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弘扬劳动文化的逻辑必然、现实境遇和主要进路

2021-11-24 11:55蔡小菊田旭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劳动者劳动消费

蔡小菊 田旭明

DOI:10.15938/j.cnkl.iper.2021.05.02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5-0130-06

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财富和幸福。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的繁荣兴盛,都是在劳动中创造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劳动的价值,要求全社会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实践自觉。他指出,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我们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我们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些都表明了在新时代奋斗的征程上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劳动情怀和厚植劳动文化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劳动是熔铸在人们心中平凡又崇高的理念,劳动者光荣、不劳者可耻是人们确信的价值观念。但近年来,劳动观念淡化、劳动意识薄弱、劳动技能退化现象较为突出,劳动价值面临着在社会中被淡化、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个人价值观形成中被虚化的危险,这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极为不利。进入新时代,弘扬社会主义劳动文化更为重要,“劳动是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存在感和‘尊严感的来源”。只有引导全社会坚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呈现行为之美、价值之美和境界之美并成为时代铿锵之音,才能夯实追逐中国梦的深厚伟力。

一、新时代弘扬劳动文化的逻辑必然

劳动的述说自古有之。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劳动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于唯物史观理念和诉求,主张劳动意义的本真回归,伸张劳动的价值和地位,强调劳动者的尊严和权利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劳动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并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现实彰显。新时代是接力奋斗的时代,是完成伟大事业和实现强起来目标的关键阶段,这一过程必然离不开劳动文化的深厚支撑和强大助力。

1.劳动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阐释是以劳动为逻辑基点展开的。他们认为人的本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类的存在物”和“有意识的存在物”。通过劳动,人不仅维持了肉体生存需要,还提供了精神需求产品。在论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规律时,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现象。“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活动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在异化劳动条件下,劳动本真意义流失,劳动尊严毁损,劳动关系扭曲。而要改变这种劳动异化现象,必须诉诸于工人联合起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而生产力总量增加的过程必须依赖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综合作用。当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私有财产主导下的劳动异化将得到积极扬弃,劳动正义和人的本质将得到全面复归。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用劳动来定义人的根本属性,也以劳动来批判旧世界、建构新世界。在他们看来,劳动是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必然要素,是社会主义价值的应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实現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一刻也离不开劳动的支撑。

2.崇尚劳动是托起中国梦的深沉动力

中华民族自古有着崇尚劳动的传统美德。从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批判、“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深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判断中,体现了祖辈对劳动的热爱和敬畏。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的辉煌成就,都与敬业担当、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是分不开的。在历经近代史上的风雨挫折后,中华民族面临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任,而这一历史任务的实现并不轻松,唯有依靠奋斗拼搏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才能攻坚克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中国梦是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的梦想,同时又要落实到每一位劳动者的劳动实践,只有依靠永不止息、精益求精和脚踏实地的劳动创造,中国梦才能化为点滴现实。因此,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增强劳动文化氛围,必将为中国梦奠定深厚的基石。

3.弘扬劳动文化是提升政治认同的重要引擎

政治认同是人民群众对政权合法性的支持行为和赞同态度,以及对政权所代表国家的价值认可和情感归属。具体到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就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积极支持和价值信念。弘扬劳动文化和劳模精神,形成人人参与、热爱和敬畏劳动的文化氛围,是对广大工农群众地位和劳动创造的认可,是对共产党人“工人阶级先锋队”属性的彰显,是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笃定,有助于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增强党执政的群众和阶级基础。同时,劳动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相融相通之处,如劳模身上体现的爱国、敬业、奋斗、实干、奉献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生动鲜活承载。学习和弘扬劳模精神必然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劳动光荣、为人民服务等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此外,很多劳模都是长期默默工作在基层的普通党员,对他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敬业有为的精神进行宣扬,能彰显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意识,有利于提升党的政治形象和认同度。总之,我们今天大力弘扬劳动文化,既具有道德意义,又内生政治价值,具有政治象征意义。

二、新时代弘扬劳动文化的现实境遇审视

劳动文化是助推新时代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劳动文化的培育和弘扬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和挑战。

1.资本逻辑侵犯,损害劳动正义

在现代社会,资本并未消失,而是在新的全球化格局、新的市场体系、新的管理体制、新的技术发明中不断呈现新面貌。马克思在阐述资本逻辑历史作用时,既肯定了其提升生产效率、激发生产活力、推动文明进步的正向作用,但也深刻揭露了其疯狂追逐剩余价值、榨取活劳动的本质以及造成劳动异化的事实。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天然与劳动联系在一起,它“只有一种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他的生命就越旺盛”。这种天然联系在现实社会中应该是“劳动与资本各司其职,互相满足对方需要,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在两者进行博弈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资本的度,既不能完全否定资本造成劳动空场,也不能夸大资本形成资本崇拜”,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私有财产合法化认可以及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资本逻辑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和合法认可,借助资本力量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一种客观需要和战略判断。“在一个总体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低于当代创新资本生产方式的国家,重新认识资本仍然具有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并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当代资本形态,是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一。”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资本逻辑与劳动的本质关系并未改变,资本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挤压活劳动、资本企图全面支配劳动关系、劳动价值遭遇资本宰制和施舍的现象仍存在。“正是在这样的资本现代性境遇中,劳动的价值依附于资本的判定,劳动者的尊严和地位有赖于资本的施舍,……使得劳动正义的话语在资本对劳动的宰制中现实地生长出来,成为现实的呼唤。”如果不对资本加以规范和限制,必然会破坏劳动关系平等,导致劳动成果分配不公,损伤劳动者的权利和尊严,加剧劳动者的精神焦虑,这对培育社会主义劳动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劳动正义形成冲击。而且伴随着资本逻辑对劳动宰制,一些权力因素也渗透进来,形成资本与权力相互勾结共同宰制劳动的局面,加剧剥夺普通劳动者权益,损害劳动价值和尊严。更令人忧虑的是,资本和权力逻辑对劳动的侵犯,易造成“权贵高高在上、劳动卑微”的假象,加剧“一切向钱看、向权看”的社会价值倾向,增加崇拜权贵、贬低普通劳动者的扭曲心理。因此,资本逻辑在社会生活中的演绎和延伸,对捍卫社会主义劳动公平和正义形成严峻考验。

2.消费享乐型文化侵蚀,淡化劳动价值

劳动创造的产品经过流通和消费,从而证明其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本是正常的商品经济逻辑,但如果过度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将人生价值寄托在消费刺激中,不仅会毁损劳动意义和价值,还会浪费劳动成果。进入现代社会,随着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使得崇尚消费、自由消费、“我消费故我在”的消费享乐理念与行为在我国社会群体尤其是青年群体中较为流行。这种价值理念追求体面消费,倡导消费纯属个人自由选择,将消费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认为人们生活的主体就是购物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刺激和娱乐消遣,是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在消费主义者眼里,消费欲望已不仅仅满足于它本身的实用价值,而是消费一种社会符号,消费一种彰显身份与地位的符号。一个人消费得越多越奢侈,个人价值就越有存在感,于是在丰富多彩和无尽变幻的“物”的诱惑下,在科技媒体的驱使下,消费主义者不仅享受着巨大福利的刺激,还养成了“消费即生活”“消费即存在”“消费即享乐”的思维模式,实现“消费逻辑”和“欲望逻辑”的融合。其实这种在消费中获得所谓的“幸福”虽然并非真实的幸福,而只是某种暂时的快感或欲望的满足,但却让消费主义者誓死捍卫这样虚假的“幸福”和快感,认为这是个人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权利,而且只有不断强化消费欲望的满足与幸福获得的正相关联系,才能把这种“幸福和快乐”权利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劳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奴役劳动、谋生劳动、体面劳动、自由劳动四个阶段,目前的社会主义中国尚处于谋生劳动阶段,当劳动还未发展到体面劳动和自由劳动阶段时,人们容易把“劳动”和“劳累”等同起来。这时,消费欲望和享乐欲望会快速“传染”乃至泛滥,“当代人越来越少地将自己的生命用于劳动中的生产,而是越来越多地对自身需求及福利进行生产和持续的革新。他……不断调动自己的一切潜能、一切消费能力。假如他忘了这样做,就立即会有人好心地提醒他没有权利不幸福”。这样导致整个社会攀比心态严重,“消费—享乐”情绪不断蔓延,劳动地位和价值也遭遇冲击。在消费享乐型文化的驱动下,提前透支的“月光族”获得了社会普遍性价值认可,节俭朴素、量人而出、取之有度、用之有度的传统劳动美德被调侃甚至被抨击,那些在消费上高投入的人却被羡慕,“那些兢兢业业的劳动者、那些坚守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精神的人反而被认为是不懂生活、落伍过时的人”。大量劳动产品在攀比和奢侈消费中遭遇未展现使用价值就被抛弃,劳动被异化为消费的手段,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被消解,劳动的创造价值被淡漠。一些青年人更是沉浸在物欲世界的短暂满足中,一味追求高消费、赶时髦,但又限于消费能力不足,于是加剧“啃老”,甚至出卖肉体和灵魂获取金钱去满足虚荣的消费,这样更易加剧他们不劳而获、鄙视普通劳动、好高骛远和享乐至上的价值取向。总之,在消费享乐主义的逻辑中,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流失,劳动斗志和意志弱化。培育理性有度的消费观是当今社会培育劳动文化的必然选择。

3.“劳心”与“劳力”二元对立的惯性思维。式微劳动教育

以柏拉图、笛卡尔为代表开创的身心二元思想在西方社会曾长期主宰着人们对身心关系的认识。这种思想认为身心是相互分离、互不干涉的獨立体,且心灵具有第一性。对于身心二元论,杜威是极力批判的,他指出受二元论影响,现代社会存在两种相对立的教育:“一种是卑下的或机械的教育,一种是自由的或理智的教育。”按照这种逻辑,那些与技能和体力劳动有关的教育就是那种“卑下的或机械的教育”,而与文化和心智劳动有关的教育就是“自由的或理智的教育”,杜威声称“这种身心二元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罄竹难书”。身心二元论衍生出来的“心劳高于身劳”的思想不仅影响着西方,对我国教育观念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集中体现在劳动教育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位。而且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存在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重教轻劳”“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思想在潜意识中始终影响着一些民众,这种狭隘的观念导致民众对劳动教育和劳动价值产生了偏见和误解。一些家长认为后代接受教育是为了达到“劳心者”的目的、摆脱“劳力者”的命运,所以知识教育是必要的而劳动教育是多余的。因此在生活中一味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用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方式,家务劳动基本不让孩子参与,甚至将实践劳动与教育对立起来,这导致很多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很弱。在学校教育中,考试和知识压倒一切的现象更为突出,劳动教育缺位尤为明显,据统计,在社区劳动方面,57.3%的学生偶尔参加社区劳动,35.8%的学生从不参加社区劳动。青少年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率仅15%左右。一些学校虽然把劳动实践纳入课程中,但是在成绩或升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劳动教育的课本化、游戏化、表面化、形式化现象突出,劳动课程成了课程表中的摆设,以课代劳、以教代劳、以说代劳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些身心二元观念的潜在影响、对劳动的偏见以及由此导致的劳动教育缺失,对当下全社会厚植劳动文化理念、提升劳动自觉都形成了负面冲击。

4.信息数字技术的支配,增加隐形的劳动异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生产劳动最大的特点。但是,在今天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由于对数据技术和网络信息的过度依赖,人们正常的生存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这种依赖逐渐形成数字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的控制,导致人类主体性和自我意识面临逐渐丧失的风险。“虽然数字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不同形式的数字化生产和劳动看上去放松、愉悦、充满诱惑,但这并非是人之自由自觉本性的体现,相反,这意味着数字资本样态下异化的加深,意味着数字资本剥削机制更加隐蔽”,在数字信息面前,原来生产劳动中所强调的“自由”和“自主意识”被信息技术逐渐剥离,信息社会中生成的“劳动”概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劳动时间”和“劳动空间”逐渐被改变,人们的“劳动形式”能轻易的被数字信息技术连接,从而形成一种“非物质劳动”或“非实体劳动”状态,而且这样的劳动形式是人们“自愿”付出并乐此不疲的。如我们每日热衷于生产微信中的“点赞”“订阅”“转发”“上传”等信息来贡献自己的“劳动力”,并将它作为表达观点以及和他人建立联系的劳动付出,并形成生活“常态”,让我们逐渐无法与其脱离。当下,我们生活的全部几乎与信息数字密不可分,在公交地铁、工作场域、休闲娱乐等场景中,“低头族”“赛博人”随处可见,人们的衣食住行如订餐、付款、导航、社交等操作都依赖于手机和各种APP,很多需求和愿望只需要动动脑筋指挥便可完成。这样一来,一方面,人们的许多思维和实践活动只需要在数字信息平台完成,人的生命活动异化为外在于自身的一般数据。虽然人们参与网络互动、免费传输和提供数据信息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劳动付出,但并未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而获益的是背后的数字信息制造者和操控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字资本家”或“网络资本家”。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信息使用者和社交平台用户其实都被动遭遇无偿榨取。另一方面,人们将大量时间用在虚拟的网络平台,对数字信息高度依赖,导致技术的虚拟化演绎对人的身体和思维的控制与奴役不断加深,人与世界的真实性接触交往逐渐被切割。身体力行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在下降,人类长期发展而来的实体性“劳动能力”“锻炼能力”和“创造能力”遭遇到数字和信息冲击,人们对身体劳动的遗忘程度逐步加深。虽然我们承认和享受数字技术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刺激和福利,但其隐藏的劳动剥削以及对身体的实体劳动的冲击不容忽视。

三、新时代弘扬劳动文化的主要进路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辛勤劳动和诚实劳动,劳动能让人们“领略到幸福之美感,从而获得了精神之满足”,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更是离不开劳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因此我们要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劳动文化,将热爱和崇尚劳动的基因融入民众心中并化为实践。

1.加强劳动教育融入,提升劳动自觉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把劳动教育提升到新时代教育重要内容的高度,明确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思想指引。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是新时代党教育方针的丰富发展,更是新時代弘扬劳动文化的集中体现。劳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树立科学的劳动历史观和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现实中,要将劳动教育融入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立德树人的教育全过程,即通过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端正的劳动态度,形成科学的劳动素养,养成积极的劳动习惯,锻炼较强的劳动能力。一是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劳动教育体系,根据各学段的要求以及教育对象各个阶段的成长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并设定学时和学分要求。除了劳动课程规定的学时外,各阶段学校可安排课外和校外的劳动时间,设立劳动周或劳动月。同时,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教育成效和劳动能力提升作为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以及全面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二是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构建具有时代性、系统性和生活化的劳动教育内容体系。如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应主动适应新兴科技发展的需要,结合产业新业态和劳动新形态来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在高等本科院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劳动思想教育、劳动知识技能教育与劳动实践锻炼,将劳动教育和其他课程相融合,形成以劳动教育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第二课堂”,推进劳动教育与实践性教学的融合,全面历练青年群体的劳动能力。三是劳动教育形式实现多样化。在社区、企业、部队和乡村设立特色的劳动教育基地,因地制宜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实践基地开展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勤工助学、公益劳动、务农劳动等活动,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习惯。四是在校园文化中嵌入劳动文化的内容。可通过在校史、校训和校歌中颂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精神;以劳动作为主题开展各类社团活动、文化活动和班级活动,并开展各类劳动实践,如校园风貌整治、宿舍美化、环保绿化等,使劳动文化的培育与弘扬常态化。五是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衔接和协同互动,构筑劳动教育的合力机制,形成合作育人的劳动教育体系。

2.强化崇尚劳动的氛围。提升劳动认同

党和国家的劳动法律和相关政策,体现了对劳动文化的重视,但劳动文化要真正内化为群众的观念意识,外化为群众的行动自觉,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广泛而深刻的劳动文化氛围,营造积极而持久的劳动文化环境。一是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者的社会风气,增强劳动者自我认同。“劳动幸福是最高形态的幸福”“劳动幸福的最根本标志是创造性的诚实劳动得到应有的尊重”,只有让劳动者有更多的尊严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对那些辛勤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予以充分肯定,使优秀的劳动者脱颖而出、获得荣誉并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才能更好地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实现劳动者对劳动和劳动者身份的价值认同,使劳动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二是将崇尚劳动的主流价值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新时代劳动文化的养成,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大力倡导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导向。三是主动占领宣传阵地,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利用微信、短视频、微博等新媒体,通过榜样树立和模范感召,宣传全国劳模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弘扬劳动美、贡献美、创造美的主旋律。通过新媒体宣传作品,增强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时代感、吸引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加强对负面舆论的监督引导和法律问责,针对贬低、轻视、误解劳动和劳动者的消极现象,应加强澄清和引导,形成尊重和捍卫劳动的积极舆论氛围和价值导向。四是创造更多反映劳模精神、弘扬劳动价值的文艺作品,通过媒体传播传至千家万户,营造尊重劳动、敬畏劳动的文化氛围,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养人的目标。

3.完善劳动制度保障,维护劳动正义

劳动文化培育的长效性和实效性需要相关制度的保障,以维护和增强劳动者尊严和劳动成果的公正分配。一是要构建更加和谐公正的劳资关系制度。尽可能发挥资本逻辑促进劳动效率的正面作用,极力遏制其宰制剥削劳动的负效应,从而守护劳动者的尊严和利益,要加大法律和政策法规对资本逻辑的干预和规制,确保劳动者的权利得到维护和救济,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二是要切实践行按劳分配原则,增强社会劳动认同。劳动认同问题实质上是对现实社会利益分配关系的观念表达和行动体现。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完善薪资机制和劳动激励制度,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和主人翁地位,提高劳动者多劳多得的积极性;实行“差别原则”,关注弱势群体,特别是要保障弱势群体劳动者的就业权、子女受教育权等,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三是建立劳动产权保障制度。“劳动产权模式与现有的工资奖金制度结合,成为真正的按劳分配模式”,劳动产权保障是使劳动者享有自己劳动成果、使劳动者实现充分劳动和体面劳动的基本保障,是对按劳分配制度的有利补充,是从利益层面协调劳资关系的有效途径。要从产权角度出发颁布强制性法令,用法律手段规制劳动产权,使劳动产权成为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等。四是要完善劳动成果共享制度。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通过完善现有分配制度和建立新的公平分配制度,让劳动者创造的实体劳动成果和数字劳动成果能公平惠及广大劳动者,防止出现分配差距过大甚至是“极化”现象。只有避免“财富垄断”“数字鸿沟”“收入鸿沟”等分配不合理现象,让广大劳动者享受到应有的劳动红利和获得感,人们对劳动的认同感才会真正增强。

[责任编辑:杨小扬]

猜你喜欢
劳动者劳动消费
致敬劳动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致敬最美劳动者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热爱劳动
消费舆情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