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的思考

2021-11-24 09:24刘章勇
活力 2021年12期
关键词:物流业协同物流

刘章勇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引 言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而逐渐加快,对于商务活动而言,物流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使得物流行业的业务范围进一步增大,因此物流行业和电子商务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协同发展一方面改变了当前的发展形势,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另一方面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物流业发展整体滞后于电子商务,发展速度、信息不对称严重制约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进程等问题在实践中较为突出,相关人员应及时解决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工作的高效性和高质量。

一、我国商业模式的转型与变革为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创造了契机

21世纪,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的商业社会模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途径,同时信息化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从消费行为的本质含义来说,消费行为一方面指经济消费行为,另一方面也指社会行为和文化行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新时期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也打破了传统的商业社会之间的商品供求关系。传统的商品供求模式以创造供给优势为导向而产生目标管理理念,而新时期的供求模式是基于产业价值链和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打破了单一产业供求之间的束缚,具有平台化、网络化的特点,能够满足多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使市场得到科学合理的供需控制管理。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被称为“电子商务”,而物流行业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础保障。笔者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调查数据发现,中国的网民规模在2014年初已经达到了6.2亿,网上购物人数为3亿。并且在2013年时我国的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就已经远超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通过数据不难发现,电子商务的应用扩大化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契机。

二、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是必然趋势

物流业的发展为激烈的经济市场竞争创造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主要由企业管理能力的普遍增强及用户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所致。因此,企业不仅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形成程序化的价值链,创造出差异性价值以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需要和供应商、分销商等共同协作,满足客户的要求,实现合作的经济利益体,扩大市场竞争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总而言之,新时期的市场竞争不再只是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还是供应链之间的强强竞争,因此我国的电子商务和物流协同发展是必然趋势。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的产业价值链体现在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上

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对现代生活而言至关重要,因为物流行业不仅能创造出更多的时间价值,还能创造出一定的服务价值和经济价值。物流主要包括产品、信息和资金等要素,通过运输实现货物的转移,在这过程中需要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的助力。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的延伸和拓展,能够突破企业的界限,对供应商、分销商等进行统一整体的管理。

电子商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产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方面。产品流是指以在线交易平台订单为中心而展开的网络化商业活动。现金流是指预定目标的资本共享与合作。做好信息流的监督和管理是为了实现预测、预判、预定这三个工作目标。电子商务应既能够响应市场需求,又能够通过信息化技术对社会现状做出分析,挖掘用户的潜在消费规律,满足多层次客户的需求,实现均衡市场的作用。

(二)物流在网络布局上具有独特优势但需要信息化技术来提高效率

电子商务是以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配送为核心的活动,电子商务产品流管理是以需求信息和库存信息为载体的管理活动。其过程为:第一步在线交易平台生成消费订单,第二步消费信息被下分至分销商。各地的物流仓储能够根据需求关键词而查询所需要的信息上传到信息中心,之后设计出最优的方案进行产品配送。总而言之,产品从订单的发布到配送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又是一个流程化的工作,而信息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是保障工作顺利高效完成的关键。

三、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面临困境

众所周知,物流公司的产品渠道是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同时电子商务平台也掌握着商品供应等渠道,这造就了电子商务在企业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电子商务平台可以综合信息资源,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对比而言,物流企业的利润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压缩。因此,物流行业需要借助内外资源的整合优势,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外部资源的获取能力,以全面提升和电子商务竞争的优势。长此以往,这种背地里较劲的工作模式使得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之间缺乏健全的信息交互机制,信息的不对称会造成业务目标和管理任务不符合,久而久之问题便会突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速度整体滞后于电子商务

我国物流业发展速度整体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原因主要是物流业发展的时间较短,无论是在运营上还是在管理上都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手段,而电子商务的消费群体不仅覆盖全国范围,甚至来自国外,包含了一定的多元性和层次性,物流业难以满足电子商务的个性化要求。电子商务B2B(business to business)和C2C(customer to customer)用户具有批次多、量少等特点,同时互联网的虚拟性特点使得电子商务的群体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而长尾效应下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工作很难形成规模经济。换言之,缺乏一定合作机制、缺少信息共享的物流行业一方面增加了配送过程中的成本费用,另一方面难以跟上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

(二)物流业与电子商务合作与互动不足,现代化服务体系没有形成

在配送过程中,供应链缺乏科学的管理方针,使得新业务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滞后现象,制约着行业的发展进程,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还没有真正进入制造业的供应链服务领域,而其中的电子商务配送、“三流合一”(产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也无法通过多种运输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展开工作。因此,将服务的范围上延,建立一个安全、高效且成本费用合理的物流运输服务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但大部分的物流企业规模较小且实力不够,无法规模化、网格化地扩大服务范围。总而言之,现代化的物流和电子商务融合的运输服务系统还没有完全形成。

结 语

从当前的社会形势来看,物流及电子商务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有效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通过分析可知,电子商务和物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相关人员应该从问题出发找到解决方法,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猜你喜欢
物流业协同物流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