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2021-11-24 23:59黄迎慧
经营者 2021年15期
关键词:部门监督体系

黄迎慧

(河北冀卫传媒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51)

一、前言

与其他企业的商品流通不同,出版企业的作用主要是传播文化信息,其产品以期刊、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为主,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教育性。随着电子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出版企业的经营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出版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内部控制对出版企业的意义更是非同凡响。从目前一些已上市的大型出版公司和一些国有出版企业近几年的内部控制执行效果来看,如果内部控制可以发挥最佳效果,那么我国一些出版企业的稳步发展就会因此得到可靠保障。这对出版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能起到正面影响,同时也能为出版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提供帮助。

二、出版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

建立一个适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且与行业环境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可以为提升企业盈利率作出贡献,还能有效提升企业高层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同时,对处于文化体制改革新环境下的出版企业而言,一个完善的内控体系不仅能使其对经营中潜在的各种风险加以防范,更能使其在日常经营中更加合法合规,并改善其在传统体制下受到约束的情况,为其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应有的价值[1]。

三、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一)出版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受历史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许多出版企业的性质虽然已经由事转企,但受行政化管理文化的影响,大多数领导层对于内部控制的认知仍旧比较保守和传统,片面地认为内部控制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任务,对于风险的防范也较为轻视,不能正确了解与认知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系统管理能力也较为缺乏。这一方面导致了一些出版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在各个部门落实;另一方面会造成企业的一些风险(如产品滞销风险、经营风险、产权风险等)发生率骤增。

(二)出版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制度不健全

纵向来看,许多出版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很大一部分企业建立内控制度的初衷仅仅是完成任务或应付检查,因此内控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没有结合自身情况和行业环境,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在实践过程中无法真正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使得内部控制和管理流于形式。横向来看,许多出版企业在进行工作时,很多部门各自为政,内部控制系统运行缺乏效率。同时,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企业未能结合行业的整体特征,从而使得内部控制的执行举步维艰。而在实际的运行中,由于信息传导方式相对落后,企业的财务管理只能满足某个部门的单一需求,从而加深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隔阂。此外,由于缺少有效的内部控制,出版企业内部的资金使用情况相当复杂,资金核算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相关岗位人员分离,在进行出库管理时难以进行数量核算,入库信息得不到保障,账目不符的状况也时有发生[2]。

(三)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执行不到位

很多出版企业的内部设计机构不完善,审计能力尚且不足。一些出版企业虽然设立了审计部门,但其他相关机构设置不合理,组织人员的分工也不尽清晰,限制了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以至于内部控制的评价不能得到全面和客观的呈现。有的出版企业虽然将重点暂时转移到了内部控制,但其执行力度依然没有达标,制度执行不严格。例如,部分企业对出版社寄销或存放在第三方仓库的货物,不能及时核对询证等,对存货数量状况不能及时有效地确定和控制;有的企业预算编制工作混乱随意,形式主义盛行,这些都是企业监督不到位滋生的问题。有的企业甚至将内控执行工作推脱给财务或审计等部门,忽略了内部控制的全员参与性特征,从而使内控执行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大打折扣,这也是监督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四、解决出版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内部控制意识的建设

加强内部控制意识的建设,一方面是管理层的转变。对于出版企业而言,领导层的内部控制观念是树立内部控制意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的管理层需要积极转变落后观念,充分认知与了解内部控制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也是树立内部控制意识的重要环节。

首先,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员工内部控制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培养工作,使内控意识和风险概念深入企业员工的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内部控制文化,并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对其加以贯彻和落实,以提升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其次,企业还要从自身企业文化定位出发,积极营造和谐的内部控制氛围,尽量避免员工矛盾的激化,消除员工对内控制度变更或调整的逆反心理,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最后,企业还应重视沟通渠道的建设与完善,在沟通渠道建设完成之后,管理层应对基层状况进行及时掌握,并强调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减少沟通阻碍,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标。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首先,出版企业要对内部控制加以完善与优化,关键在于要让内部控制制度切合自身状况且能有效提高执行效率。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对其内部环境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员工展开民主协商以辅助制度的完善,使得内控的实施更加完善合理,并能让每个岗位的员工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在分配人员与设置岗位时,出版企业应尽量避免职位重复等现象发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版企业的决策机制还需要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参与,以保证决策过程的透明度[3]。

其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还应当突出重点,尤其是涉及企业资金、采购、销售、收付款等环节时,需要制定严格的行为规范作为指导依据,避免出现操作不规范或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以应收账款管理为例,对于大规模的挂账,企业要建立相应的清收和催收制度,并对不同的用户制定资信额度,以从根源上减少坏账的发生,还需要事前计提风险预备金,实现对企业应收账款的有效控制。

(三)加大内部控制监督执行的力度

一方面,出版企业应建立健全内控评价体系,设置行之有效的内控奖惩制度,特别是在政治安全方面应加大重视与监督力度。一些国有出版企业,出于自身的特殊性质以及肩负的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不能一味地关注经济效益,在建立评价监督体系时应额外设置社会效益指标等,并引入内部控制奖惩制度。

另一方面,在对当前的内部管理体系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对系统中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追责,这一举动有利于提高执行层人员对制度的重视程度,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对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应明确地追究责任;对于成绩显著的员工,应及时地给予奖励。积极地采取合理的、能令员工信服的奖惩制度并设立相应的指标等,也是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时应该注意到的。

此外,出版企业应在企业内部搭建信息沟通平台,以确保企业各部门能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强调内部审计的监管作用,及时发现与规避风险和问题,使得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能够做到行之有效。同时,要保证审计工作独立于其他部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与监督,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合理掌握,并及时出具意见书。还应与税务和外部审计等部门及时联系,并对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进行统一的统筹规划。

五、结语

如今,出版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还不尽如人意,在实际运营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然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完善过程是动态的,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得出经验教训并进行总结归纳,不断根据外部的环境和自身的时间状况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调整和完善,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实施内部控制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出版企业必须予以重视并尽快将其提上日程,以便企业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

猜你喜欢
部门监督体系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夯实监督之基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