为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以及内部控制成效。现阶段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模式烦琐、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使得企业决策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不断暴露,也使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企业发展困境主要原因来自全面预算管理无法有效落实和实施。因此制造企业要提高自身内部控制管理成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应对全面预算管理运用的重要性提高认识。

制造企业应结合自身产业结构差异性和行业特殊性,不断加强和促进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和实施。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因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利用全面预算管理的进一步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分析、测算、调整及集中处理等,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发展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或调整,使企业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能够更好地顺应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

现代制造企业发展还需要及时对部门工作效能进行全面评估,通常采用绩效考核制度,此方法能够保证考核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能够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在制造企业中,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能够量化分析各部门相关工作情况,对符合各部门特色的绩效考核量化或目标进行科学制定,有效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困境分析

(一)管理表面化及形式化

现阶段在部分制造企业管理工作中,通常采用由财务部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落实,其他部门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配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完成后,再由财务部门进行上报审核。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往往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因财务部门对全面预算进行制定时,其他部门所提供的相关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以及合理性无法保证,甚至一些部门对全面预算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不属于自身部门工作职责,导致所提供的数据无法对部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直观、真实地反映,造成最终制定的全面预算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相脱离,对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成效提高造成阻碍,甚至严重影响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1]。

(二)预算工作繁杂,预算精准度较低

在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需要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环节,如生产、销售、成本控制、采购等,对各环节的预算数据进行核算,有效促进全面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因制造企业具有产业结构复杂、部门较多,并且规模大等特点,进行各类预算核算时存在核算周期长、工作量大等问题,极可能导致预算数据主观性强、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出现。另外由于预算数据精度不高以及工作内容烦琐,也会对全面预算准确性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企业生产目标及战略规划的合理制定。

(三)全面预算执行力不足

为了确保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需要对执行环节加强重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少制造企业存在着执行力不足的问题,使全面预算工作无法有效实施,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对企业发展造成制约和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关管理人员对预算制定和规划重视度不足,直接影响最终的执行效果,导致全面预算工作表面化,无法按期完成各部门相关预算规划,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全面预算管理轻管理重预算

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需要对预算进行分析和考评,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全面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对导致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加强了解,对管理工作存在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同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开展预算考评[2]。预算考评可根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相应的考核和奖惩,避免预算工作流于形式。但在部分制造企业中往往存在过度追求全面预算编制,但对预算分析和考核缺乏重视,使全面预算管理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五)未遵循柔性控制和刚性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全面预算控制包括了柔性和刚性两种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新经济形式的出现,市场变化也不断加快,因此要求两种控制模式相互配合,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部分企业忽视对预算的动态调整,过分追求刚性控制,或审批程序极为烦琐,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另外部分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对预算进行不断调整,甚至调整具有盲目性,使年度全面预算管理严肃性不足,难以有效发挥其管控作用。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企业中有效完善的措施和对策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加强重视

为了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有铲落实和实施,制造企业首先需要对全面预算管理加强重视,使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全面预算管理不仅需要财务部门参与,同时企业各部门、各业务单位应积极配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相关决策加强制定,将全面预算工作作为企业实际业务在企业内部进行全面推进。另外在全面预算工作具体实施时,要求参与人员素质过硬、经验丰富,使全面预算得以合理、科学制定。

(二)编制体系完善和规范

为了有效解决现阶段预算编制中普遍存在的预算精度较差、工作量巨大的问题,可以从企业全面预算编制体系科学引进和建立入手。在进行全面预算编制时,首先应结合行业业务环境及预算编制的特殊性,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科学选择,并对编制方法进行进一步细化,使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高。其次应对预算编制体系的规范性进一步强化,使编制工作量有效降低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编制数据的可靠性,从而确保预算编制数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三)全面预算管理分析和考评力度加强

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差异分析中,主要运用的分析手段和工具包括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后者主要由财务部门将相关数据向各业务部门进行反馈,或相关数据通过财务部门利用趋势分析法、差异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将数据分析结果向业务部门进行反馈,从而使业务部门能够从相关反馈结果中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形成原因。企业还需要对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加强分析,对有利和不利差异进行明确,结合分析结果,对相关的奖惩措施进行制定和实施[3]。

(四)全面预算调整加强管控

在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对全面预算进行严格控制的同时,也应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使全面预算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在实际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了预算内调整和预算外调整两种形式。预算内调整主要针对同部门同性质科目、同科目同部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同性质科目。而预算外调整,应遵循无必要则一律不能调整的原则,相关业务部门应通过内部挖潜和其他补救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弥补。

另外为了使制造企业全面预算工作能够落实到位,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监督制度加强建设,对企业全面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应及时修正和调整。同时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监督制度的实施和落实,也能够进一步对其进行核对,从而有效避免造成企业更大的经济损失。

(五)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

制造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力度的强化,企业预算方案能够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能够及时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流程的清晰度和透明度。另外借助信息化平台的充分利用,能够对预算执行的各个阶段加强控制,确保各部门之间沟通的顺畅性,使企业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切实提高。

结语

随着制造企业的不断发展,制造企业需要对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力度提高重视,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成效,以及企业竞争力有效提升的重要手段。目前全面预算体系仍处于实践应用阶段,制造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实施困境和难题,因此需要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和工作方法进行不断探索,为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预算编制调整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工位大调整
坚决堵住随意调整预算的“口子”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