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川剧胡琴戏《武家坡》

2021-11-23 15:29陈丽霞
文史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王宝钏川剧唱腔

陈丽霞

我从艺三十多年,一直活跃在川剧舞台,演出过许多优秀传统剧目和现代戏剧,受到广大观众和戏剧界专业人士的赞许和肯定。我酷爱川剧,对川剧表演艺术有着浓厚的感情。我喜欢学习、琢磨,对唱腔理解、运用也有一定见解。曾在文化部戏曲音乐西部培训班学习的经历,为我在演出剧目中灵活运用唱腔奠定了坚实基础。我能创腔谱曲,有不少作品问世。我在攀枝花川剧团工作期间,可以说与川剧如影随形,同事们给我取了个绰号“戏疯子”。多年的舞台实践、历练,使我更加成熟,对角色的分析和人物刻画都有了更深入的认知。本文仅就自己经常演出的川剧折子戏《武家坡》的劇本变动和表演心得作一点肤浅认识。

一、对《武家坡》高腔与胡琴戏版本的体验

川剧的声腔来源于清代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一个剧目用不同声腔演唱是司空见惯的。《武家坡》是川剧《红鬃烈马》(又名《大登殿》《回龙阁》)全本戏中的一折,是一出久演不衰、深受广大观众和戏迷朋友们喜爱的剧目。此剧有两个演出版本,一个是高腔,一个是胡琴腔。不管是以哪种声腔演出,剧本都是大同小异、并行不悖的。

我工青衣,两个版本的王宝钏都演过,表演风格各有千秋。就我自己而言,更喜欢胡琴版的。很多演员都演过这出戏,由于川剧声腔的特殊性,艺术流派纷呈,没有一个固定模版,因此就出现了各自为政的场面;当然呈现的艺术效果也完全不同。这样就凸显出舞台演出随意性大,演员与乐队配合不默契等诸多问题,极其不规范。2011年,国家—级演员、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但志生先生把川剧《武家坡》演出本加以梳理、精炼,并把唱腔重新整理且形成曲谱。这样一来,既规范了演员的演唱,又避免了“踩水”伴奏带来的弊端,演员与乐队配合起来就相对严谨。整个唱腔显得既传统又新颖,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和省川剧院张义先生排演了此剧,并由但先生指导排练。该剧经过但先生精心打磨加工之后,达到张弛有度、侃而不散、紧而不急的舞台效果,让它的艺术效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跨越了一大步。当我听完但先生讲解剧本和排导阐述之后,深受感动。我爱上了这出戏,爱上了王宝钏这个角色。我特别注意到有一处地方无论是剧本处理、唱腔运用和人物刻画都非常到位,十分出彩。当剧情发展到薛平贵知道眼前就是自己苦守寒窑的妻子王宝钏时,原剧本台词是这样的:

想某离家一十八载,她的衣食从何而来……常言道男子无食天涯奔,女子无食有情人,我不免装成一个风流之士调戏于她,看她对我是否贞节。洞宾曾把牡丹戏,庄子先生三戏妻,邱福戏过罗氏女,薛平贵今天调戏自己妻。

但先生说这段戏不能要,有悖人性,不符合人物隋感。他说,王宝钏为了薛平贵,不遵父命,与父三击掌后毅然离开相府投奔寒窑,与之成为一对生死相依的患难夫妻。薛平贵这次决定回乡,当鸿雁传送血书,得知王宝钏苦境,内心愧疚不已,才不顾生死盗令出关。他星夜兼程,快马加鞭,不辞千辛万苦,回乡见妻。当他见到十八年苦等苦盼、受尽艰辛的妻子会是这样的情感反应吗?这样的表达显得薛平贵太无人情了。于是他把这段唱词改为:

十八载才见妻一面,容颜不是彩楼前,头上缺少帕遮脸,腰间罗裙少半边,背地我把王允怨,一样儿女两样心肝,再不能让她愁眉苦脸,开一开玩笑使她发笑颜。

这样一改后面的戏就变得顺理成章,更合乎人性与生活逻辑,由原来的有意试妻而戏妻,变成了寻常的嬉戏逗乐,并在无意间发现妻子竟然对他是那样的忠贞不贰、贫贱不移,于是对宝钏更是爱怜有加。这样的改动,也提升了薛平贵的人物形象,达到合情合理的剧情要求。唱腔运用了紧打慢唱的板式,委婉动情,扣人心弦,使人物情感更加丰满。

二、我如何塑造王宝钏的形象

我作为王宝钏的饰演者,如何成功地塑造这个人物,将一个原本是相府千金而今是寒窑贫妇的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舞台上——既是一个创作难题,更是一个艺术追求。我首先对角色予以准确定位,认为王宝钏虽然困守寒窑,缺衣少食,但毕竟是相府千金,出身名门,大家风范犹存,有别于一般乡村贫妇:虽然穷困潦倒但不失闺阁教养,其形象要端庄、典雅;十八年艰难度日、苦熬苦守、饱受风霜,其品性要坚忍不拔、贫而不贱。归纳起来,王宝钏应是一个才德兼备、柔中有刚的性情女子。

我的恩师、川剧名家左清飞老师曾对我说,舞台表演要有章法,举手投足都要有意义,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一个眼神都要考究,肢体动作要有美感,不要随意乱动,动要动得美,静要静得下来,稳得住,水袖控制要到位,不能随意收放、凌乱无章;反之则显得不严谨、不规范,甚至会破坏人物形象,影响剧情。要遵循一个原则,所有表演都应从人物出发,为剧情服务。有人说《武家坡》这戏是没演头的“耍耍戏”,其实不然。这出戏有演头;只是要想演好的确有点难度——没有技巧烘托,没有大段摆板,考的是演员表演功力。如果拿捏不准人物,掌握不好分寸,要不就过火,要不就欠火候,实际上是一出犯功不见功的戏。我认真分析剧本,揣摩人物,看了很多有关视频资料,暗暗告诫自己,不能按部就班地作程式化表演,走形似的套路;如果那样演就会显得人物空洞、浮而不沉,人物内心苍白,没有了生命力,根本感染不了观众。观众说的“耍耍戏”指的就是这种肤浅表演。

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做到神似走心、心领神会,赋予角色真情实感,让人物形象为之丰满,使其有血有肉有炅魂,这样才能把戏演活,才会把观众带进戏里,继而产生共鸣。如当剧情发展到王宝钏知道这位军爷给她捎来薛平贵的家书时,有一段背白:“薛郎啊薛郎,夫妻分别一十八载,今日才有你的书信归来……”念这段独自时,声音要低沉沙哑,要饱含真情、特别走心,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道出了她一十八年的辛酸、一十八年的思念。她一十八年苦等苦盼,终于等来了消息、盼来了希望,其间心理感受,常人难以体会。每当戏演到这里,我的眼泪总是夺眶而出!如果不带感情像背台词一样念这段念白,就会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没有感染力。又如,当王宝钏得知书信被军爷“丢失”,情绪要马上紧张激动起来,因为这封家书是王宝钏的全部希望。“放在哪里……可是紧要之处……既是紧要之处怎么会掉呢?”这一连串的追问态度要严肃、情绪要急、语速要快,才能体现这封书信对于王宝钏的重要性。这就和前面那段戏有着鲜明的对比,轻、重、缓、急相互衬托、照应。当剧情发展到薛平贵对王宝钏软磨硬泡无果,便以金钱诱之,王宝钏不但不为所动,还声色俱厉,责其无理,薛平贵便“估逼拜堂”,王宝钏急中生智,沉着应对,与“浪子”巧妙周旋,以黄沙撒面而成功脱险。这段戏的表演要慌而不乱、急而不紧,一招一式、一个眼神,都要清清楚楚,并且富有张力。这样一来,整出戏就有层次感、节奏感。只要把控好舞台节奏,观众就不会产生审美疲劳。

当然,一个演员要做到这些,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要经过反复琢磨,千锤百炼,日积月累,不断修炼,认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文化素养,方能达成。总之,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演到老,学到老。须知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啊!

作者:四川省川剧研究院演员

猜你喜欢
王宝钏川剧唱腔
一句话评价今年的双十一
秦腔《五典坡》中的王宝钏艺术形象探讨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川剧版画传四方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论京剧《武家坡》中的王宝钏人物形象
王宝钏
——寒窑咏叹调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