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发展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2021-11-24 23:59陈阳珍
经营者 2021年15期
关键词:财会人员事业单位监督

陈阳珍

(金华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浙江 金华 321005)

一、引言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化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逆的趋势,信息化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依托于互联网通信技术,信息的交互更加频繁,市场信息变化更加莫测,风险随之加剧。基于此,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确保财会工作优质完成,能够有效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加大事业单位对成本的管控力度,提高事业单位预估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信息化网络技术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保证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推动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二、信息化发展下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预算的科学性

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收集与分析信息,并且能够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动态性。财会人员预算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信息数据,借助信息化技术,财会人员不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信息数据,做出的方案也更加科学合理,决策部门所作的预算科学性也会大大增强[1]。

(二)有利于加强成本管控

成本分配是为解决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问题,核心是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的目标是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相对于财会工作者的人工核算,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成本核算,得到的数据也更加准确和清晰。在事业单位进行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借助信息化技术,能够强化综合性筹划方式的应用,规范业务流程,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不仅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成本管控也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三)有利于进行风险评估,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可以对市场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预算目标与计划,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此外,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获取具有时效性和动态性的市场信息,保证事业单位所作的决策更加准确,更具针对性和完备性。在事业单位的经营过程中,能够及时处理市场风险,增强事业单位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信息化发展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体系不健全

良好的内控观念能够推动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为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提供了方向和流程,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进行规范,是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当下,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和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内控意识相对淡薄,达不到内部控制的要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情况与单位领导、财会人员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内部人员不重视,内控意识很难增强,导致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2]。

(二)监督不足,执行力欠缺

监督工作是落实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力保障,但是部分事业单位的监督机构尚未实现独立,监督工作的职责范围不明确,监督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导致监督人员很难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有效监督,监督工作也不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成效,其权威性受到冲击。监督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得不到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缺乏有效监督,由此削弱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达不到内控要求。

(三)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人才是进行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之一,但目前事业单位人员储备不足,现有财务人员主要为财务会计型人才。而且事业单位为控制人力成本,单位财务人员往往身兼多职,部分单位内控工作由财务人员负责,专业性不足。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还达不到内部控制的要求,财会信息化进程受阻,不利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四)系统防护存在风险

信息化给内部控制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风险。信息化离不开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操作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计算机内部配置与其他外部因素,计算机很容易发生故障,造成数据丢失和损坏。再者,在开发系统时,本身就存在尚未发现的漏洞,这就很容易使系统受到来自网络的第三方攻击,使信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监控、盗取以及恶意篡改,最终影响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

四、信息化发展下加强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强化内控意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若相关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内控意识,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就相对容易,从而有利于推进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首先,事业单位要强化相关人员的内控意识,提高单位领导和部门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使单位领导和员工都能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其次,事业单位要就加强内部管理进行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明确内部管理的工作职责,规范内部管理的工作流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管理之中,使其成为内部控制的技术支持,从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二)优化流程模式,加大监督力度

监督是保证内部控制顺利开展的有效手段,事业单位想要对内部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就必须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在监督过程中,要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利用科技创新监督方式。以“两院一中心”的监督工作为例,“两院一中心”主要承担各类检验检测任务,如金华市特检中心共有干部职工173人,下设义乌、东阳、永康等业务点,常年在外的检测和外派人员达125人,过去中心对外勤人员的去向掌握不明晰,外勤任务随意性大,差旅费报销不规范,存在较大的管理压力和廉政风险。市局党委聚焦人、财、物管理等重点环节,在市特检中心开展“阳光外勤管理”系统试点工作,对浙政钉移动办公系统进行应用拓展,开发线上特检中心外勤人员综合管理业务,全流程进行网上监管。系统实现了对外勤任务的线上审批、对到岗情况的定位监督、报销凭据自动生成等功能,彻底更新了外勤人员的工作方式。对外勤工作进行全程记录监督,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外勤工作中去向模糊、虚报多报、流程不规范等各类风险。利用信息技术对收费进行监督,将收费与检验业务相结合,网上报检并自动生成收费金额,通过网上支付、网上开票,减少人为的操作降低收费,降低财务风险。综上所述,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内部审计监督中,是对内部监督机制的创新性管理,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加大事业单位内部管控力度[3]。

(三)推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培养综合型的财会人才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要确保内部控制水平的稳步提升,就要注重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推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财会人员,是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事业单位要定期对单位内部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让财会人员不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操作应用能力,提升财会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更好地落实内部控制工作。

(四)加强系统安全建设

信息化背景下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技术基础,系统安全建设是开展内控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事业单位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权限管理和用户管理,对于重要数据要进行加密处理。提高对硬件和软件保护的重视程度,事业单位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维护,及时发现系统漏洞,进行风险防范。再者,要禁止一切无关人员接触计算机系统,保证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加强系统安全建设,是推动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4]。

五、结语

在信息化背景下,要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的管理水平,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内控意识,构建完备的内控体系,强化监督实施,保证内控的执行力度,推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提升财会人员的综合能力,并且要构建信息技术网络通信平台,保证系统安全,推进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猜你喜欢
财会人员事业单位监督
智能财务发展对财会人员的影响探究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成因和对策分析
——基于企业人员素质的视角
试析如何拓宽电力企业财会队伍建设途径
夯实监督之基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