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提升攻坚 优化城市治理

2021-11-24 20:00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6期
关键词:网格街道党组织

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攻坚第二次推进会暨党建引领城市网格化治理工作会议召开

5 月23 日,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攻坚第二次推进会暨党建引领城市网格化治理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可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出席会议。中组部组织二局有关同志到会指导。

王可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聚焦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谋思路、定措施、抓改革,乘势而上求突破、开新局。要全域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强化组织引领、队伍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着力提高城市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要持续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高社区工作者治理能力,深入推进“齐鲁红色物业”建设,探索加强中小城市党建和重点区域、新兴群体党建工作,抓紧补齐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短板弱项。要拧紧责任链条,全力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攻坚各项重点任务落实,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

深化全域提升攻坚 着力提高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科学系统地回答了城市基层党建怎么抓、怎么引领,基层治理谁来治、怎么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推进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根本在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塑形”,又要“铸魂”,这个“魂”就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健全党全面领导城市基层治理制度,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领导各类组织、教育引导居民群众的有效路径,使党的领导在基层治理中始终站在高处、挺在前面、贯穿其中。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核心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保障好服务好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群众各方面需求;要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广泛组织发动起来,引导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着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重心在社区、在网格。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山东视察时强调,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针对城乡基层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问题,总书记强调要织密织牢社区防控网,实行严格的网格化管理。要深刻领会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下大力气、用真功夫做实社区党建、网格党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区、网格治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夯实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底座”和基石。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关键在推进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创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健全体制机制的重大意义,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要坚持系统观念,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谋划、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要坚持系统观念、整体观念,牢固树立全地域、全领域、全要素、全周期推进的理念,更加注重党建和治理的有机融合,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更加注重过程管控,更加注重整体效应,切实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城市基层治理有魂、有序、有力、有效。

二、全域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着力提高城市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加强组织引领,关键是健全执行有力、一贯到底的党组织工作体系。在市区层面,注重从体制机制上加强谋划设计,推广一些地方建立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或由党委组织、政法等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专项推进机制等做法,自上而下推动解决网格设置不合理、职能不明晰、运行不顺畅等重要问题。在街道层面,加强工作统筹,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一些地方实行街道党工委书记召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联席会议制度的做法,一体部署推动社区党建和网格化治理工作。在社区层面,落实直接领导责任,建立网格党组织书记工作例会制度,定期沟通交流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在网格层面,加快推进“多网融合”,集中整改多网并立、“网眼过大”等问题,进一步优化规范网格设置。组织开展网格党组织集中覆盖行动,年底前全面建立“社区—网格—楼院”一贯到底的党组织架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进楼入户。

加强队伍引领,关键是抓好三支队伍建设。选优配强网格党组织书记,结合社区“两委”换届,积极推动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中的党员担任网格党组织书记、兼任网格长,牵头组织协调网格治理服务工作。年底前,各区(市、县)建立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制度,原则上每个社区只保留日常办公的必要工作人员。建强网格工作团队,加强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注重整合在职党员、居民小组长、楼院长、物业职工、“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志愿者和网格内其他协辅力量,在网格党组织领导下开展“组团式”服务。中央明确要求,探索将专职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各地要结合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操作办法。用好下沉工作力量,积极推行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社区、联网格制度,完善街道党员干部下沉网格工作机制,推动常态化参与网格治理服务工作。积极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建立街道综合执法力量常态化进网格巡查服务机制。

加强能力引领,关键是搭好三个平台。优化提升党群服务阵地平台。把重点放到党群服务阵地功能优化上,坚持实践管用、基层好用、群众爱用的标准,组织开展全面摸排,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丰富完善服务项目,加强智慧化建设,切实提高使用效益。积极推动在网格、住宅小区建立党群服务站点,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力争年底前网格(小区)党群服务站点覆盖率达到60%以上。搭建社会协同共建平台。加大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等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党组织健全、管理规范的社会组织优先承接社区为民服务项目。培育壮大以党员为骨干的“红色志愿者”队伍,年底前,原则上每个网格都要有一支相对固定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搭建居民参与平台。围绕激发居民主体意识,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探索建立社区治理服务积分制度等激励措施,引导居民团结互助、依法有序参与社区事务。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结束后,各地要组织对居民公约、小区公约进行集中修订完善。

加强机制引领,关键是优化两项机制。健全党组织主导的网格议事协商机制,突出强化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做到协商议题由党组织审核把关、协商过程由党组织牵头组织、协商事项落实由党组织负责督办。健全“网格发现、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机制,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政务服务热线等平台,积极推动“街呼区应、上下联动”机制向社区、网格延伸,打通全链条的居民诉求反映和解决通道,提高社区党组织快速发现、精准落实、服务群众的能力,做到民呼我应、接诉即办。特别是当前对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松懈,要总结有效经验,在继续发挥好已有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健全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对社区呼叫的重大紧急事项,做到各级即时响应、力量快速下沉、协同联动处置。

三、强弱项、补短板,着力解决制约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瓶颈问题

着力解决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功能不强问题。健全改革配套制度。各市要组织对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任务落地情况开展一次“回头看”,有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对赋予街道的“五项权力”,要督促区(市、县)逐项优化运行流程、细化操作规范,把落实“五项权力”嵌入到部门绩效考核、重大项目决策、干部调整任用等相关流程中,确保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对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任务,要明确相应承担部门,让专门机构、专业力量干专业的事,防止变换题目变相考核。推动编制资源下沉。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减上补下”原则,积极推进编制资源向街道倾斜。6 月底前,各级编制部门要将向街道(乡镇)调剂增加的编制全部下沉到位。要探索打破基层行政、事业编制与干部使用中的人员身份界限,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赋予街道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深化条块融合机制。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拓展“双报到”工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既要到单位驻地社区报到,又要到居住地社区报到;每个“双报到”单位都要组建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建立资源清单、共建项目清单;探索建立“双报到”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将社区党组织评价情况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作为党员干部年度考核、晋级晋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发挥行业系统部门党组织领导或指导作用,将发动本行业本系统单位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纳入行业党建项目清单、行业党委书记公开承诺事项,作为考核党建成效的重要内容。

着力解决社区工作者队伍治理能力不强问题。落实好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各项要求。严把标准条件,严肃换届纪律,大力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治理和服务能力强的优秀社区工作者进入社区“两委”班子,特别要一体化抓好社区党组织书记的选育管用,确保“头雁”素质能力过硬。抓紧把社区专职工作者配备到位。各地要综合考虑服务居民数量、治理服务需要等因素,科学测算社区专职工作者缺口数量,加大统一招录力度,按照就近就便、职住兼顾的原则足额配备到位。未落实“3岗18 级”薪酬待遇的,要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力度,按照标准尽快把待遇落实到每个人头。实施社区工作者素质提升工程。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采取集中轮训、挂职锻炼、实训体悟等方式,推动社区工作者提升专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换届工作结束后,市、区(市、县)、街道要分级负责对新一届社区“两委”成员、社区专职工作者全部轮训一遍。注重发挥城市(两新组织)党建学院、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室的作用,突出内容建设、功能建设和特色建设,坚决防止重形不重效、要“面子”不要“里子”的问题。

着力解决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实效不强问题。发挥好物业主管部门作用。住建部门要把“红色物业”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进一步健全物业服务行业党建工作机制,切实担负起业务监管与党建指导双重责任。健全多方协调运行机制。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属地管理责任,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驻区单位等参加的议事协商机制,搭建联席会、恳谈会、调解会等有效载体,及时协商化解物业矛盾纠纷。抓紧补齐短板弱项。对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覆盖不到位问题,坚持以引入专业化物业企业为主,采取街道社区领办物业、国有物业企业兜底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推进物业服务全覆盖。对业委会成立难、履职不到位的问题,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在广泛组织发动群众的同时,积极引导党员业主参选业委会委员,严格落实委员候选人联审把关机制,确保人选质量。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物业服务问题,物业主管部门要牵头开展专项整治,督促限期抓好整改。

着力解决中小城市党建粗放式管理问题。推动工作理念转变。重点提升县、街道、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的思想认识,尽快把工作理念、方式转变到城市基层党建要求上来。推动村改社区党建转型。对村改社区必须下定决心、有序推进、彻底规范,决不能“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一方面,规范村改社区的条件和程序。中央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可选择部分村改社区先行探索;民政等相关部门要尽快研究明确撤销村委会改设社区居委会的条件和程序,对今后实行村改社区的,一律“先改制,后改居”。对现有村改社区,处于城镇开发边界外、不符合条件的,要抓紧依法依规改回村委会;处于城镇开发边界内的,要“一社一策”合理确定过渡期,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解决好体制改革、资产管理、规模调整等问题,稳妥实现向城市社区转型。另一方面,规范提升村改社区的党建和治理工作。对符合条件、已改为城市社区的,积极推动领导方式、组织架构、治理体系、服务方式的转变,推动社区党组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教育管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统筹区域共建、优化社区治理上来。推动党建引领跨城市治理。注意学习上海、浙江等省市先进经验,契合省会、胶东、鲁南三个经济圈融合发展、一体发展趋势,强化区域化党建、党建综合体理念,积极探索以大城市党建带动中小城市党建整体联动提升的新路子。

着力解决重点区域、新兴群体党建质量不高问题。推进整园建强、整楼提升。对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重点区域,切实发挥区域性党组织作用,推动健全党建联建机制,促进区域内的“两新”组织党建整体提升、产业健康发展。坚持见人见事,抓实新兴群体。注重发挥网信部门作用,突出抓好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网络音视频类企业党建工作,有针对性做好快递小哥、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党的工作,帮助解决安全、保险等问题,维护好基本权益。抓紧开展快递物流业党建工作调研摸底,研究提出对策措施,切实把党的工作做进去。

四、拧紧责任链条,全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凝聚齐抓共管合力。深入实施书记领航工程,结合落实党委书记“直通车”制度,每年组织市、区(市、县)、街道党(工)委书记认领突破项目,切实发挥好党委书记的牵引作用,推动牵头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作用,坚持紧扣治理抓党建,找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切入点,精心谋划重点工作、重大课题,抓好任务分解、综合协调、督促指导,为党委当好参谋助手。压实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责任,推行年初制定清单、年中调度进展、年底开展述职制度,探索将成员单位履职情况纳入单位年度绩效考核,进一步放大联席会议横向协调、纵向联动的平台作用。

深化示范引领行动。强化示范效应。“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省直接联系区”要提高工作标准,率先突破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为全省工作探索路径、提供方案。深化品牌攻坚。今年,省里围绕需要重点破解的基层党建难题,组织开展了创新性引领项目集中攻坚,各地要精心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细化具体攻坚措施,努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突出典型引路。注意加强对基层创新经验的发现、挖掘和提炼,帮助不断深化、完善和规范,使之破土而出,在面上发挥更大作用。

强化过程管控。坚持清单式管理。对重点工作要逐项梳理,形成任务清单,逐一明确完成时限、标准要求、责任单位,实行销号管理。要定期开展重点工作质量评估,推动各级高标准抓好工作落实。实行项目化推进。对一些具有基础性和牵引作用的重大举措,要实行项目化推进,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挂图作战、务求实效。坚持常态化督导。综合采取定期调度、随机调研、专项督导等方式,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强化跟踪指导。对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措施不力,特别是搞形式、走过场的,要及时约谈提醒,问题严重的将严肃问责。

工作谋划

围绕进一步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全域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提高城市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省委政法委、省委编办、省民政厅党组、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就做好下步工作提出思路措施。

党建引领 规范运行 构建城市网格化治理共同体

□ 省委政法委

党建引领城市网格化治理是加强党对城市基层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省委政法委突出问题、目标、效果三个导向,聚焦组织、队伍、能力、机制“四个引领”,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城市网格化治理。

协同推进网格党建。把党建引领作为网格化治理的根本,积极会同各级组织部门,共同开展好城市网格党组织集中覆盖行动,推动网格党组织应建尽建。在实现网格党组织全覆盖基础上,推动基层选优配强网格(小区)党组织书记,全面推行网格(小区)党组织书记兼任网格长,提升城市网格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和领导力。

加快网格优化整合。针对网眼过大问题,组织各市对已划定网格全面审核,对存在问题的集中整改,因地制宜确定网格大小;针对网格资源整合不到位问题,推动将各类协辅力量统一纳入网格管理,吸收辖区党员、社区工作者、楼院长、物业职工、共青团员、社区志愿者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进入网格,健全镇街干部、执法力量、驻地单位下沉网格机制,组建网格团队,实现一网统筹、一网统管。

狠抓网格规范运行。一是提高认识。纠正把“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同于“网格员服务管理”“吹哨容易报到难”等问题,将网格化治理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进一步增强治理的系统性。二是明晰权责。会同有关部门健全赋能清单、责任清单,推动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赋予镇街对辖区职能部门的监督、考核权,做到“网格发现、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三是健全机制。健全网格事项流转机制,形成源头发现、采集建档、分流交办、检查督促、结果反馈的闭环流程,确保规范高效运行。四是科技赋能。建设全省统一的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整合各市分别建设的网格管理系统,实现全省“一张网”,推行“扫码入群”,动员发动群众参与网格治理,打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全民网格”。

建强专职网格队伍。近年来,城市社区专职网格员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但还存在专职化标准不明确,工作补贴与工作量不匹配,队伍的积极性、稳定性有待提高等问题。下步,省委政法委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通过招聘、转岗等方式逐步提升网格员专职化比例,探索专职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确保网格员留得住、干得好、有发展空间。健全教育培训、绩效评价等机制,组织评选星级网格、优秀网格员,增强网格员的职业认同感,建设一支素质能力过硬的网格队伍。

下好改革“先手棋” 推动街道赋权增能减负

□ 省委编办

街道党工委是联结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的“先手棋”。全省机构编制系统按照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攻坚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立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有力推动街道党工委聚焦主责主业,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提升街道党工委统筹力。围绕实施“党委统筹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街道党工委对区域治理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优化细化职责,全面提升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领导力。继续推进“五权下放”,夯实街道对区级职能部门及其派驻机构的考核评价权、对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推动下放对公共事务的综合管理权、规划参与权、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使街道党工委“底气”更足、“腰板”更硬。

优化街道机构职能。目前,街道“七办五中心”的组织架构已经搭建起来。下步,重点是编制指导目录,推动各地全面编制街道职责任务清单,进一步明晰街道职责权限,推进各地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任务,把街道主要精力转到强化党的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支持各地在限额内灵活设置党政工作机构和事业单位,使街道机构设置更加符合新时代改革发展需要。

推进规范“属地管理”。规范“属地管理”工作,是我省落实党中央为基层松绑减负部署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目前,各地编制公布了两批“属地管理”责任清单,区(市、县)全部搭建了“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工作平台,办理呼叫事项1.4 万多项。下步,重点是持续推进规范“属地管理”工作若干措施落实,突出党建引领,与社会治理工作共联共建。指导市县动态调整“属地管理”责任清单,重点补充完善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社区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事项。同时,做好平台融合文章,完善“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平台向社区、网格延伸,实现清单事项、职责任务、工作力量与社会治理网格深度融合,提高基层运用平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推动资源下沉、重心下移。在严控编制总量的基础上,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采取挖潜增效、统筹使用等方式,将空余编制最大限度向基层倾斜。进一步推动落实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的相关政策,大力创新编制管理,探索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实现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支持各地依托街道综合执法办公室、党群(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等平台,通过完善机制、整合力量、集中办公等方式,探索“区属、街用”的管理新模式,推动区级审批服务执法人员下沉,逐步实现由区街条块分割、单打独斗向街道统筹领导、优化协同转变。

强化激励保障 提升履职能力 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

□ 省民政厅党组

近年来,全省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社区工作力量不断加强,社区工作者的素质能力不断优化、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下一步,在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方面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严格执行社区工作者总量管理制度。目前,全省5326 个城市社区共有社区工作者约4.4 万人,每个社区8人左右。全省新一届社区“两委”换届启动后,社区“两委”班子得到进一步充实。但是目前还有部分社区专职工作者配备数量不达标。下步将结合换届,督促相关区(市、县)采取公开招录等方式抓紧配足配齐,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照每100 户1 名的标准配备社区专职工作者。

全面落实3 岗18 级薪酬体系。近年来,民政部门将落实3 岗18 级薪酬体系作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重点攻坚任务,着力构建薪酬待遇与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相关专业水平同步提升的职业发展等级序列。目前,全省160 个有城市社区的区(市、县)和功能区中,155 个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128 个(包含所有中心城区)已完成工资套改。今年,将继续把该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市级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核心指标,对现有工作台账实行月调度和限时销号管理,确保2021 年底前所有城市社区全面落实。

持续提升履职服务能力。一是提升实务应用能力。指导各地在开展社区工作者轮训时,将社会组织培育、老年人护理、人际关系协调、突发事件应对等实用技能纳入培训课程。分区域建立一批社区实训基地,发挥刘云香、田象霞、冷晓燕等社区工作领军人才的带动作用,加强社区工作者实务学习交流。二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能力。2020 年底,我省社区工作者中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的有8874 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各地加大引导支持力度,力争2022 年底前全省持证社区工作者数量比2020 年增加一倍以上。三是提升服务创新能力。2021 年底前,在城市社区全面实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打造一支普遍掌握各项业务技能的全科社区工作者队伍,实现群众到社区“只找一个人,能办所有事”,让其他社区工作者能够常态化下沉网格开展工作,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的贴心服务。

健全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为鼓励优秀社区工作者长期在基层干事创业,2019 年以来,推动各地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绩效考核和职业晋升机制,社区“留人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下步,一是推广烟台市芝罘区“居民评社区”经验做法,指导各地逐步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指标的社区工作者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公开机制。二是进一步拓宽职业晋升通道,推动区(市、县)在补充街道机关公务员时,拿出不少于总数20%的名额,面向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考录;加大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党组织书记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积极推荐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三是组织各地积极挖掘培育先进典型,加强事迹宣传,做好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推荐工作,营造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加强党建引领 全域推进“齐鲁红色物业”建设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

山东省坚持以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提升,努力把“齐鲁红色物业”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和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截至目前,省、市、区(市、县)物业服务行业党组织全部成立,市、区(市、县)物业管理综合协调推进机制全部落实。

持续推进扩大“三个覆盖”。加强街道社区物业监管力量,推动街道全部落实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城市社区居委会全部下设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加强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对居民小区物业企业党建工作进行动态排查。推进扩大业主委员会覆盖面,落实联审把关机制,引导党员业主积极参选业主委员会。出台《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推动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

全面加强制度建设。突出“抓规范、促提升”,省物业行业党委制定有关指引规范,推动物业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加强物业企业监管,制定前期招投标、物业用房、承接查验等规定,指导各市完善物业服务质量考核评价办法。出台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相关工作指南、示范文本,将党组织建立情况和党员占比纳入业主委员会备案要求。全面推行业主委员会向社区党组织定期报告、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印章使用监管等制度,建立完善业主委员会纠错和退出机制。

深化拓展党建联建。依托省委党校、青年政治学院、城建学院建立“齐鲁红色物业”教育实践基地。推动物业企业党组织全部与社区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为小区配好红管家”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对物业服务管理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持续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典型示范引路。总结基层典型做法,复制推广各地成功经验。“七一”前,16 市全部完成“加强齐鲁红色物业建设·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访谈。开展“齐鲁红色物业”星级服务企业争创活动,年内培育50 个省级物业服务示范项目、30 家省级物业服务示范企业。

典型案例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山东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涌现出许多特色鲜明的好做法好经验。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发各地的经验做法,以飨读者。

实施“书记领航”工程 构建城市基层党建“书记主抓、四级联动、全域攻坚”新格局

□ 中共潍坊市委组织部

一、背景动因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潍坊市城市化率达到62.18%,城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深刻变化,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凸显。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还不强。一是认识不够深刻。对城市基层党建抓什么、怎么抓认识不够,缺少统筹谋划和制度设计;满足于开会部署、转发文件,缺乏推动工作的有效抓手。二是责任压得不紧。对责任落实缺乏有力督导和考核,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责任体系。三是攻坚劲头不足。面对街道赋权增能减负、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涉及动体制、动权力、动资金、动利益的“硬骨头”,缺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为此,潍坊市紧紧抓住“党委书记”这个关键人,大力实施城市基层党建“书记领航”工程,通过抓实“书记项目”、强化“书记示范”、压实书记责任,拧紧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动力主轴”,探索出一条“书记主抓、四级联动、全域攻坚”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潍坊市委坚持把城市基层党建和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市委书记以上率下、示范引领,以实施“书记项目”为抓手,不断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责任,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攻坚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取得实效。

(一)抓实“书记项目”,推动城市基层党建攻坚突破。市委书记带头认领“深入开展城市基层党建集中攻坚行动,聚力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服务水平”突破项目,带动各级党组织书记项目化突破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一是问题导向定项目。围绕有效破解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服务阵地、社区治理等方面难题,各级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认领1 个“书记项目”。为避免“书记项目”以易充难、以虚充实等问题,建立逐级审核和备案管理制度,市委组织部逐一“过筛子”,保证每个项目“够格”“够个”,2020年度共制定“书记项目”76个。二是清单管理抓项目。对审核过关的项目,纳入年度城市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清单,明确项目名称、责任人、推进措施、完成时限。根据工作进度,区分红黄蓝三色管理,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观摩,年底述职评议,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三是质效跟踪评项目。为确保“书记项目”有序推进,举办“书记项目”擂台赛,通过上台讲、现场看、群众评的方式,检查“书记项目”推进情况,进一步细化措施、明确要求,对进展成效不明显、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及时约谈,跟踪整改。

(二)强化“书记示范”,带动城市基层党建任务落实落地。市委书记亲自抓谋划、抓部署、抓落实,带头推动突破项目“开花结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树起标杆。一是带头抓谋划。市委书记3 次主持会议研究《潍坊市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顶格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确定以四级联动体系为动力主轴,统筹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完善共驻共建运行体系、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4 项攻坚任务的“1+4”工作思路,形成全市城市基层党建长远发展框架。二是带头抓推动。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定期听取“书记项目”进展情况汇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先后2 次召开全市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听取12个区(市、县)党委书记和市财政、民政、住建等部门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带头抓攻坚。落实“书记直通车”制度,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迫切需要上下联动解决的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落实社区工作者“3 岗18 级”薪酬待遇、推进“红色物业”建设等重点任务,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工作方案,提出完成时限,推动各区(市、县)党委和有关职能部门狠抓落实、联动攻坚。比如,针对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推动改革区(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办法,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任务;针对社区无人干事和干劲不足的问题,推动加大社区工作者招聘力度,落实关心关爱政策,保障社区工作者“3岗18 级”薪酬待遇落实;针对基层治理突出问题,全面推行“鸢都红色物业”建设,推动构建了“党建引领、行业主管、基层主抓”的工作体系。

(三)压实书记责任,拧紧城市基层党建“动力主轴”。一是四级书记一贯到底。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各级联席会议由本级党委书记召集,下级党组织书记参加上一级联席会议,强化各级责任、明确重点任务、推动工作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上下贯通的联动机制。2020 年,各级共召开联席会议412 次,解决问题680 余个。二是严明责任真督实导。定责明责具体化,年初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制定抓城市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和问题整改清单,把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层层明确起来。履责担责纪实化,建立抓城市基层党建纪实管理制度,对党组织书记履行职责情况实行纪实化管理,做到工作有据可考、有责可查。督责考责常态化,市委书记围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带头开展专题调研,组织部门成立“啄木鸟”小队,对照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攻坚任务开展定期专项督查,2020年共开展专项督查2轮,发现问题280 余个,均督促整改到位。三是结果运用强化倒逼。将区街两级党委书记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年底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重视、任务推进慢的由上级党委书记约谈,倒逼各级党组织书记聚焦主责主业,真正把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

三、经验启示

(一)实施“书记领航”工程,关键在于搭建载体、创设抓手。“书记领航”怎么领、书记主抓怎么抓?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容易陷入空对空、“两张皮”。潍坊市推进实施“书记项目”,为党委书记履职尽责、抓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搭建了平台,也为实施“书记领航”工程提供了有力抓手。通过科学谋划项目、积极推进项目、跟踪评价项目,各级党委书记有权威、善协调、能示范的“领头羊”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书记领航”工程也落到了实处。

(二)实施“书记领航”工程,要害在于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城市基层党建是系统建设、整体建设,必须坚持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充分凝聚各方合力。潍坊市在实施“书记领航”工程过程中,认真落实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由各级党委书记主持联席会议,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合力解难题的联动机制,凝聚起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区域内各类组织和群体合力。

(三)实施“书记领航”工程,根本在于坚持压实责任、督导有力。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和有关职能部门责任。潍坊市通过详列责任清单、实行纪实管理、强化结果运用等措施,构建起党委书记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明责、履职、问责的完整链条,切实保证了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的落实。

实施街道赋能专项行动盘活城市基层党建“大棋局”

□ 中共淄博市委组织部

一、背景动因

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治理重心不断下移,各类组织、各类人群、各类矛盾下沉到街道社区,街道社区成为加强城市基层治理的主阵地。但目前来看,街道原有的职能定位、权力资源与日益繁重的社会治理和服务任务形成巨大反差,基层治理迫切需要理顺机制、优化体制。一是工作职能泛化。大量工作任务以“属地管理”名义转嫁给街道社区承担,街道社区普遍情况是上面部署什么就干什么,导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应接不暇、力不从心。二是条块协同不畅。虽然公安、司法、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在街道设有派驻工作机构,但这些部门人、财、物为垂直管理,“条条掌权、街社协调”的工作体制使街道社区和部门工作位置不对等,话语权弱、统筹协调能力不强。三是资源力量有限。街道社区现有的资源力量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基层治理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上下联动运行机制,社区管理服务质量不高。为此,淄博市结合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把强化街道社区统筹协调能力作为突破口,聚焦优化职能、下放权力、完善体制等持续用力,蹚出了做强街道、做活治理的有效路径。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明确职责任务,推动街道回归主业。一是优化机构设置。严格落实街道党政机构、事业机构规定限额,统一构建“7 办5 中心”的组织架构,全市街道机构数量精简近1/2。统筹市县两级编制资源,将497 个编制下沉核增到街道一线,全市街道编制数量增幅达到18.6%,有效改善基层编制状况。二是明晰职责定位。聚焦基层反映比较集中的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和综合执法等重点问题,梳理编制《市、区(县)重点领域事项层级责任划分清单》,形成涵盖15 个领域、115 项事项的县镇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将街道承担主体责任的事项削减为8 项。建立职能部门职责下沉准入制度,确需街道承担的临时性、阶段性职责,由区(县)党委政府严格审核把关,做到权随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市级明确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任务的“时间表”,逐步淡化街道经济发展职能,对具备条件的直接取消招商引资、协税护税职能。三是完善运行机制。纪委监委机关、组织和司法等部门制定《“属地管理”依单监管问责制度(试行)》,对未按清单履职发生问责情形的,区分主体责任、配合责任依法依纪依规问责,推动责任清单落地见效。实行区(县)职能部门单位和街道履职双向考核评议,全面取消职能部门对街道的直接考核,统一纳入区(县)党委政府对街道的综合考核,建立起了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依法保障的基层管理体制。

(二)赋予“五项权力”,增强街道统筹能力。赋予人事考核权,以区(县)职能部门为单位,按照向街道派驻机构负责人总数的60%,单列年度考核优秀指标,直接下放到街道,对区(县)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的考核由街道全权负责。对确定为基本称职或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的,街道可向区(县)有关部门提出人事调整建议。赋予征得同意权,对区(县)职能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变动事项,将部门向街道函告征询作为前置程序,街道党工委对拟任人选明确提出“不同意”意见的,区(县)职能部门或组织部门重新考虑拟任人选。同时,在民主测评、考察谈话等环节,充分听取街道负责同志、机构人员及服务对象等方面意见。赋予综合管理权,将派驻机构人员的办公经费及劳务派遣人员的招聘、管理等工作全部下放到街道,由街道负责日常办公支出和人员工资的发放,实现执法队伍“区属街管街用”。赋予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规划参与权,按照“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由区(县)有关职能部门征求街道意见,或会同街道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对街道提出的建议,职能部门须予以书面答复。对应征求而未征求的,由区(县)督查部门予以纠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纪委监委依规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确保街道真参与、建议真管用。

(三)完善“街呼区应”,强化部门协同作战。制定《“街(镇)呼区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实施细则(试行)》,细化实化联动机制。一是推动“一口受理”。街道综合执法办公室配备2—5 名工作人员专职专干、实体化运行,牵头负责辖区内各类问题受理、事项分配、统筹处理和监督办理等工作,形成街道综合执法管理“一口受理、分类处理、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对街道无法独立解决的复杂事项或突发事件等,由综合执法办公室以街道名义上报“呼叫”,快速调动执法力量,推动治理难题化解。二是优化“呼叫”流程。各区(县)依托数字政府系统,统一建设“呼叫—响应”平台,建立“快速响应、联动办理”机制,区(县)政府办公室统一受理、派发、督办,逐步构建起了“末端发现—分析研判—呼叫上报—平台受理、派发—部门限时响应、处理—结果反馈—评价监督”的闭环链条。截至目前,平台呼叫事项办结率达99.5%,满意度达100%。针对“呼叫”的复杂问题或部门间职责分工不清等情况,市县两级压茬编制岗位职责任务清单和部门职责边界清单,探索建立职责交叉事项快速处理机制和主办部门负责制。对特别复杂的疑难问题实行问题直报,由市直部门牵头认领解决,最大限度帮助街道解难题、破难题。三是完善考评体系。坚持“下考上”与“上考下”相结合,加大“下考上”权重,将“呼叫”事项办理情况、满意度作为重要依据,年底组织街道负责人对区直部门协调配合情况进行评议考核,结果占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权重的30%,打破部门、街道层级壁垒,共同推进工作落实。

三、经验启示

(一)坚持高位推动是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路径。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动体制、动资源、动权力、动利益,只有坚持高位谋划、强力推动,才能取得实质突破。淄博市把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街道赋权增能列入市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市委书记直接主持召开城市基层党建会议部署推动,各区(县)以党委名义出台具体指导意见,全部细化重点任务落实的具体要求、方法路径、时间节点,推动了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有序落地见效。

(二)推进流程再造是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关键。面对城市基层党建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必须下决心调整理顺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推动街道管理服务流程再造。淄博市坚持优化街道机构设置,实行街道工作准入制,变“向上对口、一一对应”为“向下对应、精准服务”;赋予街道“五项权力”,优化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下考上”的权重,有效打通了基层治理的堵点、痛点。这些改革措施既“治标”又“治本”,街道运转更加高效,党员干部轻装上阵,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三)推动资源聚合是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支撑保障。城市基层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城市基层治理不能搞封闭运行、自我循环,而是要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的综合体。特别是街道减负后重点治理任务的落地,必须依靠更多的资源力量承接、运转。淄博市通过完善“街呼区应”工作机制,有效调动和整合了区域内各方资源力量,拆掉了“围墙”“挡板”,进一步增强了城市基层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融合性、开放性,实现了“条条围着块块转、一针撬动千条线”,治理服务更精细有效,群众满意度节节提升。

猜你喜欢
网格街道党组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网格架起连心桥 海外侨胞感温馨
热闹的街道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追逐
街道生活
风居住的街道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