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有趣的劳动教育可以这样做

2021-11-23 15:26李文
父母必读 2021年5期
关键词:劳动爸爸妈妈衣服

李文

劳动其实就在孩子每一天的生活里。在各种劳动中,孩子不仅能体会劳动的乐趣,还能感受到“我可以”的积极反馈,因而变得更加自信。

幼儿园大班里,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大扫除,每个孩子都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有的孩子负责擦玻璃,有的孩子负责擦玩具柜,有的孩子负责整理班级的玩具,教室的门也擦得很干净。教室里一时间充满着忙碌、热闹的景象。老师走过来问孩子们:“你们累不累?”孩子们都兴奋地说:“一点都不累,我们喜欢干活!”

这是老师发在微信群里的视频片段,看着豆豆主动扫地的画面,豆豆妈妈感到不可思议。平时在家里,豆豆连自己穿衣服、收拾玩具都需要爸爸妈妈不断地催促和帮助,在幼儿园里竟然能主动干活了!豆豆妈妈忍不住想,难道幼儿园老师真的有什么魔法能让孩子爱上劳动?

其实,孩子不是天生就不爱劳动,而是因为在生活中,父母经常为了避免麻烦或节省时间,会大包大揽,直接代替孩子做很多事情,所以孩子失去了很多参与劳动的机会,慢慢就显得不爱劳动,而且越来越不会劳动。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专门邀请到了幼儿园老师来分享他们进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心得和方法,希望父母也能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在家里也顺利地把劳动教育开展起来,把“我劳动我光荣”“劳动伴我成长”的信念播撒在孩子心中。

劳动教育从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开始

在幼儿园里,老师一般会用儿歌或者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对穿衣动作进行趣味命名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多是可以在游戏中培养起来的,比如幼儿园老师会通过给穿衣服的动作进行趣味命名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习和记忆穿衣步骤。

小战士:衣服分清楚前后,抓着肩膀部位使劲儿向后甩(注意提醒孩子确保身后没有其他小朋友),披在身上后,再伸胳膊穿袖子,衣服仿佛變成了披风,随时准备好出发。

小旋风:抓着肩膀从侧面旋转一圈抡过头顶,衣服像翅膀,变魔术似的就穿在了身上。

孩子们很喜欢这些好玩的名字,特别愿意拿着衣服进行练习,努力把自己变成“小战士”或“小旋风”。在玩耍的过程中,既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了,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帮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穿衣方法

老师会鼓励孩子创编属于自己的穿衣服方法。孩子创造了很多有趣好玩的方法:

小袋鼠:先把拉链拉好,自己钻进衣服里。当孩子的头钻出衣服时,就像小袋鼠从妈妈的育儿袋里伸出头来;

小蝴蝶:先把衣服披在身上,张开手臂伸进袖子就像蝴蝶扇动翅膀。

这些方法很灵活,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穿衣服的方法,这件事也会变得更简单,孩子更愿意自己去完成。除此以外,老师还会教孩子叠衣服的儿歌:大门关关好,左抱抱,右抱抱,点点头,弯弯腰。就这样,孩子开心地唱着儿歌就把衣服收纳整齐了。

爸爸妈妈在家教孩子学习穿衣服时,也可以通过这样游戏、儿歌的方式帮孩子进行练习,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在游戏和进行创造,他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提高。

抓住生活中的劳动教育契机

千万别以为劳动教育是需要特别准备或设计的,其实对孩子来说,所有的劳动教育都可以在生活里完成。

和孩子一起制作美食

幼儿园会通过举办美食月的活动来调动孩子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会和老师一起制定食谱,自己动手做泡菜、蒸馒头、剥蒜腌蒜、洗面筋、做饭团等。以腌蒜为例,一起来看看孩子在活动现场的表现:

孩子们几乎在生活里都没剥过蒜,所以他们感到既好奇又困惑:怎么才能剥干净?于是,小朋友们三五个围着桌子,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自己的好办法,一边尝试一边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办法,一向好动、吵闹的男孩也变得异常专心。壮壮说:“这也太难剥了。”但他依旧在尝试,还一边说着:“我觉得我能剥好。”当所有的大蒜都剥好后,孩子们很有成就感。接着他们又忙着学着老师的样子清洗大蒜,再到把大蒜放进坛子里,加上醋,盖好盖子。现在,他们就满心期待着和家人分享自己制作的腌蒜啦!

解读:收获的不仅是会劳动了

在参与大蒜腌制的过程中,孩子不仅了解了腌制这种中国传统的食物储存方法,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表现,比如壮壮在剥蒜过程中那股遇到困难也不放弃的精神就让人感动。再比如,围绕如何剥好大蒜、如何腌制的具体情境,孩子们通过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方式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收获了成就感。对于这样的劳动方式,孩子是很愿意积极参与的。

建议:一起做饭,一起劳动,一起生活

在家里,爸爸妈妈可以经常邀请孩子一起商量吃什么,然后一起准备食材,一起烹制。很多父母认为厨房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危险的地方,其实不然。多让孩子进厨房,了解厨房的各种工具,让孩子参与到食物制作的过程中,哪怕是让孩子帮忙搅拌鸡蛋,用勺子添加面粉,剥一颗大蒜,洗一棵葱等看似很小的事情,对孩子来说都非常有意义,能和家人一起感受到劳动的价值感和幸福感。而且,这不仅是孩子参与家庭劳动的重要方式,也让孩子从劳动中感受到了“我可以”,这是一种积极反馈,能帮助孩子变得更加积极、自信。

传统节日里的快乐劳动

幼儿园在传统节日时都会设计特别的活动,让孩子参与劳动,比如端午节时,老师会带着孩子一起包粽子;重阳节会鼓励孩子回家后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捶捶背、揉揉肩、端茶倒水等;冬至时老师会带孩子们一起揉面、包饺子;春节假期之前,带孩子们一起打扫教室卫生,一起给班里贴春联。其实,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本身就带有劳动的含义,是很好的劳动教育契机。父母要利用好这些契机,让孩子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

轮流值日,参与集体劳动

孩子进入大班后,都会参与到班级的值日生活动,主要任务是帮忙整理书籍,整理每天孩子进班后脱下的外套,摆放椅子。班级中的每个孩子都会轮流进行值日,在劳动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养成一种责任意识,知道自己该做的事情和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在家里,爸爸妈妈可以参考幼儿园班级内的值日生活动,和孩子一起梳理在家的家务劳动内容,并制定相应的值日表,轮流或者合作完成这些劳动。

小知识:

孩子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劳动教育应该从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首先应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孩子要具备这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 3~4岁  能在成人的帮助下穿脱衣服或鞋袜,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 4~5岁  要自己穿脱衣服或鞋袜,会扣纽扣,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 5~6岁  会自己系鞋带,能按照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父母怎么做,老师来支着儿

孩子爱劳动,自觉劳动,以劳动为荣,是一种重要且优秀的道德品质。在家庭中,父母怎么做能提高孩子参与劳动的积极性,让孩子爱上劳动呢?

多些耐心,给孩子提供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看到爸爸妈妈在家里扫地、浇花时,可能都会跃跃欲试。但很多时候,因为孩子的动作慢或者不熟悉做事的流程,反而会把事情搞砸。如果这时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嫌弃或否定,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就会被打击。所以,父母要了解,孩子愿意尝试和加入,就是培养爱劳动这个好品质的最佳时机,我们要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包容,让孩子自由、大胆地参与其中,并逐渐教会他一些劳动方法,让他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

多去户外,在劳动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带孩子在大自然中劳动也是一种亲子玩耍方式。春天参与植树;秋天扫落叶;冬天扫雪……深度参与这些户外劳动,其实也需要孩子有一定的体力和耐力,需要学会坚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从提高内部动力入手

激发孩子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应该从提高内部动力入手,而不能只靠外部的奖励。像收拾玩具、摆放书籍这样的劳动,可以多和孩子一起商讨如何做,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让他自己做决定,相信孩子会更加愿意去完成。真诚赞美孩子的劳动成果,甚至可以增加赞美的仪式感,比如拍下孩子劳动的视频剪辑成小影片,全家一起观看,这能让孩子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内部动力,让劳动的积极性持久。

猜你喜欢
劳动爸爸妈妈衣服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早起的衣服有舞跳
热爱劳动
小衣服
我的爸爸妈妈
出海捕鱼啦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我眼中的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