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2021-11-23 14:24李忆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3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生产施工

李忆

中国船舶集团第703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 150078

建筑安全作为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只有做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因此需要从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入手,能够有效地遏制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

1 现代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传统的管理理论,结合施工实际所提出的,而该基本原理是通过运用现代的科学理论知识以及一系列的工程实践技术,在深度分析建筑工程系统以及不同操作环节和作业过程中所隐含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基础上,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价,了解其定量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且按照最终的评估结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确保整个建筑施工工程各工序的合理运行,减少最终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从源头上避免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根据科学预测和预报安全情况,创设出良好的施工操作水平,使得工程生产效果可以实现最大化。除此之外,人际环境都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人会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划分成不同的子系统,而不同子系统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彼此之间却相互独立存在,只有三个子系统彼此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够达到施工最终的优质水平,考虑到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十分复杂,也会包括许多因素会加剧管理难度,甚至造成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因此,更是需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并积极促进生产,无论是技术上管理上或是人员的状态上,都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安全管理务必要处于动态的状态中。

2 现代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管理现状

自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建筑施工方面,安全生产工作,并且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便总结出了关于施工建筑安全生产的三大规程和五项规定为核心,且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经验,经过长期不断地总结,已经初步形成了由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一种成熟的管理机制,也摸索出了一套更加适用于计划经济的管理方法。但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下,随着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成熟,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会不断地减少生产成本,并减少在安全管理生产方面的投入,在这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甚至是减少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劳保用品,最终会造成较多的安全事故频发,使得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会远远落后于世界的发达国家。因此,在2002年,考虑到我国安全生产的一系列严峻形势,政府也提出了要将安全生产作为当前和今后十分重要的环节来投入,这也是三中全会前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后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种具有战略性的工作中心。因此,在今后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也务必要加强相关安全管理技术人才方面的培养,切实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2 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缺乏对于化工生产设备方面的重视,使得生产技术及设备不达标,具体来讲,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其生产技术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规范制定,并且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国际要求相比,建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进行生产的安全管理,落实生产技术及设备不达标时,会无形中加剧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性,对于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不足,再加上管理机制的缺失,更会无形中加剧风险的产生。在现代建筑施工项目中,往往最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安全管理,企业往往在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投资上以及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都不够重视,从而造成了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依靠经验来行事没有做到依据项目建设本身来制定特定的安全管理体系,无法与施工项目做到完全的契合,往往只是表明工作。企业也忽视了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导致安全管理人员无法确定最佳的安全管理方向,从而使得安全管理低效,严重阻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对企业本身带来了风险隐患。而管理者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认知缺失,也会影响内部工作人员施工时的态度,造成安全生产管理没有放在首位,以人为本的角度和质量安全第一只是一句空话。其内部尚未形成良好的生产安全管理的氛围。对于安全的疏忽,更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其次是单位管理不到位,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足。许多生产企业的管理者,在面临巨大的生产需求同时,十分注重外部经济效益的提升,并致力于扩大生产规模,但留给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和精力有所不足,造成一些安全生产管理事故时有发生。另外,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也没有做到信息化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模式落后。使得内部的化工安全生产无法处于相对规范良好的环境下进行,这些中小型的企业内部规模相对有限,再加上设备的先进性不足弱势。生产管理机制在不够健全的话,更会无形中放大其潜在的风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风险的爆发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

再次是许多企业内部的相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且部分操作人员会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特别是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已经成为了近年来许多化工生产事故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企业中,部分工作人员的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再加上缺乏以往的工作经验。对于各项设备的操作力度不足,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因为个人能力不足而造成操作失误等一系列问题。还有许多生产技术人员已经十分满足于当前的施工技术,缺乏持续性学习的意识,使得操作技术和管理理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很难与高速发展的生产要求相匹配,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了施工安全管理效率。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人员如果不具备科学的安全管理经验,那么就不能按照施工活动中的施工标准来管理约束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的管理中缺乏高效性和安全性。由于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上的差异和经验的不同,导致了安全管理人员无法实现统一合理的安全管理标准和实际要求,无法达到现代建筑施工发展的安全建筑管理水平要求,从而使得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都得不到保障。

最后是缺乏成熟完善的预警机制。目前我国仍有许多施工单位没有给工作人员配置基本的安全防护产品,同时对于工作人员安全利益以及意识方面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促使施工时没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施工设施操作不标准,工作者疲劳状态下施工这些问题,进而引发安全事故。除此之外,监管部门巡查工作不到位,安全管理工作没有真正的落实,严重的对于部门危险工程缺少安全监督管理,还有审查机构也没有做好审查工作,促使建筑安全施工频繁发生。与此同时,我国仍有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预警力度不足,缺少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安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风险的等级不够了解,一旦出现风险时,经常会手足无措,采取事后补救的方式,缺少事前的预防。对于安全生产更加侧重于当问题发生以后,如何挽救将危害降至最低,却没有认识到事前预警以及事中控制的重要性,由于预警力度不足,会严重影响这类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效果以及持续性的发展能力。

3 现代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优化策略

3.1 广泛加强企业安全教育

为更好地进行现代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务必要加强企业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首要任务是要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要让更多的建筑施工人员能够了解到如何安全施工,怎样保护自己,而如何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仍然是目前亟待考虑的重要问题,考虑到许多建筑施工人员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心存侥幸安全,警钟长鸣,以后也没有过于注重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针对这些问题,务必要形成良好的安全预警,切实营造出安全工作的环境和理念,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各种机械设备标准化操作的熟练程度,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的一系列故障出现。针对员工专业素质,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确保建筑的顺利构建和进行。与此同时,对于企业的安全教育需要作为一种常设的教育内容,贯穿于企业施工和经营的始终。始终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理念放在企业经营运转中的首位,让每一个施工技术人员都能够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于企业经济项目的重要性以及自身人身安全的重要性。

3.2 提高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投入

在早期,我国对于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过程中认为,近80%-90%的原因都是因为工人违章所造成的,而违章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却必定是违章,这也过分强调了人为的一系列不安定因素。但实际上,造成建筑施工生产事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基础设施的投入,再加上生物到经济状况和科技水平等一系列的制约,针对这一情况,务必要加大对于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经济投入。建设主管部门也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并预算出工程造价计价,确保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安全生产专项费用独立分开,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投入到安全生产方面的费用,可以切实的保障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情况。

3.3 构建高质量安全生产团队

为了更好的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则需要从构建高质量安全生产团队方面入手。提高员工的安全教育离不开企业内部基层员工的支持,其安全意识也与其安全风险管理密切相关,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着重提高员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意识,通过对其展开培训,让更多的员工了解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保证自己处于完全安全的状态下施工,特别是对于一线员工,更是要将其视为重点的培训对象,并定期进行考核。其次要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需要能够与高速发展的生产相匹配。企业管理者在安排基层工作人员接受业务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日常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讲解和培训,更要注重一些最新生产技术的传授,促使更多的安全生产工作人员在接受培训后,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做到安全生产。

3.4 构建动态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机制

安全生产全过程中,风险控制是位于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之后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损失幅度所采取的一种风险处置方法。风险控制根据风险因素内容,按照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不同,分为风险预防和风险处理两个方面,对于事中控制而言,主要以风险因素的具体情况来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事后发生的损失,甚至能够完全的规避风险。而对于风险因素的失衡控制,是在进行识别和评价以后项目风险。会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在风险程度超过可接受范围时,要终止生产行为并提出整改措施。或是改变以往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目标及策略,但无论采取哪种措施,都需要重新再次进行风险评价,降低安全风险评价基准后才能够继续工作。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建筑成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务必要更加注重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来不断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规避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产和建设安全。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也只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才能够实现建筑施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生产施工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践行探索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