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内控制度问题和解决策略研究

2021-11-23 20:47杜晓丽内蒙古工业大学
财会学习 2021年24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财务防控

杜晓丽 内蒙古工业大学

引言

在新的全面部署大背景下,优化高校财政管理制度,分析和化解高校财务内控管理质量问题成为财务管理核心任务。

一、高效财务内控制制度问题分析

(一)财务审计制度问题

高校财务审计制度与高效财务内控制度有着重要的联系,通过财务审计制度能够综合客观评价财务工作质量,而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的审计制度弊端对高效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产生较为明显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随着高校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和整合,产生了高校合并、改制、扩招等现象,导致高校财务审计工作出现制度异同化、审计松散等问题,造成高校财务收支、财政资金拨付等问题明显。② 高校为提升学校硬件设施,优化资源配置需要进行设备更换和采购,出现资金支付、审计、预算等问题。此外,基于人才引进制度的教师福利待遇、工资薪酬、科研资金等审计预算管理问题突出。

(二)内控制度环境不完善

内控制度环境能够为高校财务工作精细化开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和工作依据基础,是提升财务工作效率和简化财务管理流程的关键性措施。我国高校还存在着内控制度环境建设不全面和不细化等问题,尤其是对于财务活动、业务活动等中的决策、执行、监督以及评价等没有具体的执行步骤和流程,也没有相关的岗位人员等问题,造成部分高校存在“人在无岗、人岗均无”的不正规内控制度现象。此外,还有部分高校将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没有放在首位,却将重心放在教育收入、财政拨付等方面,造成监管缺失而导致部分教师、财务人员、领导层存在贪腐等违法违规行为。由于内控制度严重匮乏缺失造成高校基础建设资金、科研资金、人才引进资金等重大资金使用方面缺乏客观依据论证和科学合理决策机制,导致财务权力过于集中,严重影响到高校财务内控工作独立性和合规性。

(三)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问题

财务人员专业素养是高校实现财务工作的基础条件,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在新时期高校财务支出提升和财政资金占比增大的背景下,财务工作者作为财务工作主体必须具备较高的财务工作专业水平。目前高校资金主要有社会筹集资金、固定资产、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这些资产以不同的形式组成高校财务基础。但是,目前很多高校财务人员对于财务管理风险意识不足和专业水平有限等问题造成高校资产管理假账、虚账以及凭证造价等重要问题,导致资产流失。此外,高效财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内控意识,对财务信息沟通、监管、预算、核算、结算等方面流程认识了解不足,造成财务管理工作质量较低对财务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四)监管体系建设不健全问题

高校作为一个行政独立单位对于财务处理和信息公开具有自主权,高校相关财务信息纰漏较少,依据《会计法》《高校财务制度》等仅仅接受国家上级单位和审计部门进行检查,不对外纰漏财务信息和财务计划,因此不受外界其他人员或者部门监管。在这样的运行背景下高校财务部门在财务工作中容易出现资金管理不规范、支付凭证不标准、收支明细不准确以及贪污腐败等违法违规行为。虽然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一些科研资金使用监管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监管制度,但往往只是应付检查和考核而制定,对于高校实际财务监管效果较低。

(五)财务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不完善

我国高校存在内控制度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财务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造成财务管理质量严重不足。标准化财务风险防控制度主要有防控制度、防控主体、防控执行三个方面组成,只有制度和主体执行相互结合才能有效发挥防控机制作用,化解财务风险。但是在高校实际运行实践过程中防控主体财务人员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化解内控风险的能力,尤其是财务人员实操方面严重不足,造成整个防控体系专一性不足、覆盖面小等问题出现。

二、高校财务内控问题解决策略

(一)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有效消除高校财务内控问题的重要措施就是建立健全高效风险防控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从核心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健全内控制度建设,内控制度是化解财务风险和内控问题的基础条件,因此需要财务部门结合高校财务工作需求和特点制定健全的内控制度。第二是提升财务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和专业素养,财务风险防控人员是风险防控体系的根本要素,只有不断地通过引进风险防控专业人才和培养培训理论以及实践操作人员专业素养才能在风险防控体系中发挥作用。第三是引进和创新风险防控技术,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先进管理体制促进风险防控工作技术现代化和创新化。因此,只有健全风险防控体系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财务内控风险水平。

(二)构建完善的内控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财务内控机制是高校提升财务内控水平的关键性措施。因此,必须从内控责任机制、监管机制、执行机制三方面入手。首先,内控责任机制能够明确各部门和各岗位财务工作责任和权力范围,使得财务工作更加具体和细化,才能防止内控问题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其次,健全监管机制主要是通过财务部门内部监督和学校监管中心形成联合性监管机制,避免学校内部财务问题。最后,健全执行机制,执行机制确保内控制度效果和避免财务风险的执行步骤,因此高校财务部门必须细化财务工作内容和执行标准,财务执行必须按照体系规范执行,确保财务标准化和统一化,进而实现财务管理预期指标。

(三)健全内控监管措施

财务部门最重要的内控措施就是健全监管机制,必须通过专门的监管机制明确岗位权限和责任范围,除了财务部门自身的监管部门之外还需要专门设置学校监管部门,委派监管能力较强和具有财务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内控制度监管负责人,监管部门人员由财务部门和学校行政部门联合监管,并进行综合评价,将其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此外,抽查是发现问题和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方式,监管部门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抽查,确保预算资金执行和拨付实况,并做好学校科研项目资金审批申报工作,将抽查结果与奖惩机制联系,激励工作积极和惩罚犯错人员,取长补短降低内控问题。并且,还应该引入国家年终核算、决算体系发挥监管和审查作用,促进高校内部自身内控机制完善和优化改进。

(四)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是决定财务工作质量和影响内控实施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必须重视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培训,尤其是熟悉和研究《高高校财务制度》《高效会计制度》等,要求财务人员在思想和行为上树立内控观念和财务管理实践性将结合的综合性财务工作态度,财务工作和内控机制实施高标准和高要求。通过培养和提升专业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和法治意识以及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够效避免财务内控风险。开展财务工作职业培训教育,促进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性,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全面提升财务水平和内控的实施效果。

(五)完善财务工作岗位内容

目前,在“放管服”改革大背景下,高校必须做好财务管理监督、权力下放、程序精简等,确保财务工作一次办好。首先,高校财务部门必须做好年终财务计划制定和预算编制,完成高校科研项目资金申报工作,做好高校学费收缴和欠费登记,严格执行财政票据管理规范,标准化票据领用制度,并细化与银行对账工作,及时完成财政专户核算、决算等工作。其次,做好代办费用核实和等级工作,按照年公示原则对所有往来收支账目做好公示,对存在多收或少收问题进行及时多退少补。并规范化进行统计口径、报送方式和路径、汇总等财务程序,并做好数据备份等程序。最后,所有财务支出必须按照高校财务规定和国家财政资金收支规定办理好预算外资金交存、返还以及固定资产购置和消耗品采购等工作,坚持执行“收支”两条线控制工作,确保学校内控体系效果良好。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存在着内控问题主要和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内控监管制度、风险防控、财务审计等因素相关。因此,在新时期高校必须依据问题所在制定健全的监管制度和培养引进专业性人才以及完善财务岗位工作权限内容等,进而实现消除财务内控问题,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事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财务防控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在防控“火线”践行初心使命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