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1-11-24 15:37孙艳春,孙赫东,柴文华
活力 2021年23期
关键词:总结经验历史思想

善于总结经验是党的成功之道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教授 孙艳春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逐渐走向强大,必有其成功之道,善于总结经验、汲取前行智慧和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彰显了党的高超政治智慧、历史主动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

一、善于总结经验是遵循发展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的本质要求

一个政党只有善于总结经验、遵循发展规律,才能悟得深、看得远,也才能立得稳、走得远。我们党重视总结经验、善于运用规律,进而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掌握历史主动。每一次的历史经验总结,都使全党在认识上产生新的飞跃,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在事业上更加发展壮大。1965年,毛主席在与程思远谈话时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他还讲“善于总结经验,就是领导者的任务”。邓小平也说:“我们不靠上帝,而靠自己努力,靠不断总结经验,坚定地前进。”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纪念日发表重要讲话时,都把总结经验作为重要内容,是对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性总结,为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善于总结经验是坚持正确方向、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是前所未有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创造奇迹,就是因为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党都能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确保全党政治清醒、保持正确方向、提升政治能力,避免事业巨轮偏离方向。

在经过延安整风、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重要关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主要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这段时间党内反对“左”右倾错误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深刻分析了第三次“左”倾路线错误产生的根源及危害,为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之初的重要关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新中国成立后的32年,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做出了科学评价,特别是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有力回答了当时党内外的疑惑,实现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这两个历史决议都达到了全党思想统一、增强团结的目的,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的重大发展。在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关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着力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必将有利于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这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决议,都是在党的百年历史中极为重要的历史节点做出的,是我们党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总结经验、把准方向、顺势而为的纲领性经典文献。

三、善于总结经验是积累思想智慧、推进开拓创新的必然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更具有开放性、连续性,要在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新成果,特别是在总结自身经验、积累思想智慧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人民需求、历史发展趋势,不断进行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新突破,才能乘风破浪、勇立潮头、行稳致远。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先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成果,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根本社会条件、奠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的充满新活力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基础上,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引领未来的科学指引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孙赫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历史决议都是在重大节点上做出的,使我们党明确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锚定未来航向,指引未来发展。党的历史中,前两次历史决议都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廓清迷雾,并在此基础上统一思想、明辨是非。1945年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际,总结了从建党、国共合作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在党的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概念,为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奠定了基础。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则诞生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改革开放全面起步的紧要关头,也为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有力回答了当时党内外的疑惑,实现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如今,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继往开来:凝聚力量应对现实风险挑战

回顾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中开辟的伟大道路、建立的伟大功业、铸就的伟大精神、积累的宝贵经验,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的理论指导,就是我们未来可以依靠的法宝。在百年征程的关键节点,《决议》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一百年光辉历程取得的巨大成功和辉煌成就,势必增强自信自强精神,凝聚破浪前行的伟力。

总结百年党史经验,从中汲取解决党的建设现实问题的智慧,势必为深刻认识和正确解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从而警醒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保持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通过历史决议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本身就是党的一条宝贵经验。以决议的形式传承发扬好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应对危机挑战,使我们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从而拧成一股绳、踏上新征程,提供强大的底气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保障。

决胜未来:引领复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百年历史表明,向党的核心看齐、向党中央看齐,是我们党通过自我革命得出的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结晶和规律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越是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越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

面向未来,我们要把讲忠诚、守忠诚、践忠诚作为最大政治,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高度重视和加强理论修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应有之义。行源于心,力源于志。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坚定的前提和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理论追随践行政治追随,始终把握发展规律,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谋划事业发展,应对风险挑战。

人类共同价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柴文华

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了人类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差异,顺应历史潮流,契合时代需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那么,人类共同价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关系呢?学界普遍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和根本支撑,它既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为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凝练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资源。

“仁者人也”与人类共同价值

儒家文化提出的价值原理,应该说表达了人类共同价值的道德基础。总体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金律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伦理基础。儒家的“仁”不仅可以指向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成为这些价值后面的深层理念,它本身也是人类生活最基础的道德价值。因此,人类共同价值除了世界事务、国家间关系的价值约束外,也同时是人类一切生活所必须。孟子说“仁者人也”,《礼记》作“仁者人也”,与孟子一致。“仁者人也”是古代儒学中的重要论题。今天,面对人类共同价值的思考,我们可以对“仁者人也”给出我们这个时代的诠释,即“仁就是人类最根本的共同价值”。中华文明对“人类共同价值”提供的中国化表达,都可以归结为“仁”,即“仁者人也”,“仁”是“人类共同价值”最根本的原理。

“王霸之辩”与和平

儒家反对霸道,提倡王道。霸道就是霸权,王道则注重“以德服人”,用和平的手段,建立国家之间的信任,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的理想。中国自古倡导“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不是国与国相处之道。穷兵黩武是霸道做法,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与儒家的反对霸道的思想息息相关。

“忠恕之道”与发展

儒家的“忠恕之道”包括“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是儒家倡导的“忠道”,其意蕴是在自己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要想办法使别人发展起来,而不是损害别人的发展来为自己的发展服务。国与国之间也应该如此,不能为了本国的发展而损害或遏制他国的发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倡导的“恕道”,也是全球伦理当中的金律。墨家也有“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这些思想运用到国家交往方面:一方面,要反对霸道,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另一方面,要互尊互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兼覆”与公平正义

贾谊《新书·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管子·形势解》:“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公则天下平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公平和正义。公正是对于人和事的一种态度,要求无所偏私地按一定原则待人处事。

“和而不同”与民主自由

《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记·中庸》:“君子和而不流。”《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和”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作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和”的理念在人类共同价值中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民主、自由,因为“和”既强调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和谐共存,又强调和而不同、善解能容、独立自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远不止上述几点构成人类普遍价值的思想资源,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

遵循发展规律 把握历史主动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金英 博士研究生 黄小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深刻领悟和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的内涵实质,是我们学习领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题中之义,是我们凝结共识、汇聚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法宝。

一、历史主动精神既体现党的创造精神,又彰显党的政治智慧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百年党史是一部精神锻造、淬火成钢的恢宏史诗。历史主动精神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实践,繁荣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精神品格的重要内容。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根本在于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机遇,找到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坚强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其中蕴藏着敢为人先、开天辟地的主动精神。百年大党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的精神密码,在于我们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自觉定位历史责任,自主谋划历史伟业,而终取得伟大胜利。“走自己的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探索,既蕴含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主体精神,更反映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勇毅前行的担当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践行初心使命,回应人民需要的必然要求,既包含对直面问题、解放思想的深刻感悟,更包含敢于斗争、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二、要在党史学习中汲取智慧,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

一是要注重提升理论自觉,补足精神之钙。理论自觉增强行动自觉,行动自觉彰显历史主动。我们要在学懂悟透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准确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用理论蕴含的生活道理、透彻学理和人生哲理把稳思想之舵,强化实践之力。

二是要坚持人民至上,夯实为民之基。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性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最本质的特征。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坚守人民立场,在回应人民需要、解决人民问题、办好人民事情中自觉同党的工作要求对标对表,不断锻造坚定信仰、锤炼纯洁党性、铸就高强本领,做人民事业的先导者、实干者和奋进者。

三是要聚焦奋斗目标,掌握主动之势。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我们要在学习中汲取历史智慧,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要用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总结经验历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学会总结经验
思想与“剑”
学会总结经验
学会总结经验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善于总结经验是推动工作的法宝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