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对比分析

2021-11-25 00:38
现代交际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评价大学生发展

王 晨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新时代,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各国都在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创新理念备受重视。我国致力于发展,更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高校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地,要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加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有创新创业意识、开放意识的有用人才为目标,因此也被称为实用教育。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了我国首届创新创业型比赛,这也意味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走出了第一步。随后,为了让这股创新创业的势头继续高涨,我国又相继组织了各种大型竞技比赛,并在1999年的相关文案包括计划决策中强调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创办企业。2010年,我国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至此,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被提出来,并且开始大力推广,这也代表着我国教育迈进了新纪元。2015年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并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1]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为了确保稳健发展,实施速度相对缓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没有找到十分适合本国实际的发展路径。目前,部分高校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上还存在误区。很多高校都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是大学生毕业前接受的就业教育,目的是增加就业率;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将创新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分离开来,使学生无法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重视程度较低,缺乏良好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我国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重农抑商”等思想观念,轻视创新创业精神的风气延续至今。在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家长不鼓励学生毕业后创业,他们认为稳定的工作才是未来生活的保障。许多学生因缺乏创新精神、冒险精神而不敢去尝试创业。[2]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得不到重视,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校的工作,也与社会、国家、人民息息相关。办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除了靠全体高校师生的努力,还需要社会提供坚实后盾,政府正确指导,以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2.师资力量专业化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师大多为学术型教师,缺乏精通理论和实践的优秀教师。部分高校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通常是由未经过创新创业系统培训的辅导员进行授课。邀请专家和商业人士的讲座也因次数少、时间短等因素无法满足师生对于创新创业知识的需要。[3]我国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机构和管理机构,无法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培训,教师也无法通过机构培训来获取专业、高水平的创新创业相关信息与知识。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有待提高,专业化水平方面也亟须加强。

3.缺乏长效考核评价机制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一些高校注重就业率,将就业率视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唯一指标;一些高校将理论课程考核作为创新创业课程的唯一评价标准。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在日常教育评价中很难进行衡量和评测,高校不能仅仅用分数或学术论文等单一的成绩指标来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我国应该积极完善长效创新创业考核评价机制,持续关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和结果,通过创新成果的考察评价来分析学生学习情况、课程安排及专业设置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三、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美国是最早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国家;德国是工业制造的核心大国,职业技术教育全世界闻名;日本通过效仿美国,找到适合本国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我们可以借鉴这三个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经验,推动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1.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

美国的大学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其创新创业教育团队既有专门研究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作为专职教师,又有成功人士和优秀创业者及各个行业内的精英人士来担当兼职教师。为此,哈佛大学曾经创建过有关该理念的教育培训机构,欧洲25个国家的相关教师都参加过这种培训。如百森商学院从1984年至今共计培训了3000多名创业者和教师,为成千上万的学生提供创业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美国不仅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还重视国际间的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如麻省理工成立了C-Lab,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一同合作,开发创业课程。

2.日本的创新创业教育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为了适应本国国情,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采用了终身创业教育的教育形式,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创业家的精神品质。日本的高校终身教育理念出发,通过实施科目辅修制和昼夜开讲制,鼓励社会人士自主创业。日本政府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衔接,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因为日本不崇尚冒险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角并不是高校,而是政府,企业和高校都是在辅助政府。[4]

3.德国的创新创业教育

在德国,大学生创业一般都是独立完成的,显示出德国高等教育在社会、市场上的独立特征,但这并不能说明德国政府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德国的各级政府、学校都十分重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对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指导,并积极参与其中。德国社会形成了良好的创业发展氛围,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保障。德国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也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原有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无法满足目前的社会需要。根据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我国应该在发展环境、师资力量及评价考核机制方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改善和提升。

1.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环境

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最大的阻碍来自思想观念方面,难以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环境。对此,一方面应该重视思想观念的更新,政府和高校应协同合作,加强对社会创新创业观念的输入,营造积极创新创业的氛围,形成创新创业有利于国家经济和个人发展的社会意识。另一方面应该加快示范创新创业教育院系建设,用实践来赢得社会口碑。此外,政府应当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创业;加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和法规,为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进行监督和考察,防止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宣传“双创”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加强社会大众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使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更好地发展,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我们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我国要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对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进行与时俱进的理论知识讲授。政府应指定相关的高校或其他机构对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同时聘请各企业的领导者和创业者进行经验分享,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新创业教师不仅要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还要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培训。高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高校教师与企业创新创业者展开良性互动。另外,要完善学校内部的创新创业组织部门建设,完善相关的教师创新创业培训规章制度,保障教师拥有专业发展的权利。

3.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长效评价考核机制

我国目前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果评价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之有效的体系,要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就要制定一系列的长效考核制度。在考核中,应降低理论的分数占比,提升实践部分的分值。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应该给予长期关注,对于学生的发展要给予综合考察、长期关注;而不是仅用就业率这一指标来评价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结果。在考核评价中也要重视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成果。高校要经常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邀请创新创业成功者及专业人士来进行评选,鼓励、奖励优秀的创新创业大学生。政府和企业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参与者,在评价方面,政府应该统筹规划,在综合考量学校的实际情况后,对学生、教师及高校和企业进行评价:在校企合作之前充分考察企业各方面能力,校企合作后充分考核学生的实践水平;企业应当在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和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接受社会各方的评价和监督。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速发展,技术创新也在不断提速,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火的主题。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较晚,通过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及高校团队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体制依然存在着有待提升之处,例如思想观念的转变、师资力量的提升、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推动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和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完善我国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使教育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结合,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评价大学生发展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